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平乐 - 分卷阅读15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三岁的孩最喜亲近对她好的人,最害怕的应是对她严厉的人。如此,十二郎该避着皇后才是。可是她不,十二郎最喜的就是皇后殿,一日不见,都不成。有时皇后忙,顾不上十二郎也是有的,十二郎也不哭闹,只自己挨着室去寻,直寻见皇后为止。

    人们啧啧称奇。

    清晨起榻,穿好了,夏侯沛站在廊,天儿还冷得很,清晨的空气清新又寒凉,脸上凉飕飕的,呼的气儿瞬息间便化作了朦朦的白雾。

    阿郑拿了来罩她好,夏侯沛抬手摸了摸帽肤接的边缘,问:“阿娘呢?”

    “殿用早膳呢,十二郎的早膳也好了,可要端上来?”

    “要。”

    照旧是米糊糊,夏侯沛擎着一柄,专心致志地用膳。

    吃完了,夏侯沛:“我何时能吃?”她磨磨牙,牙齿都齐了,该给吃了吧?

    阿郑笑:“每日都有与十二郎,十二郎莫不是忘了?”

    那是末,没滋没味的,夏侯沛是想吃庖丁煮好的,放了各式调料的珍馐佳肴。

    “不是那个。”夏侯沛嘀咕

    阿郑仍是那不温不火的样:“十二郎去问殿,听听殿怎么说的。”

    跟着皇后的人,都有皇后的一些特,譬如说不显山不,譬如说看着心平气和,可真要在她手上讨到好儿,可难得很。

    真是……怎么看怎么亲切。

    第11章

    每日清晨,只要无意外,就是皇后教她读书的时辰。

    夏侯沛与阿郑说了一声儿:“我往阿娘那里去啦!”就抱着书本开心地往皇后殿里跑去。

    皇后那里已备书几等她了。

    今日教的是诗文,夏侯沛看着书页上那一个个熟悉的字,跟着皇后念了一遍,然后将读音与字对应起来,这里的文字与她上一世所用的汉字是一样的。

    跟着念过一遍,夏侯沛便记住了,皇后又与她讲了一遍释义,又尽量地拓展开,夏侯沛听得津津有味。皇后非大儒,但她的学识涵养是很不可低估的。她用平稳清浅的语气,将蕴理的典故娓娓来,夏侯沛不知阿娘为了这一个时辰的早课了多时间去准备,光听着一个个无比确切、契合诗文本意的典故,也知必然是费了不少心力的。

    夏侯沛非稚,她有睛,会看,知谁对她是真好,谁对她是别有所图。圣人看着她的目光也算得上慈蔼了,却远没有阿娘那冷清镇定的目光真实可亲。

    正因如此,夏侯沛便竭力将自己表现得是一懂事的小孩儿,让阿娘少心,让她能省力一些。譬如此时,皇后已在教她认字了,夏侯沛便想学得多一些,撒:“儿习字,阿娘教儿写字嘛。”

    一次听她主动要求,皇后愣了一,而后将目光,落在夏侯沛的手上,沉默了片刻,:“怕是不相宜。”

    夏侯沛顺着她的目光,看到自己的爪,又小又,想是握不住笔的……

    夏侯沛受到了打击,整个人呆在那里,她知自己还小,却不曾想小成这样,连写字都受限制。

    皇后摸摸她的脑袋,:“别着急写字。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先背好诗文,记清字,与你有好

    纵然受到皇后安,夏侯沛仍旧恹恹的,兴致不:“阿娘每日教儿辛苦,儿想学快一些,学完了,阿娘就好歇歇了。”她想学快一,学多一,这样阿娘就不必每日忙于琐碎事务之余还要空间隙来教她,还要费心去挑拣教她的东西。可偏偏,太小,连写字都不成。夏侯沛沮丧得便如一只淋了雨的猫,浑都耷拉来,贴在上。

    “重华。”

    夏侯沛抬起,一双漆黑的眸轻轻的耷,很不开心的样。皇后看着她,既是欣,又心疼她小小年纪已如此懂事。轻抚过她稚的背,皇后嗓音低柔温缓:“阿娘教你,不辛苦。重华能为阿娘着想,阿娘很欣。”

    “真的吗?”夏侯沛地望着她。

    皇后一笑:“自是真的。”

    夏侯沛兴不已,想到今日的早课还有一没讲完,她立即就振作起来。

    于是就坐着,照着原先的节奏,将剩的半截讲完了。夏侯沛仔细听罢,又留心品味了一番,记住了。

    现代人与古人是不一样的,不但言语习惯不一样,连同思维习惯也是不同。一篇古文,翻成现代文,同一个意思,却绝对没有古文的韵味与气势,就同将汉语翻成英文,翻不汉语独特的味是一个理。

    人也是如此,今人与古人各方面都有差异。

    夏侯沛虽然是个成人,但到了古代,她要学的委实是数不胜数。幸而皇后事事教她,时时为她打算。

    夏侯沛觉得,变回了一个婴儿、一切从开始是不幸的,但有了这样一个一心一意疼女儿的母亲,千般不幸也成了万般幸运。

    讲完了,皇后将书本置于书几上,温声:“凡事都需循序渐,你还小,不必着急,”见夏侯沛信赖地看着她,皇后顿了顿,继续,“重华已得很好了。”

    夏侯沛睛一亮,嘴角止不住地上翘,很快活的样

    这厢母女极是和谐,那边儿母便不大相宜了。

    魏贵人在受了挫,恨皇后端架,不肯帮她这忙。两年前,她与还是贵姬的皇后争那后位,到途棋差一招败了来,她自是不甘心,扶持了旁人与皇后争斗,最终,还是没斗过。

    皇后秋,她便极少去见她,份有差,再相见底气不足,魏贵人岂肯自找气受?此番,是不得不去了。三郎与大郎只差两岁,聪明伶俐,并不比大郎差,所差,不过只这两年的岁数罢了,连母家都是同一个。

    圣人当年亦是如此,可圣人没认命,所以他现在是圣人。有此先例,难三郎肯认命?

    自是不认的,她不认,三郎亦不肯认。

    她知她的兄大将军魏师,审时度势,是他专,若是三郎比大郎更有价值,他是不会介意转投三郎的。

    崔玄风正盛,十二郎又小,暂不需拜师,便正好与三郎,也借崔玄父的名望为三郎张目,也好提一提声望。崔玄人疏朗,平白上门,恐让人推拒,魏贵人想来想去,只得纡尊降贵地去了皇后那里求助。崔玄素疼幼妹,若皇后肯相助,再没有不能成的。

    皇后一便回绝了她。



ql请记住本站地址http://m.quanbl.com

添加书签

7.2日-文章不全,看不见下一页,看下说明-推荐谷歌浏览器

本站开启了加密功能,部分浏览器不显示第二页 请更换手机默认浏览器或者谷歌浏览器!

目前上了广告, 理解下, 只有这样才可以长期存在下去, 点到广告返回不了可以关闭页面重新打开本站,然后通过阅读记录继续上一次的阅读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