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可汗 - 第七卷 薛氏之心路人皆知 第三十五章 常情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朱雀门对面是兴禄坊和兴坊,兴坊的名字大概是因为里面有个比较大的观。观佛寺胡寺非常多特别是佛寺发展很迅速,但国教仍然是教,这个在李唐是无法改变的,因为李渊号称他们的祖宗是李耳(老)。

    今日兴坊这边人很多,大家来看稀奇的都挤在街边路图个闹,不是过节胜似过节。连薛崇训都是其的一员,他穿着扎布巾和周围的百姓差别不大,人们也不认识他,他便乐得混在人群里。边的“保镖”也很低调地在周围站着,从他们的睛就能分辨与常人有些不同。三娘也在其,她算得上是薛崇训最得力的保护者,本就对朱雀门那边的稀奇不兴趣,只是不动声地警惕观察着周围的每一个人。

    三娘现在过得很好,比无所事事被人养着要好多了,至少排得上用场,没把以前的生存本事丢。而且依附权贵之后份合法,不再成日担惊受怕担心被人追杀……上的光很,她站在比以前从容多了。

    薛崇训看起来很是放松,他双臂抱在前眺望着太极那边的况。只见神策军在广场上列队站了一阵,但太远了不可能听见那边说的什幺话;许久之后人又开始向南调动。

    旁边有围观的人问﹕“这是什幺地方的兵?打了胜仗被天召见了幺?”

    大家摇表示不清楚,后来有个士说﹕“这不是寿衣军幺?陇右回来的,一定是那帮人,不然老真没听过什幺人穿那样的黑衣裳,你们瞧城门站的兵卒哪里是那样的打扮?”

    “还是有见识啊。”

    那士捻着的山羊胡皱眉﹕“不过皇帝见他们甚,老却是没听到什幺消息,也猜不来。”

    薛崇训见神策军开始向南调动,便招呼左右的人﹕“走罢,没什幺好看的了。”

    转时他又多看了一的黄伞,太平公主就在那里,薛崇训很想见她一面,可是现在还不是时候。

    太平公主也没有叫人来传薛崇训去见面,如果是那样会有鸿门宴的嫌疑,可能加剧局势张。如此看来,她还是十分克制的。

    薛崇训当然也不可能急不可耐地开战,先手为在此时并不明智,和对付李隆基完全是两码事,而且他不愿意那样。如果有何解的可能,他最希望的是和母亲重归于好……

    几个人离开天街,往东这边的街并不拥堵,赶车的庞二看见了薛崇训等人就急忙赶着车过来,让他和三娘上了车其他人骑一路往回走。

    回安邑坊晋王府,虽然王府离大明很近,不过薛崇训并不担心,他不认为母亲会调兵攻自己的府邸,而且安城到都有厂的耳目,如果禁军有什幺异动很快晋王府就知了,临时跑到南城军营都来得及。晋王府还有合法的卫队飞虎团,一般的威胁可以不,除非来的是军队……只可能是禁军,安城平时就只有禁军最有实力,非战时没有皇帝命令和兵正式调令,国的主力没法调动,朝廷的十六卫大将手里本没兵。

    薛崇训的车刚到王府门,便见宇文孝等幕僚从亲王国来了,径直走到薛崇训面前见礼。

    完全站在薛党这边的人现在肯定是有一定的压力的,薛崇训完全理解,他不等幕僚们说话便一副成竹在的模样﹕“都别急,事儿没你们想得那幺严峻,我自会理得当,你们忙完公事早些回家吧。”

    “薛郎……”宇文孝仿佛有话要说,但被王昌龄抢了白﹕“我觉得薛郎言之有理,咱们还是少安毋躁的好,太平公主毕竟是薛郎的生母,总是能妥善解决的。”

    薛崇训神平常地,“我也有些乏了回家歇会,大家该嘛去。”

    他府之后径直去了听雨湖那边,很安静清幽的地方适合在那里呆着调整心绪,以便静心思考一些问题。人这其实是很不稳定的,能到完全理的人实在不多,至少薛崇训不是那样的人。当他在愤怒、愉快、动、平和等心态对同一件事的看法和决定,结果可能完全不一样。

    他信步走书房,在后窗边的一张木桌前坐了去,盘坐在蒲团上。不在公众场合还是盘坐着舒服,跪坐那姿势确实有些累人。不一会这边当值的丫就送茶来了,也没见着孙氏,估计在忙她自己的事儿。

    这张桌倒是很古朴,没上漆的桌面上还能看见木的纹路,散发着一自然的优。周围很安静,偶尔的“唧唧”的什幺鸟叫更能衬托安宁。

    不过一个人坐久了仍然觉有些无聊,薛崇训很少刻意地追求修一切随,他转看见刚才送茶那丫正站在门不敢来,好像生怕打搅了薛崇训的雅兴。他便唤﹕“小翠……你叫小翠吧?”

    丫急忙跑了来屈膝﹕“是,我叫小翠呢,郎君有什幺吩咐?”

    薛崇训指着对面的蒲团﹕“坐,陪我坐会。”

    “哦……”她刚跪坐去,忽见薛崇训提起茶壶给自己倒茶了,愕然欠伸手去接,“郎君,这可使不得,您是……”说到这里她的脸顿时一红。

    薛崇训笑﹕“你想多了,没别的事儿,这不没人幺陪我说会话。”

    小翠

    甜的一个笑容,又有些无辜地说﹕“可是郎君找人家说两回话都是些之乎者也的,我本听不懂啊。”

    “那我不说书上的东西了,说说你们家吧。”薛崇训和气地说,“父母健在?”

    小翠忙﹕“我家五个兄妹,记得小时候爹总说我是赔钱货,正巧大人家来村里要买小丫,说是知书达理的薛家卖过去也吃不了苦,嘻嘻就是郎君家啦,我爹把我卖了二十年……”

    薛崇训﹕“你的母亲应该很舍不得你吧?”

    “可不,哭了好多回呢。”

    薛崇训﹕“人之常嘛……咱们府上平时不是有月钱发幺,在安那钱也不算多,不过你存送一些回河东老家给你娘裁新衣服也好。”

    “嗯!”小翠看着薛崇训有些动地说,“郎君最好了。”



ql请记住本站地址http://m.quanbl.com

添加书签

7.2日-文章不全,看不见下一页,看下说明-推荐谷歌浏览器

本站开启了加密功能,部分浏览器不显示第二页 请更换手机默认浏览器或者谷歌浏览器!

目前上了广告, 理解下, 只有这样才可以长期存在下去, 点到广告返回不了可以关闭页面重新打开本站,然后通过阅读记录继续上一次的阅读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