耕读人家(科举) - 分卷阅读73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严年:“哎呀少爷, 你怎么整日想着这些……要这么多银什么……”

    严世藩声音满是不甘和愤恨:“……我要的不止是银, 是谁把我们严家到绝路,这辈我都让他还回来!”

    林蓁被他吓得一愣, 回过神来以后, 赶回到屋里, 又坐了一会儿,就起告辞了。临走时严嵩还对他说, 次若是他了什么文章, 尽拿来, 自己可以帮他看看。

    林蓁再三谢了,离开严家, 慢慢往国监走去, 他这会儿才明白过来, 严世藩并不是穿越来的,他应该是死过一次的人, 所以他语调才有那一般人没有的一切尽在掌控的镇定, 还有什么都不怕的决绝。

    望着南京夜晚黯淡的天空, 不远秦淮河岸丝竹声带着一慵懒, 这居然让他想到了“靡靡之音”这四个字。

    他的属4在宁波成功解决了两队商团争贡的问题之后又升了一级, 不知为什么, 这次他看到的容比以前要多。他首先看到了一副现实发生过的场面——大氏的船上,那个叫什么宗设谦的日本了袁指挥扬而去, 他后却不是一队队大明官兵, 而是一片火海。宋素卿和为数不多的几个随从仓皇失措的一路逃宁波, 到附近的官府躲了起来。

    宗设谦的好运气也没有持续多久,他离开海岸没多时间,就被海上的狂风到了朝鲜半岛,那里的人上就将他们抓了起来并且押送回了明朝。随后,在公堂上,宋素卿的堪合符经验证已经过期,他也被关了监狱。

    就这样,市舶司的大门缓缓关上,赖恩被免职,继广东之后,宁波这里和日本的贸易也彻底断绝了。

    明朝成了一座孤岛,又恢复了明初那闭关禁海,自给自足的理和生活方式。

    随之而来的,是不断现的铤而走险,私里偷偷海的明朝的商人和渔民,还有越来越多混沿海的日本人。只不过这些人已经不再遵守任何的规则,老百姓对他们有了新的称呼:倭寇。

    历史终于发生了变化,日本的商团没有造成那么大的破坏,宋素卿也没有逃匿,如果不意外的话,市舶司也不会被朝廷关闭,这是一个不错的开端,而接来如果有可能的话,他还想让那个宋素卿发挥更大的作用……

    果然不林蓁所料,张璁和桂萼刚赶到凤附近,朝廷就了新的指令,告诉他们皇上和群臣已经达成了共识,他们不必去京城了。张璁和桂萼面面相觑,虽然心有不甘,但也只能先回来再说。

    林蓁趁着拜访陈一松的空档,去看了看这两位垂丧气地在刑对坐的老。他和陈一松问他们:“皇上那边到底怎么样了?”

    张璁愤然:“杨廷和暂时向皇上妥协了,他同意把皇上亲生父母谥号和封号‘伯父’、‘伯母’去掉,但是前面加上‘本生’二字,皇上派人传旨说是“大礼已定”,告诉我们不用京辩礼了!

    桂萼也:“只怕这本就是阁代拟的旨意,他们分明是有意欺瞒,皇上怎会看不来呢?!”

    张璁又:“可是‘伯父’、‘伯母’的称号一去,只怕皇上‘辩礼’的心就没那么定了啊!”

    林蓁的立场毕竟和他们两人不同,在他看来,皇上似乎和阁再次各退一步,又达到了暂时的平衡。况且皇上这一步其实还是以退为,去掉了父母尊号那个“伯”字。林蓁知,朱厚熜正在一为他自己争取权利,看似凌驾于这个小皇帝之上的文官集团并不像之前那么牢不可破了。

    张璁和桂萼返回南京的事很快就传遍了南京六,严嵩自然也听说了。这日他和一名来访的朋友论起此事,被严世藩听见,严世藩大吃一惊,问:“爹,你是说皇上诏让张璁、桂萼京了?”

    严嵩觉得严世藩总是对这事的关注有些超乎寻常,于是便糊地答:“你这么多什么?他们已经又折返回来了!”

    严世藩皱眉,抓着旁边的严年问:“现在是哪一年?几月?”

    严年不知他又闹哪一,只得:“嘉靖二年,五月。”

    严世藩的脸越发沉,喃喃自语:“不对呀?!”

    在严世藩的记忆,张璁和桂萼这两个靠“大礼仪”发迹的家伙应当一直到嘉靖二年的年底才鼓起勇气上了一份奏疏,而嘉靖三年四月皇上才诏让他们京。看来,这一世事的发展,开始变得和前一世有些不一样了!

    可恨的是,他经过多方打探,打听到徐阶仍然了探,他得意志满的回老家结婚去了。这至少说明徐阶这边的事还在照原有的轨迹发展,可是张璁和桂萼到底是哪里来的胆,比原先提前了大半年就上了奏疏呢?!

    严世藩那绝聪明的脑不停转动,他忽然又想到了另一件事,于是便急急忙忙拉住整理衣冠准备门的严嵩,问:“爹,这两天您有没有听说浙有倭人作,死了很多人?!”

    严嵩怒:“你……!你真是唯恐天呀!日本国十年方来朝贡一次,此番使者已经带着贡品京了,什么‘浙’,若是被旁人听见你这般言语,只怕你爹我也要跟着遭殃了!”

    严世藩越发不解,他本来是想先让事向前世那样发展,然后等宋素卿被抓,他再想个法去搭救宋素卿,这样他就可以在朝廷海禁之后有一个得力的人帮他海敛财了。可是现在看起来,还没等他手,事已经全都改变了。

    到底是什么事,会是什么人造成了这改变?严世藩一时还想不通,他回到房里又琢磨了起来,之前他一直没有大力气着严嵩京,是因为他觉得自己年纪还小,而严嵩京的时机未到,但现在看来,既然事不一样了,那么他也要加开始行动,严嵩不愿意上疏,那自己就替他上书!到时候箭在弦上,他老爹再怎么不愿,也就不得不发了!

    严世藩又跑到严嵩那里,把张璁、桂萼被赶回来的缘由问了个清清楚楚,然后,他回到自己屋,坐在案边,略一思索,铺开纸就写了起来:“臣严嵩向来支持张璁和桂萼两人持要辨明大礼的主张……在尊号前加上‘本生’二字,不过是蒙蔽陛法罢了,自开国以来,哪一位皇帝的亲生父母名号有这‘本生’二字?!况且群臣仍让陛继续称孝宗为皇考,这乃是趁陛不觉,陷陛于以不孝。曰:‘君不夺人之亲,亦不可夺亲也。’那些礼的官员用这手段来欺蒙陛,使张、桂二位不能京与他们当年辩论,但是如果不把‘本生’两个字去掉,那么以后的人永远都会认为陛就是孝宗的儿……”

    写完之后,严



ql请记住本站地址http://m.quanbl.com

添加书签

7.2日-文章不全,看不见下一页,看下说明-推荐谷歌浏览器

本站开启了加密功能,部分浏览器不显示第二页 请更换手机默认浏览器或者谷歌浏览器!

目前上了广告, 理解下, 只有这样才可以长期存在下去, 点到广告返回不了可以关闭页面重新打开本站,然后通过阅读记录继续上一次的阅读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