天可汗 - 第七卷 薛氏之心路人皆知 第五十六章 趣谈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山谷里笼罩着淡淡的薄雾,薄雾仿佛还夹杂着几日前没消散完的火药硝烟味和血腥味。杀戮并没有就此停,野蛮也没有因礼仪而消退。宦官杨思勖一脸的婺与怒气,恐怕要发在此间的一群衣衫褴褛的蛮民上。没有人怀疑他是否能得起毒手屠城,战之地屠戮平民的事儿他不是第一个,也不会是最后一个。

    随从行军的安南都护府录事参军之前见杨思勖听不劝告,本打算不多废话的,但此时见其又要蛮,终于忍不住再次站来努力劝说。

    杨思勖的愤怒无非是粮草被烧了许多,又找不到是谁的,遂将山寨的南诏人全杀死抵罪。

    录事并不认为主要过错在南诏人上,言辞多有埋怨杨思勖此前听不谏言﹕“唐军初山寨时杨公杀寨主及其他领,我便劝过,不料杨公执意为之。如今怎幺样,我们语言不通地理不熟,查几个罪犯都成问题,更别说治理这些蛮民。向使杨公安抚寨主等众恩威并济,用其控制蛮民,何以有今日之困?

    ……先前误用刑法已是不智,今若杨公将山寨之民尽数杀戮必酿大错也!朝臣获知此事后定然怪罪杨公不解朝廷用心,虽数百里驱南诏大寨战功可嘉,又有何用?我与杨公共事数载,岂有相害之理?请明察决断。”

    杨思勖经文官一提醒思量之也觉得有几分理,怒气消了几分,但是粮草被烧又惩罚不了罪犯终是心有不甘,不了台,便问﹕“而今如此计将安?”

    录事回顾了一番远远站着看戏的其他五诏援兵领,低声﹕“五诏蛮人兵协同我大唐都护府,除了摄于诏令,所图者无非三样﹕隶、土地、财。这些落尚于以隶事生产之时,各领的实力多以土地多寡隶数量为衡量,如果杨公将山寨之民赏给他们岂不是一时三鸟之策﹕既避免了咱们的暴嗜杀之名,又嘉奖了五诏兵援助粮草之实,而且有寨蛮民袭烧军粮的借,对南诏人也是起到了惩戒的作用。何乐不为?”

    杨思勖听罢息怒反笑﹕“何录事果然是老猾。”

    录事愕然,对这个“夸奖”不置可否。

    于是杨思勖采纳了录事参军的意见,将山寨之民尽数变为隶,于五诏瓜分。修整两日之后便率各族联军一起向瓜州南诏大寨发。

    本来逻格如于唐军在瓜州决战的话可以动员上万的兵力,可惜他没有那个勇气和唐军正面为敌,更没有信心……就算数倍于敌也毫无胜算,在唐军的战争里可是经常有和数倍甚至十倍于己的敌人打仗的事儿。于是逻格放弃了在开阔地决战的机会,带着幕僚、隶主和锐上山去了。

    杨思勖率联军兵不血刃瓜州之后,搞清楚了逻格的去,便率来到山。只见那大山云层地势险恶,山腰上的小路犹如盘蛇一般缠绕在上面……

    有将领见状就郁闷地说﹕“打这仗真是折腾人,逻格要是不愿意来死守在上面,别说半个月时间抓住他,就是打几个月死几千人也不一定攻得上去。”

    却不料杨思勖笑﹕“上兵伐谋,半月之兵不血刃拿此地。”

    众将都好奇极了,大家对付南蛮不是怕他们能打,最恶心的就是这事儿,打又不和你打,凭借险要地势和你耗……杨公不知有何妙策?

    就在这时,忽然有军士禀报﹕“安来信使了。”

    杨思勖听罢急忙回营见来使。那人掏一封书信﹕“此非朝廷公文,乃晋王予杨公的私人信札,请过目。”

    “什幺?”杨思勖一脸受若惊的模样,急忙接了书信叫人好生款待来使。他虽然久在边关,但实质的份是个宦官以前是混廷的人,对廷的事儿一直都很关注也最是看得明白。薛崇训在安的权势,杨思勖太明白了!现在居然远在南疆也能收到薛崇训的私人书信,怎叫他不受若惊?能得到上位者的青睐,比在南疆浴血奋战打十场胜仗还用,而且可以攀附当权者,免去提心吊胆的压力……杨思勖因政治站位错误被贬到南方之后可是一直胆颤心惊,生怕什幺时候来个清算被赐毒酒。

    要知武则天时,多少屡立战功的骁勇善战之辈因为政治错误,死得跟狗一样的窝,杨思勖一个宦官更没有门楣底要死更容易!

    他怀着激动又忐忑的心扯开信封,手指都在颤抖,祈祷是福不是祸吧!

    只见上面寥寥数列字迹难看的字﹕悉闻捷报,又获趣谈,言杨公战前先书捷报置于衣而后战,不失为一件趣事;朝廷正值用人之际,杨公之才令我生吐哺之,候早日战胜归来,我为你接风洗尘。

    啥是吐哺之?杨思勖纳闷了一,片刻之后回过味来应该自“周公吐哺天归心”这句话。

    他看完一张纸之后来不及看第二张,已是激动得“嘿嘿”直笑了,手足舞蹈的样哪里还像一个白五十的人?

    将见状也是愕然﹕“杨公,是何喜事?”

    “天大的喜事!”杨思勖把看完的一张信递给将。过得一会大伙便纷纷兴地呼﹕“贺喜杨公升!”

    杨思勖叹﹕“晋王真是国之栋梁,我等远在数千里之外,他亦能关心将士冷,真叫人怀涕。”

    他说罢又看第二张信,上面写了一件“小

    事”,说是某某河蛮人是逻格的隶,叫杨思勖到达瓜州之后确认是否被杀。

    杨思勖看罢立刻﹕“立刻去找!活要见人死要见尸,全人都去找!”

    录事参军又谏言﹕“我军兵临险恶山,只有半月时间,不抓备战拿却去找一众隶,岂不是舍本逐末?”

    杨思勖笑﹕“我说老何啊,之前还夸你老猾,怎幺这会儿犯糊涂了?”

    录事皱眉﹕“此话怎讲?”

    杨思勖笑而不答,片刻之后左顾而言它﹕“擒拿逻格何须兵?一使者便可成也。”

    录事也好奇起来﹕“杨公可有何妙计,不若与我等说说?”

    “几日前何录事言‘以蛮治蛮’之法,缅寨寨主及治蛮民,我没有采纳以至诸事不顺。我细想之何录事所言有一番理,之后便举一反三想了擒服逻格之策。如此说来,何录事也有一半功劳。”杨思勖侃侃而谈,“逻格及南诏隶主都在山上,可土地隶却在山。只需一个使者上去与他们言明利害,如若不将逻格押解山,便将南诏土地和隶与其他五诏瓜分了……哈哈,那些领跟着逻格啥都没了,还跟他作甚?定然会叛帮咱们捉逻格山!”

    众将一听大呼妙计。杨思勖笑﹕“山上的众南诏领并不知我一月擒拿逻格的事,在山上多呆一日就可能被多瓜分掉一分土地财产,你们说是该南诏人慌还是咱们慌?”

    何录事帮抱拳﹕“全仗杨公神机妙算,某不敢贪功。举一反三亦非常人所能也。”

    杨思勖﹕“老夫受益最大的便是汲取他人化用,缅寨之战用火药炸墙,也于晋王之法呀。”

  



ql请记住本站地址http://m.quanbl.com
【1】【2】

添加书签

7.2日-文章不全,看不见下一页,看下说明-推荐谷歌浏览器

本站开启了加密功能,部分浏览器不显示第二页 请更换手机默认浏览器或者谷歌浏览器!

目前上了广告, 理解下, 只有这样才可以长期存在下去, 点到广告返回不了可以关闭页面重新打开本站,然后通过阅读记录继续上一次的阅读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