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公主不想死 - 分卷阅读167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我华人杰地灵,从古至今不知现了多少书籍,卷帙浩繁,难以尽数,叫人看得。若能将之梳理一清,细究索引,系统地编修成书,供后人阅看,却也是造化之功。”

    通政史虞陶闻言,不由皱眉,“我看这位殿的雄心不小,恐怕是因为先生夺了科学院,她便有意收拢士林人心。”

    编书这事,绝对是天读书人最乐意见到的。而且朝廷要编书,往往不但要从民间征收孤本珍本书籍,还会征集这方面有才之人加。只要能参加,就必定是大功一件。

    更重要的事,许多珍惜的书籍,只有皇家馆藏,轻易不肯示人。而参加编书的人,自然可以随意阅看。对许多不在朝的读书人而言,有着莫大的引力。

    真叫贺卿成了这件事,必然能使天归心,人人称赞。

    顾铮笑着,“这也是好事。皇家科学院成立,科学势必要兴起。此时修这么一书,也有继往开来之意。”在总结梳理过往学科和知识的过程,也能够摸索未来前行的路。贺卿的这份提议,顾铮很是赞赏。

    自家人知自家事,他有意从贺卿那里接过了诸多大事,本意就是希望能将贺卿从来。

    纵观历史上的每一次变革,无论是好的还是不好的,也不是从上到还是从到上,就没有哪一次不是血淋淋的。而不论最后这些变革是否成功,倡导者的场大都不怎么样。

    成功者如商鞅被车裂,李斯受五刑,晁错被腰斩,王莽国灭,杨炎赐死……宋朝有“刑不上大夫”的规矩,因此范仲淹王安石尚能保全自,但无不遭贬谪排挤,郁郁不得志。

    何况贺卿还是女,所受的指责只会更多!

    顾铮并不想夺权,他只是不希望贺卿来背负这些。他是文臣,这件事正是恰如其分,即使将来有了万一,本朝也同样没有杀文臣的传统,无非是丢官去职,千夫所指。但贺卿一旦被清算,后果将会相当可怕。

    未虑胜,先虑败,顾铮一向考虑得十分周全。

    虽然贺卿自己说过不惜此,但顾铮愿意珍惜她。希望她能够亲见证设想的太平盛世,享受无上荣光与千古传诵,不背负任何骂名。

    这么的时候,顾铮也想过,贺卿估计很快就会反应过来,也猜测过她到时候可能会有的反应。

    但哪一都没有她真正的法令人拍案叫绝。

    或许对方也明了了他的苦心,因此没有跟他在现有的格局争斗,反而主动开辟了新的方向。

    顾铮不怕她收揽人心,或者说,他正希望贺卿能够如此。这得越多,她越受到主思想的肯定,也就越是安全,比顾铮为她规划的路好了无数倍。

    正是因为所有的发展都顺应自己的心意,所以顾铮心很好,就在刚刚,还解决了一个困扰自己好几天的通式。因此这会儿,便不免替贺卿分说,“殿代表的是陛,是皇室,这件事由她来最合适。”

    收拢人心的事,并不是人人都适合的。有个词叫“市恩”,邀买人心,历来都为上位者所忌惮。别说只是臣,就是皇帝的亲儿事也同样犯忌讳。这件事,只能由掌权者来

    众人闻言不由一凛,知这乃是一条红线,绝不能越界,纷纷应是。

    然而,顾铮的这好心并未持续太久。

    由阁领的编书组刚刚成立,贺卿便又宣布了另一个消息,她决定趁着此次编书,成立“皇家图书馆”。这个图书馆,将会收藏所有编书过程之搜集来的书籍。但与之前的各馆阁殿堂不一样的是,它将会对外开放!

    不只对相关的官员和有功名的读书人开放,而是对所有大楚人开放。

    当然,目前而言,也只能对大楚的读书人开放。毕竟不识字的普通百姓,就是去了也毫无意义。但即使如此,这个变革也还是让引起了不少人的惊讶。

    在这个时代,知识是昂贵的。富贵人家藏书无数,但轻易不肯示人。

    甚至有些顽固的藏书者,因为太过珍,连家族里的人也不是个个都能,只有表现最为众的那分,方能获得特权。

    很多读书人微寒,家无藏书,为了能够看到更多的书籍更是无所不用其极。他们或是帮助富贵人家抄写书籍,借机阅看,或是租借别人的书自己抄阅,甚至极端的还有卖赘为婿这作。

    贺卿此举,无疑是将如此珍贵的知识摆来,随便所有人看。虽是皇恩浩,对读书人大有裨益,却让不少人心复杂。

    世家垄断知识的时代已经过去,如今只要付一些代价,就能读书识字。但是一些比较珍贵的书籍,许多人还是本连看到的机会都没有。这样一来,即使是读书人,天生也分了阶层。家学渊源的,永远都更占优势。

    这些朝臣们奋斗到如今,已经可以支撑起一个家族的延续,自然希望自家侄能够获得这优势。贺卿的法雨均沾,但还是不免让很多人心里不舒服。

    阶层是个奇妙的东西,在自己未曾加之前,会竭力反抗,试图打破固有的阶层,往前一步。但等自己了上层,就会立刻变成阶层的维护者,对于试图打破阶层的人心怀警惕。

    由无数读书人构成的“士族”,就是现今大楚最大的阶层。

    所以贺卿之前才因为修书的决定收揽到的人心,又在建立图书馆之后散得差不多了。偏偏她的提议可谓是利国利民,可以培养更多有用的人才,本没有反对的立场。

    顾铮虽然有些疼贺卿的能折腾,但不知为何,又觉得十分安心。

    这就是贺卿,每每人意表,又岂是那么容易就可以猜透的?

    不过教育普及对大楚而言至关重要,在这一上,顾铮也是站在贺卿这一边的。只是暗暗懊恼自己之前没有发现这端倪,否则可以提前一步阻止贺卿。

    但他没想到,这仍旧不是结束,而只是另一个开始。

    这一日,顾铮因为那边研究磷矿的事已经有所展,到咨平殿来汇报时,便见贺卿正手持一支造型奇特的笔,坐在御案之后抄写。那东西与笔的执笔姿势不同,也不需要悬腕,抄写起来动作十分利落,速度也快了许多。瞧着像是炭笔,但又有些不同。



ql请记住本站地址http://m.quanbl.com

添加书签

7.2日-文章不全,看不见下一页,看下说明-推荐谷歌浏览器

本站开启了加密功能,部分浏览器不显示第二页 请更换手机默认浏览器或者谷歌浏览器!

目前上了广告, 理解下, 只有这样才可以长期存在下去, 点到广告返回不了可以关闭页面重新打开本站,然后通过阅读记录继续上一次的阅读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