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可汗 - 第四卷 绝域轻骑 第二十一章 相逢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薛崇训回家之后郁闷了好几天,因为金城的事。他是十分无奈,以前吐蕃人要抢她,一刀砍掉吐蕃人了事;现在的困难,却让人有力没地儿使,敌人就像一团看不见摸不着的空气,本没有办法。

    渐渐地他也觉得母亲的考虑不是没有理……而且母亲这幺一哭,真是叫人心,薛崇训想起以前经常面对太平公主哭鼻的李旦,总算会到了李旦的难

    古代上层这个圈,婚姻就是联盟抱团的工而已,或许他本就无力改变什幺?

    几天之后薛崇训的注意力就被别的东西转移。送亲过程发生的一切,让他更加明白一个理﹕没有远虑,必有近忧。击败李隆基之后,或许自己真的有放松大意了,结果来一系列无法掌握的窘状……看来真的什幺事都得提前多考虑、多准备,否则事到临只能靠运气,是否每次都有那样好的运气?

    目前他的境看似风平浪静,其实有很多潜在的危险,悲剧收场的可能是相当大……完全依靠太平公主,让人很没安全,他想有自己的实力。可是,该怎幺

    他想过,攀科技树。仔细一想,自己有一定财力和权力,寻些工匠来慢慢摸索,火门枪或者火绳枪应该迟早能搞来。但是以此时的冶金锻造技术来了火枪火炮,真能比装备良冷兵的唐军幺?现在的唐军骑兵,可是经常打人数一比十的恶仗。而要等带动发展更先的技术,恐怕薛崇训这辈是看不到了……再说,老这些事有什幺好?如果以更的角度来考虑,比如民族大义,让汉人的技术站在更的起;那幺火药也是汉人发明的……

    对冷兵,就算能秒杀所有敌人,但来的兵最终会被谁掌握?如果喊一声“我是火之父,我有专利权,所以用火的人都必须听我的”有用的话就好了。匹夫无罪,怀璧其罪……再的武力也需要人去控,也不可能脱离政治和制度而存在。

    总之不能瞎忙活,得分个轻重缓急,现在他的自安全都有问题,搞什幺火完全没用,不如想些实际的事

    这时薛崇训想起了上月京前后和宰相张说往的事儿。虽然张说对他不顾大局掉吐蕃郎氏的事耿耿于怀,多有抱怨;但薛崇训觉到张说有向自己靠拢的意愿。比如有件小事,张说多次提到想到王府上来客听李年乐曲的事,就是一个结的信号。

    薛崇训坐在椅上端起茶杯,一个人静静地思考起张说这个人来了。

    张说以前是倾向李隆基的人,所以得不到太平公主的信任,可以想象他的宰相位置坐得是多幺尴尬和苦闷。那他就肯定想另一个集团,权力场上是需要势力和抱团的,一个人什幺也不了。

    薛崇训有些担忧的是,李隆基还没有死,张说会不会还想着他?但转念一想,张说这样宰相级别的大员,应该看得清形势,还要和没有多少希望的失败者有什幺关系……薛崇训不能完全信任他,但他又是一个既有价值的结盟候选人。得先瞧瞧再说。

    想到这里,薛崇训便唤了一声,近侍董氏从屏风外面走了来,他便说﹕“你去传话,把薛六叫来,我有事代他去。”

    薛六是府上的家,名叫薛福,其实他不姓薛,姓氏是以前薛崇训的父亲赐的,本来姓什幺薛崇训也搞不清楚。过了一会,便见一个胖圆的年走了来,正是薛六。

    听闲言说这货在河东和安都有资产,这些年在薛家肯定捞了不少好,但薛崇训实在不过来,便由他去,只要不太过分能维持府的收支就行了。

    “郎君有何事吩咐?”薛六站着躬

    薛崇训沉片刻,说﹕“听说李年在安?同僚好友想听他的曲,你拿我的名帖过去,请他到府上来问问……虽然他不太可能拒绝我的邀请,但还是先见一面比较好,省得失信于同僚。”

    家自信满满地说﹕“郎君且安心,我一定把他请到府上来。”

    薛崇训想了想,如果宴请宾客那天再叫张说来,人太多不好说话,于是他又﹕“如果李年答应了见面,就约个时间。再叫人去知会张相公也一起来,听说他于音律也颇有造诣。”

    薛六这人贪小财,但办事雷厉风行,很有效率。晚上薛崇训吃饭的时候,他就回禀消息了,果然李年答应三天之后到府上一见。毕竟薛崇训是权贵,别人装清也得有个度。

    就在这时,薛崇训又想起了云间的歌蒙小雨。这个女好像对他没什幺好重要的,但偶尔总会想起……其实他可以买蒙小雨小妾的,但是让她丫鬟一样的人每天像董氏、裴娘那样些琐事,她真的会快活吗?

    这个薛崇训不敢断定。但这次能邀请到大名鼎鼎的乐届名人李客,或许能让他在音律上指蒙小雨一二,那她的地位就能一些了。

    想到这里,薛崇训又吩咐人去云间通知那鸨儿赌,让蒙小雨三天后到府上来表演。

    三天之后,邀请的几个人如约陆续来到了河东王府。一个当朝宰相、一个音乐名士、一个普通歌份相差很大,但薛崇训觉得他们有一个共同﹕都是风雅之人啊!

    以前薛崇训没事时,消磨时间的方式不是练武就是玩女人,或者一个人看书发呆,还真是很少和文

    人雅士朋识友。作为一个郡王,至少暂时还没被撤销封号的郡王,他倒是觉应付起这场合有些张……但也很新奇。

    他专门叫家准备了最贵的茶叶,唐朝的茶可是很行的,但平时他喝茶讲究不多,可不能叫人鄙视没文化!又叫人在外院回廊旁边收拾了一间雅致的厢房,挂了几幅昂贵的书画真迹,这才略微安心了些。

    待客人都屋了,薛崇训这才穿整齐,大模大样地走去,只见蒙小雨和一个陌生的文士打扮的人坐在椅上,那文士应该就是李年,而张说正站在墙边上就近瞅一副画。

    张说叹﹕“这是文贞公(闫立本)的真迹?!”

    薛崇训装模作样地说﹕“正是,大明的图纸便自文贞公之手,文贞公的墨宝,宏伟严谨而又如梦如幻,是现实与艺术的完结合啊。”其实他懂个,信胡诌而已,除了知这张纸特别贵,本不知它好在哪里。

    这时蒙小雨和李年已站起来,向薛崇训执礼,薛崇训也忙抱拳还礼,蒙小雨是熟人,他只打量了一番面前的李年。李年看起来只有二十多岁的样,面曲线柔和,只有一撮小胡,脸上看起来很净,举止之间也是缓慢优雅,和薛崇训相那些武夫完全不同,虽然唐朝的武夫很多也有文化。

    薛崇训的心里又冒来那句千古传的诗了﹕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江南逢李年》写的就是这个李年!

    但现在岐王已经被薛崇训搞死了,李年没法再岐王宅了。薛崇训有激动地想﹕将来某大诗人会不会留千古名句来记录我与李年的

    薛崇训哈哈一笑,便为他们相互介绍,说到蒙小雨时,他有些为难地说



ql请记住本站地址http://m.quanbl.com
【1】【2】

添加书签

7.2日-文章不全,看不见下一页,看下说明-推荐谷歌浏览器

本站开启了加密功能,部分浏览器不显示第二页 请更换手机默认浏览器或者谷歌浏览器!

目前上了广告, 理解下, 只有这样才可以长期存在下去, 点到广告返回不了可以关闭页面重新打开本站,然后通过阅读记录继续上一次的阅读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