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可汗 - 第四卷 绝域轻骑 第六章 征途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等待发动攻的两团校尉和旅帅全都看着薛崇训一个人,等待着他拿一个办法。事到如今,攻受阻,后面的大敌军两刻时间便到,是退维谷,能有什幺办法?

    “郡王,决断吧!”形势迫,一个将领忍不住

    薛崇训握着拳,心弦绷,几乎要断掉。如果继续打石堡城,不仅拿它的希望渺茫,很快就会遇到前后夹击翅难飞的境地;如果就此放弃,将去何?以步对骑,并不是不能战胜,唐军的陌刀阵专搞骑兵,可是几百步军对几千到二万骑兵,如何战胜?打不赢、跑不掉。

    但曾经有个人说,当你握时什幺也抓不住;放开怀,却能拥有整个世界。

    如此犹豫不决的心让薛崇训很不适应,他渐渐松开了拳,回顾众将﹕“维今之计,只有设法逃生了……”

    众人默然。薛崇训回看了一东面那洒满清清月光的路,攻击石堡城大约有一个时辰了,金城他们应该远去,他们有充足的,应该能脱离危险。想到这里,他竟不绝望,反而生一丝欣

    这时三团的校尉﹕“斥候已经收拢,我们还有十来匹!郡王骑先走,我等在此与吐蕃追兵决一死战!”

    薛崇训听罢绪复杂地看着那将领。一方面他确实受到了诱惑,生的诱惑,此时此刻,只要忍着不要脸的一瞬间,便能得到后半生的生;但另一面他又笼罩在烈的负罪,这负罪难以言表,比杀几个无辜的人更加烈。

    虽然在吐蕃境,几个人单独跑遇到吐蕃散兵游勇都得完,但总归是个机会。

    那将领﹕“兵有我等的名册,郡王到京之后,记得为兄弟们的妻儿争取抚恤。”

    此时他的耳边又响起了孩童的读书声﹕鱼,我所也,熊掌,亦我所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也,义,亦我所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以前我听到这读书声时,毫无心理压力地弃之不顾……而此刻他也应该如此吗?他顿了顿,竟然冷冷地说﹕“传令,攻城池的两团撤退。,给能骑的伤兵,一人二匹,先跑几个算几个。”或许是因为况变了;又或许是他自己变了?

    “郡王……”众将都颇为不解地看着薛崇训。在他们看来,尊卑有别,有份地位的人的生命更加重要。但实际上,生命都是平等的。

    薛崇训断然﹕“就这样决定!上传令撤退。”

    鸣金收兵,唐军在山坡上留了一两百,没有取得任何有价值的展。集结之后,薛崇训与将帅们商量﹕“不能再向东面谷底走了,过去就是平原,开阔之地遭遇骑兵无路可去。前几日斥候探的地形,南面是山地松林,四五月间枝叶正茂,可以隐蔽。我们现在就发,向南!”

    众军遂整装发,列队向南开。石堡城兵力在昨儿白天的阻击战伤亡惨重,现在更是空虚,又怕调虎离山之计,并没有城追击。

    翻过一的山脉,山脉纵很大,全是起伏的山地和松林,唐军便钻了林里,继续向南行军。这地形不便骑兵行军,暂时没有被上追上的危险。

    松树是落叶松,叶像针一样细,从林间穿过时,那些叶在脸上一扫,刺得肤生疼。

    薛崇训﹕“行军图上这附近有条小河叫日月溪,派人向左右展开,寻找这条小河,不然没有源咱们自己就得完!”

    从赤岭仓促撤退时,装备辎重尽失,现在他们是工粮草全无,跑了一天半夜,现在大伙都是又饥又渴,只能忍着咕咕叫的肚。薛崇训又令把盔甲脱了扔掉,减轻负担。

    走了一阵,大伙索都扔了,只带横刀和弓弩。几百人已是丢盔弃甲,狼狈不堪。

    就在这时,斥候来报﹕“找到日月溪了!”

    众军大喜,随即叫那军士带路,向北平移了一段路,果然见着一条蜿蜒的小河在众山之间。人们兴采烈地奔向小河,一时忘记了况不妙的烦恼。

    军士拿着壶打上来,薛崇训喝了一,回顾左右﹕“咱们就顺着这条河的方向直走,先向南,等河转向向东时,咱们便往东翻山回国。”

    一个老将带着忧虑的表﹕“吐蕃人恐怕也会想到咱们会找源,他们跟着河搜寻,便能容易地发现咱们的踪迹。”

    薛崇训﹕“无妨,此地崇山峻岭,本来吐蕃就没有布置多少兵力,我们防范的只是后方的郎氏,只要加行军,便可避免被追赶上。”

    他说罢沉不已,源解决了,粮草如何解决?这林间倒是有些小动,但是他们要行军,自然没有多少时间去打猎,无法满足几百人的粮草问题。

    他一个人想了许久,忽然喃喃﹕“这幺大一片地方,不可能完全没有人烟吧……”

    不错,薛崇训想到的办法便是以战养战,掠夺战区的平民自足。有时候他心存良知和廉耻,但很显然他完全不是什幺坏事都不的一个滥好人。

    众人又走了一天一夜,已饿得肚贴背,薛崇训自己都饿得两了。但天无绝人之路,这时,斥候及时发现了一个村庄。

    活该他们倒霉。薛崇训对众将说﹕“咱们去征军粮。”饿得半死不活的人们听罢又看见了希望。

    军队爬上一个山坡,俯视面的村庄,日月溪之旁还有人在洗衣服,忽然发现一群衣衫褴褛手执兵的人,以为是盗贼,顿时惊惶失措地奔跑起来。薛崇训静静地看了片刻,说﹕“上衣,帽好像是鲜卑帽,这是个吐谷浑人的村庄。”

    因为上有吃的了,大伙儿的心都好了些,有人不忘附和﹕“郡王好见识!”

    “围了!”

    一声令,一个队正带着队冲山去,在村庄四面布兵张弓搭箭。薛崇训为防万一,让主力占据地并未山,只在上面列阵以待。然后自己又带了一队人山去看况。

    村里的建筑多是土筑草,大约只有二三十,在这边陲之地,算是不小的村落了。很快有些猎拿着弓箭来了,躲在围栏后面往外瞧。

    薛崇训大喊﹕“有会说汉话的吗?为防血,来谈谈!”

    过了许久,一个带圆帽的老儿和两个年轻人走了来,那老儿喊﹕“不要放箭,老夫来和谈。”

    在历史上,鲜卑人和汉人往密切,汉化也很严重,会说汉话的不在少数。况且八世纪的东方世界,汉人王朝便是心,汉话相当于通用语言,就如今天的英语一样,随便走在哪里总有些人会“鼓捣摸你”几句。

    老儿等三人小心翼翼地走到薛崇训这边,回顾左右,见到众军穿的衣服和带的兵,已然猜到是唐人,而且刚才他们还说纯粹的汉话。

    “天兵驾到边陲小地,我等受若惊,不知有何事可以为贵军效劳?”

    薛崇训﹕“我们军粮损耗殆尽,征些粮草,老丈帮忙筹措筹措,我军定不犯秋毫。”

    老﹕“天兵驾到,



ql请记住本站地址http://m.quanbl.com
【1】【2】

添加书签

7.2日-文章不全,看不见下一页,看下说明-推荐谷歌浏览器

本站开启了加密功能,部分浏览器不显示第二页 请更换手机默认浏览器或者谷歌浏览器!

目前上了广告, 理解下, 只有这样才可以长期存在下去, 点到广告返回不了可以关闭页面重新打开本站,然后通过阅读记录继续上一次的阅读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