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仪天下 - 分卷阅读253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p>积累,军方许多人也开始跃跃试起来了。别看田蚡封了丞相,其实这位是不符合汉室拜相规矩的,在汉室,想要丞相,你总该有军功才行,而田蚡呢,完全就是仗着自己有个好上来的。</p>

    <p>  因此,朝堂上,还是有许多人对此并不服气的,另外一些人,也觉得自己曾经为皇帝立过功劳,但是如今还只能在原来的位置上蹉跎,王家和田家那边像是忘记了自己一般,所以,他们觉得,自己应该提醒一皇帝,当然,挟功请赏这,是有些犯忌讳的,那么,就投其所好呗!</p>

    <p>  这里的主要代表人是大行令王恢,这位当年着先帝立刘荣之母栗姬为后,然后就被罢官免职了。实际上呢,那时候大家都知,先帝对栗姬正在气上呢,先帝刚刚大病一场,问栗姬愿不愿意照顾自己的其他妃嫔还有儿女,结果栗姬张就是一句“老狗”,顿时,先帝也不敢病,也不敢死了!在这个关,让他立栗姬为后,简直是火上浇油。这位当初因为同样姓王的缘故,投靠了王信,这才有了那次的事,等到先帝过世,这位官复原职,却没能得到他所认为的论功行赏,如今,刘彻登基都七八年时间了,王恢年纪也不小了,再等去,大概就要在大行的位置上致仕了,他觉得自己已经是等不及了。</p>

    <p>  刘彻的心病在于匈,那么,王恢自然要投其所好,给刘彻一个机会,也给自己一个机会。</p>

    <p>  正好,匈人派遣使节过来,表示要继续当年的和亲之约,刘彻憋了一肚的气,虽说汉室的所谓和亲呢,一般也没正儿八经嫁过什么公主,送给匈人的财呢,也并不算多,就是个形式,但是,这对于汉室来说,依旧是个耻辱。</p>

    <p>  这些年来,大汉固然蒸蒸日上,匈虽说经历了几次的权力更迭,但是呢,这些年却也愈发大起来,没办法,汉朝这边是,啃不动,西域那边的诸多小国对于匈人来说,完全是不堪一击,匈人几次西征,什么乌孙,兹,康居之类的国家,对匈人几乎本不可能造成任何威胁,因此,每次西征,都满载而归。以至于后来,匈人每每遭遇什么雪灾旱灾之类的,就是跑西域那边找回损失。</p>

    <p>  也就是之前右贤王在的时候,一直跟汉朝死磕,但是后来军臣发动政变,直接掉了自个这个兄弟,仅仅留了伊稚斜这个侄,然后又削去了伊稚斜这个侄的许多势力,可以说,某意义上来说,如今这位军臣单于几乎是亲汉派了!毕竟,匈人也不是什么悍不畏死的,能够轻轻松松获得收益,何必跑到城底一堆的尸骨,最后还捞不到什么好呢?</p>

    <p>  因此,匈人如今就是喜占一些上的便宜,比如说将国书的尺寸得比汉朝国书宽一寸,将单于的称呼得特别大上,至于其他的,还真没有对汉朝这边过于迫。</p>

    <p>  但是在这个时代,这对汉室来说,已经是极大的羞辱了。</p>

    <p>  对于华夏的观念来说,唯名与,不可假人!华夏人自诩上国贵胄,对于夷狄,那是各看不上,说人家率兽人,茹饮血,意思就是,夷狄是没有文明的。而匈呢,有了自己的文字,甚至在行说这个叛徒的帮助,建立起了一个糙的制。也就是从匈人开始,那些有志于原的游牧民族,一旦称王建制,对于原就是个绝大的威胁了!而原朝廷对此也一直非常。</p>

    <p>  尤其,如果不是秦末战,实际上匈原政权,那就是小弟弟罢了,当年无论是燕赵,还是秦国一统原之后,都是将匈吊打的,甚至,其实当年草原上,真正的霸主也不能说是匈,先是义渠,后来呢,又是东胡,知冒顿单于与乌孙人联手,打败了东胡之后,匈人才算是成为了草原上的霸主。</p>

    <p>  汉初的时候,原饱经战,十室九空,哪怕刘他们被围白登山,原已经有勤王的军队赶过来了,却也没有足够的财力跟人力跟匈人再来一场国战了,朝廷继续修生养息,这才与冒顿单于定了和亲之约。</p>

    <p>  这些年来,两国之间小冲突几乎没停过,北地那边呢,因此与匈人多半都有血海仇,但是,真要是说起国战来,那是没几次,最凶险的一次,差不多就是文帝时候,匈人直接打到甘泉附近了,为此,文帝甚至自己都亲自穿上甲胄,表示要与匈决一死战。</p>

    <p>  但是,说白了,军事这东西,从来都是为政治服务的,无论是文帝,还是老上单于最后都发现,真要是双方都以倾国之力打起来,那么,大家都没好果吃。</p>

    <p>  匈人可能会如同当年的东胡人一般,后院失火,被其他那些族取代了自的地位,而大汉这边呢,修生养息多年的成果也要毁于一旦,说不定,回又是一场天。</p>

    <p>  因此,最终大家重新签订了和亲协议,约定,城之是汉朝的,城之外归匈,也算是定了一个大的基调,之后呢,这大规模的侵就很少了,反而是的官司比较多。</p>

    <p>  若是放到之后的一些朝代,对于这样的况,算是已经心满意足了,主要还是五胡华的时候,大家都被打怕了,不到那个程度,不会想要跟这些游牧民族发生太大的冲突。</p>

    <p>  但是,放在汉室,这会儿行的是大复仇的思想,所以,对匈,便是主和派持有的态度也仅仅就是,现在汉室还没有准备好,等到准备好了,再一举复仇。而不会觉得可以一直持续这样的和亲政策。</p>

    <p>  刘彻年轻气盛,压就藏不住心思,傻瓜都能看来,这位年轻的帝王早就对匈人满是敌意,一都不想收敛,要不然也不至于这几年来连续搞了什么羽林卫,虎贲军,建章建立起来之后,也几乎就是当参谋了,王恢因此直接在朝堂上反对和亲,说匈人反复无常,见利忘义,跟他们和亲,那绝对是打狗,一去不回,回人肯定就要翻脸。</p>

    <p>  而主和派的代表是韩安国,这位也是个苦,他原本是跟着梁王刘武的,当年在平定七国的过程,可是立了不少功劳,但是呢,就因为没跟到一个靠谱的上司,别说是封列侯了,连个关侯都没捞到。最终夹在刘武跟先帝



ql请记住本站地址http://m.quanbl.com
【1】【2】

添加书签

7.2日-文章不全,看不见下一页,看下说明-推荐谷歌浏览器

本站开启了加密功能,部分浏览器不显示第二页 请更换手机默认浏览器或者谷歌浏览器!

目前上了广告, 理解下, 只有这样才可以长期存在下去, 点到广告返回不了可以关闭页面重新打开本站,然后通过阅读记录继续上一次的阅读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