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可汗 - 第二卷 江湖不远 第三十一章 北地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幽州,唐军事重镇之一。往昔太宗皇帝举大军伐丽,就是以幽州为后方大本营;宗皇帝时趁又曾兵占领新罗、百济,后来迫于西北军事压力才撤兵丽,但以幽州为本控东北各胡的政策一直没有改变。

    这里有奚、契丹、丽等各族杂居,但此时胡化还不算严重,汉人文化仍旧占有统治地位,唐军有重兵署在幽州一带,幽州刺史李守礼也是李唐宗室。

    那日薛崇训半夜从南广济渠的官船上来,带着亲随五六人便从陆路向幽州而来。他们骑赶路,肯定比行船要快,幽州地界时,估计鱼立本一行还没有到达,仍在运河上。

    薛崇训一行人装成贩运的商贩,路引份之类的都不是问题,早就托人准备妥当了。

    此时的华北平原和后世大为不同,牧可见,胡形让人产生一。薛崇训沿途观赏风,心也不由得生几分沧海桑田的叹来了,数百年后的原帝国首都就在这边,哪里和现在一样,到都能看见胡人?

    安史之就是在这个地区发生,是东北胡化无法控制时的爆发。幽州胡化确实不是那幺简单的过程,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隋末大混战起就埋了祸,此后唐廷四面是敌,要解决这边的问题实在不是容易的事儿。

    如果不是心里挂念着廷斗争,薛崇训这次还真想多时间考察一番……但如果斗一旦失败,命都没了,安史之的都是浮云,薛崇训也懒得去

    他们沿着运粮路线赶了几天路,幽州已越来越近。一日早晨,他们才走半个多时辰,抬看去时,只见依山傍的一座雄伟城池耸立在前面,朝东升,从西面看过去,那古城的气势更加雄浑苍劲。

    “看,幽州城!”薛崇训有些兴奋地指着前方,回顾随从说

    赶了这幺多天路,目标就在面前,方俞忠等人都是十分兴奋,又这天大地大的环境,几个人忍不住“呜”地大喊了几声。

    幽州是商贸心,货集散之地,临近幽州的路上人也多了起来,车、驴车络绎不绝。薛崇训等人正好混在其默默向前行

    就在这时,忽见旌旗猎猎,一队骑兵从城池奔腾而,甲兵气势汹汹,行人远远就赶忙让到了旁。薛崇训暂不想暴份,也叫随从移动车架匹,和大家一起让到路边。

    这时旁边有个老﹕“看这阵仗,好像是使君要去打猎了。”

    另一个行人不由得小声骂﹕“正值秋收季节,他打猎还真会挑时候。”

    薛崇训和随从面面相觑,就算是方俞忠这样没有多大见识的家,恐怕都知农业帝国官府,首先重视的应该是劝农,李守礼倒好,自己带农忙季节打猎,一通胡搞。

    这时只见一匹快从城门那边追了来,那人在上大声喊﹕“使君意何往?”

    薛崇训闻声遥望,见那上之人是个大胡上穿着一件灰衣服,也不知是什幺份。但这时那队嚣张的骑兵竟然慢了来,可见喊话那大胡也是个比较重要的人。

    大胡追上队时,正巧离薛崇训这边不远了。

    甲兵间一个穿紫绫罗的年人说﹕“闲来无事,想去打猎活动活动骨。公务有卿等持,我很放心。”

    那大胡大怒,指着紫袍年人骂﹕“现在岂是打猎的时候?如此作为,上行效,幽州之地,我等该如何治理?”

    紫袍人脸难看,本来就没理,故不能答,差没恼羞成怒,愤愤地对左右说﹕“甭他,咱们走。”

    那大胡听罢,策冲到队前面,从来,二话不说就横躺在大路间。

    很显然大胡是个有份的士大夫,见他四仰八叉地躺在那里,了一的泥,实在有些狼狈。他躺在那里看着天空大声说﹕“现在庄稼满地,使君此时践踏禾苗,以损百姓,不如先让踩死我,然后听任使君所为。”

    百姓们一听,颇为动,遂大声叫好以助声势。紫袍人见状,脸变红,面有惭愧地说﹕“今日还是不去了,回去吧。”

    过得一会,队掉走了,行人百姓这才把货车路,继续前行。薛崇训忍不住问刚才一起看闹的行人﹕“刚才那大胡是谁?”

    那人答﹕“潘好礼啊,这您都不知?哦,是了,听您的音,是外地来的。”

    薛崇训抱拳﹕“我们过来奇货,不知幽州名士,见笑见笑。”

    行人笑﹕“潘阿郎为人暴躁,你们别撞到他手上就好。”

    “多谢老乡提醒。”薛崇训告别,便带着随从驾车继续向城门而去。被守门的军士检查了行李,盘问了两句,他们才得城门。

    城的境况和安洛等都会大为不同,奢华的大院比较少,周围大多低矮的歇山式民宅,人们衣着毫不光鲜,穿麻布衣服的汉人还好,还有些上挂着的胡人脏兮兮的实在不甚观。

    不过薛崇训等人沿着街走了一阵之后,他才发现凡事不能看表面,这里的白米行、屠行、油行、五熟行、果行、炭行、生铁行、磨行、丝帛行

    应有尽有,人们的生活井井有条,也没有遇到什幺混的场面,可见幽州治理得还算不错。

    “李使君手多半有几个能人。”薛崇训不禁说

    方俞忠和三娘的都比较沉闷,也不答话,薛崇训顿觉自己在自言自语,到有些无趣,便不再多废话。走了一阵,又问三娘﹕“咱们住在什幺地方比较好?你以前跑过江湖,肯定知外地人住哪里好。”

    三娘想了想说﹕“住市的客栈吧,市集上天南地北的人都有,咱们住在那样的地方也不会引人注意。”

    薛崇训便采纳了三娘的建议,找人问了市的方向,带着人过去。像幽州这样有军事要质的城镇,布置和安相似,都是采用市坊规划。居民住在坊,划分理;通的地方为两市。果然一到市集,人就更加稠密了,各商铺鳞次排列,还有许多摆地摊的、戏耍、小吃,闹之极。

    他们走到一栋木楼前面,抬一看,上面写着“西市客栈”。这时一个肩膀上搭着巾的小地在门招呼﹕“几位到幽州发财,不如住咱们这儿,让咱也沾沾财气呢。”

    薛崇训笑﹕“小二嘴好,就这儿。”

    一行人便把车了,走客栈,三娘在一旁小声说﹕“这地方鱼龙混杂,郎君不要财,一会我来谈价钱。”

    薛崇训听罢,也不多言。

    小二把他们带到柜台上,说﹕“楼上还有上房几间,最好的,几位要几间房?”

    三娘立刻接过来说﹕“不用最好的,楼上的,清净、净、便宜的。要一间大的,我们门在外求财,能凑合就好。”

    三娘虽然带着帷帽,但材什幺的一看就是女人,小二忙劝﹕“要不两间吧,娘和几个阿郎挤一块也不方面不是。”

 



ql请记住本站地址http://m.quanbl.com
【1】【2】

添加书签

7.2日-文章不全,看不见下一页,看下说明-推荐谷歌浏览器

本站开启了加密功能,部分浏览器不显示第二页 请更换手机默认浏览器或者谷歌浏览器!

目前上了广告, 理解下, 只有这样才可以长期存在下去, 点到广告返回不了可以关闭页面重新打开本站,然后通过阅读记录继续上一次的阅读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