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 音书再通
一月初的这一天晚上,何坤回来对青山雅光说:“对日本的邮件寄送已经开通了,如果你愿意写一封信回家里去,应该是可以邮寄得到的,你要写信回去吗?”
青山雅光听了这句话,不由得双手合十:“是这样吗?那可真的是太好了!谢神灵,现在的日本终于没有那么混
了吗?”
国占领军正在逐步恢复秩序了吗?
何坤地笑着:“虽然速度可能会慢一些,不过开通邮路就是一件好事,或者,也可以寄一些钱回去。”
“啊,是的,我还有一个存折,我要把它寄回去,对于母亲父亲,应该有一些用吧?”
何坤斟酌着措辞:“如果你不介意,我刚刚兑换了一些金……”
青山雅光的脸立刻就红了,颇有些不自在地说:“我知家里这个时候一定是很需要帮助的,也很
念你的心意,可是,坤,还是只寄我的存折吧,我明白你的一番
谊,希望你不要介意。”
何坤,日本人的边界
很
,不愿意给人添麻烦,也不希望别人来麻烦自己,于是何坤笑着说:“不必介怀,我想这一个存折应该是可以应急的了。”
这样也是麻烦啊,看青山雅光此时那有些焦虑的样
,倒好像是他提
了过分的要求,让自己为难一样,真的是一个太过恪守礼仪的人啊。
于是当天的晚饭,青山雅光便吃得非常匆忙,然后捡了碗碟正准备转去厨房,只听何坤说
:“放在
盆里就好,一会儿我来洗碗,你赶快去写信吧。”
青山雅光果然是很焦急的了,闻言便将餐放在了盆
,对着何坤说了一句“麻烦你了”,便快步回到自己的房间,拿
墨
笔,打开笔记本找到一页空白的纸张,开始写信。
“亲的母亲、父亲:
我是雅光,很抱歉直到今天才给你们写信,自从昭和十六年九月旬的时候发生了突然的变故,因此与军队失去了联系,在那之后因为难言的境遇,不知该如何对双亲启齿,然而我确实还活着,几年来
受何君的关照,一直平安度日。
我在国无日不在思念故乡的亲人,午夜梦回的时候时常在想,阵亡通知书大概已经送到家
了吧?然而却不能让二老得知我还活着的事
,徒增亲人的悲痛烦扰,真的是万分自责,又想到为了支援前线,亲人们都在勤苦度日,自己却在
国无所事事,无法为家
分忧,就愈发惭愧。
重好吗?稔哥已经回来了吧?有她们在双亲面前侍奉,就
觉自己的罪责稍稍减轻一些。
离别数年,千言万语实在不知从何说起,也不知故园亲友是否别来无恙,然而有一件事要奉告双亲,就是我在战斗负伤,失去了一条手臂,不过如今右手已经锻炼得十分灵活,几乎
觉不到失去左手的不便,请母亲父亲不要担忧。
随信寄去一张存折,是历年军所积蓄,多年不在膝
,以此略尽孝行。
儿 雅光 昭和二十一年一月四日”
青山雅光写写停停,心激动之
,连脸
都开始发红,几年之
消息阻隔,如今终于能够与亲人再通音信,
前仿佛又看到母亲父亲那慈
的面庞,还有
哥哥清秀亲切的脸,青山雅光只觉得血
如同
汐一般,在自己的
腔涌动,他心
有许多话要写,然而落到笔上却只能写
很
路化的文字,让他愈发遗憾自己没有文学的才能,无法将
的话全
表达
来。
客厅,何坤坐在灯
正在读书,如今已经是和平时代,不需要灯火
制,所以他便没有拉上窗帘,
起
灯来坐在窗边,看着手里刚刚买到的一本书,今天是腊月初二,夜空
基本上看不到月亮,然而却有几
星
在闪烁,发
遥远的冷冷的光。
这是一本张玲的再版《传奇》,抗战胜利之后,上海不再是孤岛,因此日本占领期间一些名声鹊起的作家名字也
传了
来,其
最引人注目的就是张
玲,名声传扬极广,于是何坤听闻之后,便心动了,今天在街上买了一本回来,买书的时候他也在想,自己经历了多年的战争,到了如今这个时候,当年那文艺青年的气质居然又冒了
来,开始看这样的书了。
有一些没耐的人看书,往往是略过序言直奔正文的,不过何坤是一个纤毫不漏有始有终的人
,买了一本书,总要把所有能看的东西都看过一遍,无论是前面的序言还是最后的篇尾言,虽然并非正文
容那般厚重,然而既然是很认真地写了
来,总是有些意味的吧?毕竟不是页数价目之类的杂项可比,哪怕只是闲碎的言语,终归能有一些收获,因此他便从序言开始读起。
“以前我一直这样想着:等我的书版了,我要走到每一个报摊上去看看,我要我最喜
的蓝绿的封面给报摊
上开一扇夜蓝的小窗
,人们可以在窗
看月亮,看
闹……呵,
名要趁早呀!来得太晚的话,快乐也不那么痛快。”
何坤微微一笑,真的是一个很现实的人,现实得令人到可
,“少年得志”这个词语原本就有,不过却不像她说得这么明白,“得志”的描述还是带了一
理想主义的
彩,讲的是“志向的发挥”,这一位张女士直接就说,成名太晚会令人没有那么快乐,有一
现世的享乐
彩,虽然似乎境界不够超凡,然而也是很坦率的了。
他忽然间又想到了林芙,这一位女作家也是青年成名,二十几岁的时候就凭借一本日记
的小说而轰动文坛,《放浪记》一举成为畅销书,销量很大,可以推测到这一定缓解了她经济上的
境,在
神上的满足之外,
质上的不虞匮乏也是非常重要的,可以给人带来很大的安全
和幸福
。
在好的青
年华可以享受这样的盛名和财富,该是一件多么令人满足的事
,假如垂垂老矣的年纪才受到世人瞩目,虽然也是一件幸运的事,毕竟不是
后名,是在还活着的时候就得到了认可,然而纵然再怎样灿烂,终究是如同烟
一样,转瞬即逝,人到暮年,留给她品味荣耀的时间已经不多了。
“……个人即使等得及,时代是仓促的,已经在破坏,还有更大的破坏要来。有一天我们的文明,不论是升华还是浮华,都要成为过去。如果我最常用的字是‘荒凉’,那是因为思想背景里有这惘惘的威胁。”
看到这里,何坤心忽然一动,张
玲的这几句话太过
邃,让他居然隐隐地
觉仿佛在读巫师的预言,“已经在破坏
,还有更大的破坏要来”,多年的军阀混战,后面接续的是日军侵华,现在日本终于投降,国
虽然仍有所
,然而主
仍然是一
庆和平、百业待兴的气氛,希望
玲女士的预言就到此为止吧。
单单因为这一小段文字,何坤便对张玲有了一
别样的观
,这位上海“孤岛时期”崛起于文坛的作家,本来名
虽响,自己对她预设的评价却并不是很
,毕竟日本对上海的统治,自己也是知
一些的,文学审查非常严厉,不要说
金、茅盾、老舍,到后来就连张恨
的小说连载都看不到了,连何坤都不太理解,《金粉世家》一类的小说有什么犯禁的?纵然是《魍魉世界》,毕竟写的是陪都重
本站开启了加密功能,部分浏览器不显示第二页 请更换手机默认浏览器或者谷歌浏览器!
目前上了广告, 理解下, 只有这样才可以长期存在下去, 点到广告返回不了可以关闭页面重新打开本站,然后通过阅读记录继续上一次的阅读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