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救了命里无子的皇帝(穿书) - 分卷阅读326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覆上一个清浅的吻,温柔:“朕知你对阿瑛这孩之过,反而责之弥切,他如今年纪尚小,自然不懂得你的用心,等他再几岁,自然会明白的。”

    林若秋苦笑:“只怕到那时他更得将我这位母后视若仇雠了。”

    有李氏这位温柔贴的娘娘比着,怎不显得她凶悍如虎?但就连这话她也不能对皇帝说,既是怕他取笑,也是宁愿自己多心——难血缘的联结竟脆弱至此,还比不过一个外人三言两语的挑拨?

    尽她也觉得李氏未必是存心挑拨。林若秋看得来,李蔷对楚瑛的疼是真的,可楚瑛因此对她愈发疏离也是真的。正因如此,她才觉得心愈发寒凉。

    她吁声对楚镇:“若陛您不是皇帝,只是个寻常王爷倒好了。”

    那就用不着这样胆战心惊的,要么误一,要么误一国,这选择题叫她怎么呀?

    楚镇笑:“朕是王爷,难就不用争世之位了?”

    林若秋撇撇嘴,“那却轻省容易得多了。”

    个闲散王爷毕竟比皇帝简单,也用不着太担心才智,不是她说,脑瓜的呢,才更令上那位放心呢!况且规矩摆在那儿,王府世一般都由嫡继承,其余人亦各有去,不像皇家是最不重规矩的地方,反而让人无端生许多隐忧来。

    林若秋轻轻叹:“孩得再慢些就好了。”

    她多希望这几个孩能多享受一些少时的愉悦时光,不必早早地面临嫁人或参政这些犯难,奈何时光匆匆,孩们终究还是如雨后笋一般日渐茁壮,而她也在日复一日老去——岁月不饶人啊。

    *

    隔日林若秋就牵着楚瑛的手去太医院看望顾先生。顾先生的伤其实并不算重,简单包扎一、又敷了些药膏便好了,之所以赖在太医院不肯来,无非是觉得颜面受挫,非等着这群王孙公亲自去给他致歉不可。

    及至见皇后娘娘都大驾光临,顾先生顿觉受若惊,一骨碌就从竹榻上爬起来。

    林若秋亲自向他鞠了一躬,款款说:“我儿顽劣,不想伤了先生尊面,因此今日特携他前来告罪,还望先生海涵,既往不咎。”

    顾先生作揖不迭,“怎敢劳动皇后大驾?老夫实在生受不起。”

    两方各自谦辞一回,林若秋又让楚瑛规规矩矩上前赔礼,但见他一言一行莫不合乎度,半也挑不错来——大约是李蔷劝他的那些话起了作用。

    不真心还是假意,顾先生要的只是个形式,能有台阶便可,当摸着楚瑛的笑眯眯的:“不是我说,大皇生生是叫那两个顽童给拖累的,真不知邺王府为何要送他俩,累得老臣教导起来亦颇费力。”

    林若秋只得赔着笑脸,又说了番辛苦先生的大理,其实她哪愿意那两小,尤其是那个大的——从前楚兰听了魏语凝的挑唆,贸然来撞她的肚,就算他是个孩林若秋不跟他计较,可心难免耿耿于怀。奈何她为各王亲的嫂,务必得一视同仁,更不能在一辈上显偏颇来,也只好不予计较。

    加之楚瑛虽与楚兰楚萱两堂兄弟时常打打闹闹,可一同学的孩,也数他们几个最为要好,许是血缘最近的缘故。看在这层好上,林若秋姑且宽容以待。

    顾先生答应了明日照常上课,但为了显示伤的严重,他决定在太医院多留一天,林若秋只好先带着楚瑛回去。

    楚珹见哥哥今日有空,也便叽叽喳喳找他作耍,两个孩年岁差得不远,虽一个向一个活泼,可玩乐的心思倒是一致的。

    林若秋放手让他们,因方才赔礼说法费了太多力气,正打算回房眯眯,就看到李蔷行不动裙的过来了。

    上前朝林若秋施了一礼,她便笑眯眯地向楚瑛招手,“大殿,快过来,李娘娘了些好吃的东西,都是你素日最的。”

    楚瑛果然呼着跑来,李蔷便让侍女将手一包东西递给她,又将他搂在怀他的

    无奈楚瑛还惦记着适才的游戏,往嘴里了两块糕后,就忙不迭的跟楚珹跑到屋外去了,李蔷只好恋恋不舍的放他离开。

    林若秋看在里,不禁说:“妹妹对阿瑛真是关切。”

    李蔷听她言外之意,只浅浅:“我自小看着大殿大,疼他自然比疼别的孩多些,若知二殿也在,我就命人多一份过来了。”

    林若秋便不再言语,两人静默的看着窗外两个孩戏耍,恍若一对彼此投契的母亲。

    李蔷看了半日,恍若无意问:“我听说近来朝已有立太的风声,不知以为如何?”

    倘在平时,林若秋只会当成一句闲谈,可经过安然那番忠告,她却不得不往层解读——李蔷此举,会是在试探她吗?

    因此她只淡淡:“后不得政,陛自有打算,本哪能得了多少。”

    李蔷笑:“话虽如此,可得陛多年,既是诸皇的生母,也是嫡母,这家事总能议论一二吧?”

    她轻轻叹:“立嫡立,此为古训,若真心疼大皇,不若早些奏请陛立他为太,如此也好使朝野安稳。”

    林若秋锋利地望她一,冷声:“有陛在,朝政自然安稳。且陛说过,储君之事不急,若太早明确君臣之别,反而不利于诸皇亲近,我知一心为阿瑛思虑,可也不必之过急。”

    李蔷沉默一刹,盈盈笑:“那是我失言了,不必放在心上。”

    过了一会儿,她便告辞离去,临行前还特意让侍女上前叮嘱了一番,说她那儿还有些好吃的心,若大殿有空,尽过去拿便是。

    林若秋看在里,只能引而不发。

    次日学塾照常开课,顾先生鼻梁上用膏贴着一块厚实的棉布,难为他还能老神在在地讲书,那模样实在稽。而孩们大约回去后都经过大人好一番训斥,个个都表现得老实极了,当然也没人敢再带兔上学——先前那只据说已经红烧吃了。

    学堂里看似照常运转,林若秋却和楚镇商议起要不要再请一位先生,虽说是有教无类,可更得讲究因材施教,顾先生面对邺王府的那两小明显力不从心,为他老人家的健康着想,最好也是请个人分担辛苦。

    楚镇却并不建议将孩们隔开,他知课本上能学到的东西着实有限,反倒是人来往世之才最有裨益,他拍拍林若秋的手背:“再看看吧,若那俩小实在无心学,朕再将他们撵去便是。”

    皇帝这一两年来对邺王府实在宽容,许是因魏太后离多年,皇帝看着这个同胞所的兄弟反倒蠢得可



ql请记住本站地址http://m.quanbl.com

添加书签

7.2日-文章不全,看不见下一页,看下说明-推荐谷歌浏览器

本站开启了加密功能,部分浏览器不显示第二页 请更换手机默认浏览器或者谷歌浏览器!

目前上了广告, 理解下, 只有这样才可以长期存在下去, 点到广告返回不了可以关闭页面重新打开本站,然后通过阅读记录继续上一次的阅读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