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零年代好父母 - 分卷阅读161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可以找个关系好的帮你到乡收粮。”

    许同林笑笑,“你跟我想到一块去了。”

    “这次就别分成了,直接发工资吧。底薪+提成”李盼娣给了个建议。

    许同林嘴角,取笑,“你现在越来越商的嘴脸了。也不愧是能拿六千块钱分红的人。”

    李盼娣红了脸,“这是周老夫人信任我。白送我的分红,其实我的工资不的。只比多一倍而已。”

    说起这事,许同林正想问呢,“你觉得我应该给多少工资合适?”

    “一百六。”

    “可林才一百八?”

    “她年底还有分红的。”

    许同林难以置信,何着他们在圳已经被那些老板坑了。

    李盼娣瞧着他脸都变了,给他解释,“这几年工资在不停上涨。只是没有价涨得快而已。恐怕你们跟圳老板签合同的时候,他们已经定死了,外面涨价跟你们也没什么关系。”

    许同林一言难尽,又被她说了。

    作者有话要说:  谢为我投霸王票或溉营养的小天使哦~

    溉[营养]的小天使:

    静 39瓶;来光灿烂一 20瓶;兮兮 10瓶;红颜 6瓶;菲妮 2瓶;

    非常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 85 章

    许同林是个行动派, 找了家装修公司专门过来设计门面, 请他们务必一个月装修完毕。而他到负责办各手续。

    等一切妥当过后,乡的稻也开始收割了。

    许同林特地买了辆三车专门运粮。各都准备齐全后, 他找了跟他关系还算不错的旧同事过来帮忙看店。

    粮店的价格跟另一家一模一样,倒是也能分一些生意过来。

    许同林准备去趟东北, 临走前嘱咐店员, “一定要把粮里面的石土坷垃捡净。同样的东西, 品质更好,大家肯定更乐意选我们。”

    店员是个实诚人, 答应了。

    许同林雇了辆大卡车,到东北买大米去了。

    一个月后,他带着三千斤大米回来。

    加上运费, 这东北大米成本比龙县大米贵了将近一倍。

    许同林当天就添了这个这个品的大米, 放在最显的地方, 叮嘱店员一定要主推这款大米。

    店员迟疑起来,“这么贵, 能卖得掉吗?”

    龙大米一斤才卖六,这东北大米居然卖一块六。这么贵谁家吃得起啊。

    许同林想了想, “你可以鼓动大家少买煮粥。”

    店员一想也是。天天吃的肯定吃不起, 早上吃一顿稀的,还是吃得起的。

    门面后面的仓库摆不了这么多大米,许同林便把剩的东北大米放到自家房间。

    家里还有两间空屋没人住,正好可以当仓库。

    他一袋袋往上扛的时候,不少邻居看到了。

    一来二去, 大家都知他在城关街开了家粮店。甚至有不少人当场就跟他定。

    乡里乡亲的,许同林自然不好意思多赚他们,每斤给他们便宜了五分钱。别看只有五分钱,十斤就是五,一百斤就是五块。这在平均工资只有一百多的九二年,已经相当划算了。

    其他人见状也都过来订,许同林当即就,“晚上我就过来给你们送。”

    有人瞅了他肩膀,“你不是扛着大米吗?直接送我家呗?”

    许同林笑着解释,“这大米是从东北买的。价格很贵,不实在。”

    有人好奇问了一句,“有多贵啊?”

    许同林说了价格,吓了大家一。这是大米啊,还是啊。居然这么贵。

    许同林解释,“这大米泽莹,吃起来清淡略甜、绵略黏、芳香。一分价钱一分货嘛。你们可以买给孩尝尝。卖给你们,我可以便宜一。”

    大米一听有这好事,当即就有人定了。只不过三五斤的居多,极少数要十斤二十斤的。

    他这边卖得火,可把周大妮郁闷死了。他们家开了粮店。她为了外人田,就在各楼吆喝,可除了跟她关系好的,订了些。其他人纷纷找借不肯订。

    可转就跟二弟订了。这是成心跟她抢生意啊。

    周大妮脸上不兴,却不好跟许同林一个大男人吵。想找李盼娣吵一架,可她本找不到人,只能恨恨瞪了许同林一

    家属院这边送完了,许同林又去了趟淮安。龙离淮安很近,只了四天时间就回来了。

    淮安大米质量也不错,虽然没有东北大米那么有名,吃起来差了一,但是比龙大米还是好一阶。

    三大米,价格由低到,供人挑选。

    “东北大米卖得怎么样?”

    店员喜滋滋地,“你走的这几天,一共卖了两百斤。大家吃着都觉得好。”

    许同林暗自发愁,这满打满算才销了三百斤。这还剩二千七百斤呢。这么贵的大米可不能砸在手上啊。

    接来的日,许同林也不乡收粮了,骑着三车在城各大巷吆喝。

    他倒是乖觉得很,不是用嘴喊而是专门买了个喇叭。

    你还别说,这老法不错,一天来也能卖个三四百斤。东北大米也能卖五十斤。

    他卖完之后,会特地拿本的地址,购买数量以及客

    而后,计算这次购买的大米需要几天吃完,快到时间了,他再次现在巷外吆喝。

    这个法渐渐引来不少老顾客。大家对他的评价也越来越好。

    这年代的粮都是在打谷场脱粒晾晒,不可避免会有石土坷垃等,可只有许同林送来的粮里面净净。一来二去,大家都乐意要他的大米。

    开店五个月后,粮店单日销售额就已经达到一千块钱,除去员工工资,店面租金和税以及粮损耗,一个月能赚到三千五百块钱。

    喜得许同林整个人都飞起来了。

    李盼娣也为他兴,亲自了桌好饭好菜给他庆祝。

    今天孩



ql请记住本站地址http://m.quanbl.com

添加书签

7.2日-文章不全,看不见下一页,看下说明-推荐谷歌浏览器

本站开启了加密功能,部分浏览器不显示第二页 请更换手机默认浏览器或者谷歌浏览器!

目前上了广告, 理解下, 只有这样才可以长期存在下去, 点到广告返回不了可以关闭页面重新打开本站,然后通过阅读记录继续上一次的阅读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