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仪天下 - 分卷阅读171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p>玩意不就是读书人一句话嘛!</p>

    <p>  所以,在大明的时候,许多本推行不去的政策放在大清,居然还顺利。雍正也得打一掌给一甜枣的熏陶,一边整顿吏治,不许贪污受贿,一边再搞了个养廉银来,这笔银看起来多,其实比起让他们去贪污,可就少很多了。</p>

    <p>  另外就是地方上的亏空问题,胤禛早就烦透了这些,当年曹寅的女儿嫁给平郡王纳尔苏的时候,胤禛就不了,一个包衣家的女儿,一看就是王妃的品格,问题是,养移,居易气,别相信什么穷苦人家养什么金枝玉叶的事,事实上,容貌,气质,谈吐,修养这东西,都是需要金银珠玉培养的。同样的貌,一个生在豪富之家,一个生在乡野之地,那完全是不一样的,一个从小生惯养,十指不沾,一个能走路就得帮着活养家,十多岁的时候,保准一个是千金小,一个是黄。能在乡野还能保证肤白皙细,牙齿洁白整洁,发柔顺细的,不用说,那肯定是有金手指。</p>

    <p>  曹家说是接驾,实际上康熙才住了几天,其他的东西不都是他们自己享用的吗?甚至,后续他们一家的奢侈生活也是靠着这些亏空才支撑起来的,尤其,康熙给了曹家弥补亏空的机会,差一个接一个,结果呢,还越亏越多了!</p>

    <p>  虽说这里是有着康熙想要废太的时候让几个心腹想办法截留银的事,但是呢,这是不能放到明面上来的,废太之后也有好几年的时间,他们居然一还亏空的意思都没有,这就很让胤禛恼火了!</p>

    <p>  所以,胤禛一把火就烧到了三大织造上,曹寅首当其冲!</p>

    <p>  对此,许多人其实是幸灾乐祸的,曹寅当年有多风光,就有多遭人嫉恨,康熙可不是只有一个母,照制度,作为皇,康熙会有四个母,只不过皇之后,一般只会留一个,留来的便是曹寅之母孙氏,后来康熙阁读书,曹寅的份够不上伴读,就了康熙的哈哈珠。就因为这么一重关系,康熙一直以来,对曹家优容有加,某意义上来说,康熙对自个的兄弟都没有对曹寅照顾。</p>

    <p>  曹寅虽说也算得上是袖善舞了,在江南官声很好,在朝堂上也多有经营,跟所有人关系都不错的样,但是那是因为他上都打得好,但是如今到了这个地步,很明显,皇帝不喜他了,有几个人敢冒着得罪皇帝的风险来拉他一把呢?</p>

    <p>  舒云当年少女时候看过红楼,是因为那时候课本上有节选,老师建议他们回去可以看一看电视剧,舒云也曾经翻阅了一原著,她一向理智,在她看来,贾家那是活该,至于说什么贾宝玉还有那些女孩是清白无辜的之类的话,问题是,他们都是既得利益者,不能因为他们什么都不知,就真的不应该付代价了,放到后世,贪官家属还得积极退赃呢,其实都是一个理!放到这个执法成本其实比较的时代,提升犯罪成本,也就是搞株连,才是正常的。</p>

    <p>  所以,对曹家,舒云也生不多少同心来,他们也算不得无辜。别的不说,在整顿务府的时候,舒云就看到一份记录,曹家曾经上折问康熙借了帑十万两银用于倒卖云南那边的铜锭,结果因为务府这边也跟着跟,曹寅亏掉了,就随便找了个理由将这事给糊过去了,康熙也没有追究,至于借的钱,也是没还的,至于其他的事,还有不少,光看务府里的记录,曹家就绝不冤枉。</p>

    <p>  至于红楼真正的结局什么的,曹家要是没有这些经历,这书也写不来,所以,舒云自然就没有任何涉的意思了。</p>

    <p>  江南三大织造互为姻亲,李煦是曹寅的兄,孙文成是曹寅的表弟,以前康熙因为曹寅和李煦的缘故,对他们信任的,但问题是,胤禛可信不过他们,因此,一方面勒令他们填补亏空,另一方面已经命人南接替三人的位置。如今江南那边无论是丝绸,还是棉布都畅销得很,就这样都没能将亏空补齐,那还能继续指望去吗?</p>

    <p>  他们几家如今还想要走关系,给他们求个什么的,结果直接被胤禛旨骂了一顿,顿时消停了。孙文成还好,他们家欠的亏空不太多,最重要的是,他没有足够的依仗,奉圣夫人孙氏虽说是他姑母,但是已经过世了,能荫蔽曹家就不错了,哪里还能再荫蔽娘家。所以他老老实实变卖了家产,将亏空都还掉了,还留了一些祖产,但是曹李两家就没这好事了,欠的太多,急切之间,当年了大价钱买回来的东西本卖不价钱来,至于那些当年接驾用的东西,也没人敢卖,因此,到本还不起。</p>

    <p>  胤禛也懒得再跟他们啰嗦,勒令他们回京,后脚就叫人替了他们的位置,至于亏空什么的,就像之前那些欠国库钱的人一样,给个期限,慢慢还吧。</p>

    <p></p>

    <p></p>

    <p>第72章&nbsp;红楼谢皇后</p>

    <p>  胤禛在位三十二年,在这三十二年,大清发生了大的变化,因为商业繁荣的缘故,原本比较封闭的对外政策自然被放开了,工业的发达带来了商品过剩,不得不向海外倾销,在这样的,怎么可能再闭关锁国呢?</p>

    <p>  来自全球的原材料被运输到大清,变成了更加的商品,然后被运上大的蒸汽货,运输到世界各地。对于许多原本就没有所谓工农业所言的地方的人来说,大清的商品质量好,价格公,比起那些西洋商人卖的东西太多了!他们那边原本产就很丰富,大清购买的那些东西,原本对他们来说压就没什么用,但是就能从大清那里换来柔舒适的棉布,轻薄的丝绸,雪白的面粉,轻巧实用的瓷,甚至还有更加锋利好使的武,只要给的代价足够,大清就算是火枪火炮也是肯卖的。</p>

    <p>  在很多时候,经济其实要比武力更可怕!当一个国家的经济命脉被掌握之后,那么,名义上这个国家是独立自主的,实际上呢,已经失去了自主权。上层的那些贵族尽享受着来自天朝上国的奢侈品,至于层嘛,他们只能不断劳作,为大清提供廉价的原材料,还有一些会在大清商人投资的植园还有一些米厂面粉厂之类的工厂工作,得到相应的报酬,维持相应的



ql请记住本站地址http://m.quanbl.com
【1】【2】

添加书签

7.2日-文章不全,看不见下一页,看下说明-推荐谷歌浏览器

本站开启了加密功能,部分浏览器不显示第二页 请更换手机默认浏览器或者谷歌浏览器!

目前上了广告, 理解下, 只有这样才可以长期存在下去, 点到广告返回不了可以关闭页面重新打开本站,然后通过阅读记录继续上一次的阅读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