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 - 分卷阅读199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十七个月,在这段时间,他自然不可能再理本职工作,虽说孝期一过还可以起复,但谁都知官场多变,三年之后再回来,说不定又换了一番天地,黄菜都凉了。

    但是朝廷制度摆在那里,连当年严嵩妻去世,严世蕃也得老老实实回乡,这才直接导致了后来严党失去主心骨,被徐阶轻而易举地扳倒,所以张居正这一次,照理说也不能例外的,除非皇帝旨,夺起复。意思就是,此人的地位太过重要,没了他,工作行不去,所以可以不用守孝,依旧留任。

    这是特殊的理方式,但一般很少有人愿意用这个法,因为这样的话,权力是保住了,名声却不好听了,尤其是清御史,必然也会以“有悖纲常”的理由来攻击你。

    张居正经营多年,好不容易有今日的局面,一旦返乡守孝,等于多年盘算付诸东,先不说那些新政改革要如何去,单单这首辅位置,必定落别家,以他的本意,当然万般不愿。

    而赵肃,张居正一走,他就是当之无愧的首辅,但现在当首辅,对他来说并不是什么好事,清丈全国土地的事,张居正已经行到一半,他途接手,未必能得更好,再说他本也有不少事,压空,一个人即使再有能耐,事太多,难免会忙错,容易授人把柄。

    再者现在张赵两方,势力均衡,张居正略占上风,一旦没了张居正,这平衡就会被打破,张党里足够资格接手张居正位置的,只有张四维,此人政见与张居正略有不同,少了那一往无前的气魄,多了拉拢人心的手段,到时只怕又是一场风波。

    这两形,都不是赵肃所乐见的,所以他同样不希望张居正走。

    皇帝亦然。朱翊钧一面安抚张居正,一面旨夺,这正合了张居正的意,可为免被人骂不孝,他仍要三番四次地推辞,采取拖字诀,希望时日一久,没人议论,这事也就过去了。

    可他们都低估了朝野清的势力,原先大家还慑于张居正的权势敢怒不敢言,结果这闻台一开,立时就有人蠢蠢动,把这件事也牵扯去。

    于是事就复杂了,谁都知台是赵肃提倡创立的,现在现公开指责当朝首辅的言论,焉知不是赵肃背后授意的?而且有这个这么一个开,朝那些本来不敢吱声的言官们,势必也会针对张居正,群起而攻之。

    所以不是不是,可想而知,张居正一定会把帐算到赵肃上。

    曾朝节本是聪明之人,见孙晴君被驳得节节败退,赵肃面沉如,便立时想透了个关系,低声:“老师,学生上去与他们一辩如何?”

    这场面,赵肃不可能大失份,亲自上去搅和,那样就成了以权压人,曾朝节却没什么顾忌,他如今不过是翰林院一名翰林罢了。

    赵肃看了他一:“你有把握?”

    “学生尽力而为。”

    赵肃思忖片刻,:“那你去罢。”

    申时行、王锡爵等人,毕竟是同年,再好,充其量也是盟友,甚至是元殊这样亲密的师兄弟,可以与自己同退,却不能像师生那样传承自己的思想,而所有门生里,他最看好的,不是状元沈懋学,而是这个低调稳重的曾朝节。

    有了前面数次的失败,十几年的蹉跎,曾朝节褪尽年轻时的冲动,行事比其他人要更加沉稳和谨慎,这与申时行有相似,但谨慎过,容易变成优柔寡断,曾朝节却没有这个缺,这就十分难能可贵了。

    只见曾朝节越过人群,朝场那几人走去,朗朗一声:“张阁老忠于国,便是忠于父,夺起复,又有何不可?”

    他的声音随即引了所有注意力,驳倒孙晴君的士打量了他一:“阁既是来为张太岳撑场的,不妨报上名来!”

    这人刚把孙晴君说得无完肤,正顾盼得意,连张大人三个字都不喊了,直呼其名号。

    曾朝节:“曾直卿。”

    “咦,莫不是今科榜曾朝节?”旁的有人声。

    “正是在。”曾朝节落落大方。

    那人愣了愣,反应过来,这才施了一礼:“原来是曾翰林,在周灵海,失礼了。”

    曾朝节笑了笑,转问那主持辩学的官员:“闻台上,不论尊卑,我虽为翰林,却也是读书人,不知能否共襄盛举?”

    官员:“自然可以。”

    周灵海见曾朝节上来,也不,便:“为父母尽孝,乃人所为,父丧则守孝,这是自古以来的人,我朝以孝治天,夺之举,有悖万古纲常,张……阁老何孝之有?无非是贪位忘亲罢了!阁既是榜,当更知礼义廉耻,何故竟颠倒黑白!”

    曾朝节不答反问:“我问你,张文明是何人?”

    周灵海一愣,答:“张文明自然是张阁老之父。”

    曾朝节:“错!张文明乃是我泱泱大明的百姓,是大明的民之一,这话是也不是?”

    周灵海被他闹糊涂了:“是又如何?”

    曾朝节:“你可知这孝,还分大孝与小孝?”

    周灵海:“正要请教。”

    “大孝者,为国尽忠,为民请命,小孝者,奉养父母,兄友弟恭。如今国家新政方开,百废待新,张阁老为国为民,舍小孝而尽大孝,何罪之有?难不成为了一家之孝,放弃自己本该为百姓到的事,才是尽孝吗?错矣!此方为不孝不忠之极!”

    众人哗然。

    周灵海张,虽觉得他在胡搅蛮缠,可一时半会偏又说不反驳的话。

    谁知曾朝节还不过瘾,又把矛调转指向孙晴君。

    “孙兄方才所言,我也有诸多异议。”

    孙晴君提振起神:“愿闻其详。”

    “朝廷本是天人之朝廷,受百姓供奉,当为百姓事,人君亦是天百姓拥之君王,代表九州亿万生灵,又如何不国?朝廷所为,即是国家所为,但凡有外敌侵,民,朝廷,抗击外敌,庇佑百姓……”

    曾朝节竟是越战越勇,俨然有战群儒之势,后来又有不少人不服气,上去辩驳,却都一一败阵来。

    赵肃站在树远观,心里为自己的光默默得意了一把。

    这个曾朝节,孺可教,假以时日,也许可以继承他的衣钵。

    只可惜还没等他得意完,那便有人匆匆过来,赵肃认这是朱翊钧边得用的侍卫。

    “大



ql请记住本站地址http://m.quanbl.com

添加书签

7.2日-文章不全,看不见下一页,看下说明-推荐谷歌浏览器

本站开启了加密功能,部分浏览器不显示第二页 请更换手机默认浏览器或者谷歌浏览器!

目前上了广告, 理解下, 只有这样才可以长期存在下去, 点到广告返回不了可以关闭页面重新打开本站,然后通过阅读记录继续上一次的阅读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