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夫君是傅恒(清穿) - 分卷阅读361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千载难逢的好机会,打算乘势兵准噶尔,完成康熙爷与雍正爷一统西北的宏愿!

    但当乾隆询问群臣意见时,文武百官大都不看好此举,之前先帝几次用兵准噶尔,皆未成功,众人认为此时兴兵只会劳师糜饷,实该坐山观虎斗,方是上上策。

    满怀斗志的乾隆被众臣接连泼冷,甚是失望,就在此时,傅恒逆风而上,力排众议,奏请师准噶尔。

    傅恒乃是乾隆一手培养来的臣,只有他最了解乾隆的心思,小舅有此魄力,乾隆,顺推舟,应允他的提议,将时任两江总督的鄂容安召授为参赞大臣,命其随军赶赴准噶尔,征讨达瓦齐,同时派遣兆惠协理北路军务。

    傅恒在京师,却心系沙场,此后的很一段时日,他带领军机官员,日夜随侍,候报抄录,晚上顺势歇在军机,小憩几个时辰,一旦夜间有军传来,即便再困,他都会立即起理军务,协助乾隆皇帝运筹帷幄,据军制定战略战术,及时拨饷调兵,保证军需,争取使得战事能够顺利行,尽快告捷。

    以往只是白日里见不着傅恒,这回更过分,连晚上都见不着人,东珊夜夜独守空房,甚是寂寥啊!暗暗期盼着此战早些结束,傅恒能够恢复正常的生活。

    因着准噶尔各落民众对达瓦齐的残暴统治十分不满,渴望安定,是以当乾隆二十年的二月间,清军直捣伊犁时,各牧民皆携酮酪,献羊,纷纷表示支持和拥护。

    达瓦齐的属不战而降,以致于他走投无路,仓惶逃往天山以南,投奔乌什,却被人擒获送清军,押送至北京,成为俘虏,被关押至牢狱之

    达瓦齐被擒之后,准噶尔暂时平定,乾隆命兆惠继续驻守乌里雅苏台,鄂容安得了军功,本该回京受封,孰料天有不测风,曾任广西学政的胡藻因为一首而被乾隆认定他有谋逆之心,只因那首诗里有两句话:

    一世无日月,一把心论浊清。

    乾隆由此判定他有反清复明之心,一怒之将其斩,此罪太大,不仅家人被株连,还祸及师友,偏偏这胡藻是鄂尔泰的得意门生,鄂尔泰已然去世,却被胡藻连累,不仅灵位被撤贤良祠,就连享太庙的殊荣也被罢免。

    而张廷玉辞官回乡之后,郁郁寡,于今年病逝于家,傅恒为其求,乾隆最终改变主意,依据先帝遗诏,准张廷玉享太庙。

    张廷玉若是泉有知,定然欣之至,又要与鄂尔泰一较

    鄂容安为鄂尔泰的,亦被胡藻一案连累,念着他有军功在,乾隆并未治他的罪,却也没让他回京,而是命他继续驻守伊犁,以示薄罚。

    在平定准噶尔之战,阿睦尔撒纳功劳颇,乾隆特封其为亲王,然而此人野心,一个清廷所封的亲王并不能满足他,驻守伊犁之后,阿睦尔撒纳广结党羽,想让清廷封其为准噶尔落总汗。

    鄂容安察觉到阿睦尔撒纳有叛变之意,秘密向朝廷奏报,此时的乾隆才后知后觉的发现阿睦尔撒纳之所以归降清廷,不过是想借清军铲除达瓦齐,实现他一统准噶尔的野心!

    觉被耍的乾隆当即谕令鄂容安与班弟,以宴请为名,找个由趁机将其逮捕,怎奈阿睦尔撒纳已然有所警惕,途潜逃,又率兵攻陷伊犁!

    此战发动得极为突然,本来不及调兵,鄂容安与定边将军班第率几百士兵力战不支,节节败退,看生还无路,若然被擒,成为俘虏,受尽折磨不说,还会丢尽清廷的脸面。

    班第久经沙场,一世英名不愿毁于敌手,最终选择自尽,鄂容安虽是一回上战场,却也晓得大丈夫终有一死,为西林觉罗世家的男,死于战场,卒于任上,才是他们最终的归宿!

    去年临行前,苏棠即将临盆,如今孩都一岁多了,他在信为孩取名为鄂岳,他还没来得及回家看小岳儿一,如今竟已是穷途末路!

    山间的夜风如刀似箭,簌簌的刮在人脸上,周遭林叶斑驳,如鬼魅舞,似勾魂使者,发诡异的声响。

    浑鲜血淋漓的鄂容安意识已经开始模糊,依稀间,忆起灯火辉煌的飞彩楼,柳五爷已然不在人世,可他的那段戏却依旧回响在鄂容安的脑海

    那时的他与傅恒少年为伴,义厚,无忧无虑,对将来充满期许,谁能料得到,后来他的父亲竟会被乾隆排挤。

    他本想凭借自己的实力重振家族声威,才请傅恒推荐他上战场,好不容易有了起,又了胡藻一案,再次被牵连,命运的石砸得总是那么突然,让人无力反击!

    好在傅恒扶摇直上,位极人臣,为他的挚友,鄂容安倍自豪,纵使官途不顺,但至少这个家是和睦的,他对苏棠,虽不是一见钟,到底还是被她的好打动,逐渐上,他有最好的妻,最乖巧的孩,此生无憾矣!

    唯一放不的,就是苏棠,她对他的那么刻,却不知他走后,她的日该怎么过?她会不会恨他?恨他先走一步,没能与她相守到老?

    苏棠的反应,他是没机会看到了,他觉自己的越来越轻,开始慢慢上浮,飘于空,好似被风一便要消散……

    年少且涩,奈何红线偏一侧,

    意落风轻赏海棠,始知幽香藏心刻。

    第174章 傅恒怀疑东珊

    战局无力扭转, 最终, 班第与鄂容安皆自刎于阵前!

    当噩耗传至京城时, 傅恒心汹涌,久久不能平复, 这些年来, 他听过无数战将的牺牲的消息传来,未料有一日, 鄂容安的名字竟会现在其

    除却自家兄弟外,鄂容安是他最要好的朋友, 即便后来他被外派为官,常年不在京城, 两人时常会有书信往来, 意不减当年。

    奈何鄂容安虽有才, 却时运不济,傅恒是想着, 鄂容安的家世和资历摆在那儿, 皇上应该只是一时动怒才会开罪于他,等皇上气消之后,傅恒便找机会向皇上求, 将鄂容安调回京,孰料这愿望还没来得及实现,人竟然没了!

    东珊闻讯,恍然想起乾隆三年,在飞彩楼初遇鄂容安与傅恒的场景, 翩翩公,玉蕴辉山,那时的她不知天地厚,张扬,把鄂容安当朋友,还时常与傅恒斗嘴,少年人虽青涩,却是真,那样自在逍遥的日,往后再不会有了。

    鄂容安不过三十,他的官途无可限量,竟突逢剧变,战死沙场!两厢对比,东珊悲从来,间梗痛,忍不住埋怨

    “当初我就跟你说过,不要推举他去打仗,我们担不了这责任,现了事,你怎么代?”



ql请记住本站地址http://m.quanbl.com

添加书签

7.2日-文章不全,看不见下一页,看下说明-推荐谷歌浏览器

本站开启了加密功能,部分浏览器不显示第二页 请更换手机默认浏览器或者谷歌浏览器!

目前上了广告, 理解下, 只有这样才可以长期存在下去, 点到广告返回不了可以关闭页面重新打开本站,然后通过阅读记录继续上一次的阅读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