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仪天下 - 分卷阅读262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p>,天共逐之。如此一来,若是皇帝的有了什么罪过,是不是也要来个汉失其鹿呢?</p>

    <p>  刘彻压不敢冒这样的风险,只是,换个角度想,就像是当年文帝与民生息,至今民间依旧怀念文帝一样,而若是舒云一直是皇后,那么,民间百姓自然也会继续念汉室的恩德。这般一来,刘彻勉算是说服了自己,他叹了气,说:“既然如此,那就立太吧!”</p>

    <p>  立太,虽说肯定多半是皇帝主,但是呢,对外也是要个面的。就像是文帝当初来了个三让一样,如今呢,大家也都效仿这一位,很多时候,要有个谦让的姿态来。</p>

    <p>  刘彻因此先是对外放了话去,然后自然就有一帮人察圣意,上书请立太,刘彻意思意思地推回去了,第二次呢,刘彻的语气就显得有些拒还迎起来,等到了第三次,刘彻就表示既然你们大家都这么想,那么,就立皇为太吧!</p>

    <p>  实际上,刘彻曾经有些暗地想过,要是他绕过皇,改立次刘循,椒房殿那里会是个什么反应,不过真要是那样的话,只怕朝堂上就要掀锅了,又不是有什么缺陷,所以立次,你这样本就是不讲规矩啊!因此,刘彻有些遗憾地放弃了这个诱人的想法,老老实实立了刘衍为太,然后呢,给刘衍齐了太的各属官,当然,也预留了一些名额给了舒云这个皇后,这些以后就是太的班底了。</p>

    <p>  舒云对于太的属官什么的,一时间也很难安排,怎么说呢,刘彻这一朝的许多名臣,要么就是已经崭角了,要么呢,就是还是个孩,这些人里,大多数在这个时代,都不能算是,可以说,几乎就没有现在那些公卿列侯之家来的,一般都是底层,来路更是五八门,现在让舒云将这些人找来,但是没有相应的际遇,他们真的还能如同历史上那样,有着相当的能力吗?</p>

    <p>  另外,舒云对于什么名臣这,其实是嗤之以鼻的。很多时候,并非因人成事,而是时代造就了英雄。刘彻那一朝,之所以有那些所谓的名臣,实际上是有着相应的历史原因的,若是换了一个环境,他们未必能发挥相应的实力来。</p>

    <p>  舒云更想要的是,如同后世科举一般,挑选合格的官吏,形成一个如同后世一般,专业的官僚阶层来。而不是像是现在一样,大海捞针一样让那些能臣脱颖而。</p>

    <p>  因此,舒云脆没挑什么太属官,反而是叫家里挑选了人来给刘衍伴读,然后呢,将自己编撰的教材放到了刘衍必学的科目里,然后挑了一些在这些上备一定素质的官员,问刘彻讨了几个博士的编制,让他们教导刘衍还有那些伴读。</p>

    <p>  至于更多的,舒云便没有手了。老刘家教导儿还是有一的,太也不是养在妇人之手的样,他可以,可以在上林苑实验自己的执政思路,许多事都可以。汉朝教导太,可不像是后世,给太划了一个圈,这个不能,那个不能,实际上,汉朝的太,除了不能谋反,或者是一些通常意义上比较犯忌讳的事,其他的事,那就是随你怎么折腾了!</p>

    <p>  刘彻立了太,似乎朝堂上也因此清静了不少,田蚡在家闭门思过,为了防止让刘彻想起他的那些混账事来,田蚡连上书都不敢了,老老实实呆在戚里,几乎没了多余的消息。</p>

    <p>  田蚡这个原本过于跋扈的国舅不吭声了,刘彻趁机清理了一朝堂,那些被田蚡举荐上来,却没有什么实际才能的,直接被刘彻找了由罢黜了,至于换成什么人。呵呵,刘彻自个也是个最远也就跑到过河东自家那里的,能知民间有什么贤才,还是靠着提以前那些臣,另外就是朝一些老臣乃至列侯什么的举荐了。</p>

    <p>  举荐这,其实是有风险的,倒不是政治风险,而是德风险,因为对方万一了什么不合适的事,举荐的人虽说不至于同罪,却要担上一个识人不明的名,之后呢,想要举荐自家的侄,那可就有些困难了!</p>

    <p>  不怎么说,朝堂上清理过一番之后,风气为之一清,刘彻呢也舒心了不少。</p>

    <p>  当然,刘彻这边压没来得及舒心多时间,恶心他的事就来了。</p>

    <p>  匈人那边喊着要报复汉朝撕毁了和亲协议,然后,原本就在漠南的几个族直接就开始袭扰城一代。尤其如今刚刚过了秋收,百姓已经将粮过租税之后,收了自家的粮仓,准备猫冬了。北地苦寒,冬天的时候风雪很大,没有足够的粮和柴火,是无法度过这样的寒冬的。</p>

    <p>  而匈人呢,南侵扰最喜的就是选择秋冬季节,最好是第一场雪之前,这个时候,不光是百姓家里粮仓比较满,便是那些郡县的府库也是满满当当的,抢上一次,自家族过冬就不用愁了。</p>

    <p>  跟北地百姓相比,匈人其实更加耐寒一些,毕竟他们生活的地方本来就比原寒冷,后世的西伯利亚,如今的北海如今可就在匈人的地盘上,他们还在那里养羊呢,那里的寒冬都能忍受,何况是原这边呢!</p>

    <p>  北地那边,即便是常驻的飞狐军,也多半都是步卒,一直到后来羽林卫,虎贲军,期门军征,才算是有了足够的骑兵,不过连年大战,加上政也了问题,民间养来的那些本不能作为战使用,多就是作为挽,因此等到了武帝后期,又是步卒为主,再也难以草原了。</p>

    <p>  城那边的军报三五不时就有一份过来,匈人并没有占到太多便宜,但是相应的,大汉这里,这个季节征发民夫往北地运送粮辎重,那真的不是什么简单的事。这些民夫算是服徭役,不用费工钱,但是总不能让他们承担了这么危险的徭役,还得自带粮。</p>

    <p>  在没有合适的通工,只能靠着担,还有就是车,车之类的运输工运送粮的话,每天的消耗也是惊人的,人也就算了,些陈粮也能糊过去,但是却是不同,要吃草,甚至草料里还得加豆粕之类的,而且也不能促太过,要不然损伤了畜力,就更



ql请记住本站地址http://m.quanbl.com
【1】【2】

添加书签

7.2日-文章不全,看不见下一页,看下说明-推荐谷歌浏览器

本站开启了加密功能,部分浏览器不显示第二页 请更换手机默认浏览器或者谷歌浏览器!

目前上了广告, 理解下, 只有这样才可以长期存在下去, 点到广告返回不了可以关闭页面重新打开本站,然后通过阅读记录继续上一次的阅读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