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 - 分卷阅读81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还是很看重老师的。”

    “你错了,”徐阶叹了气:“现在陛必然觉得为师说一,也没比严嵩净到哪儿去,已经对我心生不满了。”

    张居正大吃一惊:“何以见得?”

    徐阶没有回答,只:“你且看着罢,过些时日便有分晓了。”

    不得不说,徐阶在阁那么多年,揣皇帝的心思同样也是准的。

    八月刚过,嘉靖帝就了一命令:召严嵩回京,重阁。

    年过八旬的严阁老,此时还在直隶休养,离京不过咫尺,不过数日就可抵达。

    这意味着沉寂了一年多的严党,又有东山再起的趋势。

    而这一切的改变,不过是在皇帝须臾之间的决定。

    嘉靖以他的实际行动来表示对徐阶的不满,而徐阶也只能默默咽这个苦果,偃旗息鼓继续装孙,等待一次机会的到来。

    就在局势晦暗不明的变幻,嘉靖帝病倒了。

    病是在很多年前就埋的。

    举朝皆知,皇帝陛素来把丹药当成饭来吃,再怎么健的,这么一年年积累来,也会熬不住。不止是李时珍,每一个为嘉靖帝诊过脉的太医,都告诫过他,要停服丹药,可惜这些话全被成仙心切的皇帝当成耳边风,他积威日重,后、儿、大臣,没有一个敢劝他的,日久天耗空也是必然的事

    只不过大家都没料到,皇帝这一生病,会把裕王和景王都召,侍奉汤药。

    要知这些年来,嘉靖与两个儿见面的次数,十个手指都数得过来,就算先前龙有恙,也从没召过儿,这次如此大张旗鼓,禁不住令人浮想联翩。

    裕王,正妃陈氏和侧妃李氏也得跟着去,于是偌大一个王府,能算得上主的,就剩朱翊钧一个。

    因为裕王不在府里,拱他们也不常来了,只有赵肃负职责,还得经常往返王府与翰林院之间。在过去的一年里,他因教导有功,晋升翰林院修撰,官职从六品,总算摆脱了“七品芝麻官”的衔。

    元殊那边已经到了曲靖上任,因为路途遥远,只来过一封信,说那里民风淳朴,只是问题也很多,汉人与夷人的矛盾,百姓穷困找不到生计,他正在想办法改变。

    赵肃也回了一封信,说夷人与汉人的习惯很不一样,让他尽量尊重夷人的风俗,以免激起民变,还建议元殊先想办法把路修来,只有打开面向外面世界的通,才有可能实现其他的事

    其他人方面,徐时行最终还是认祖归宗,改姓为申,从此便叫申时行了。大家在翰林院里共事,逐渐厚,俨然已经有了个小团形,赵肃行事说话,老成得,最受信服,又有徐阶裕王等各方势力牵连,隐隐被众人推为魁首。

    回堂少东家沈乐行来京探望赵肃他们,带来了陈氏的信,信上报了平安,又略略提到赵肃的亲事,说不少人家上门来求亲,快踏破了门槛,问他自己有没有什么想法。

    赵脚踏实地,把铺得越来越好,又多了陈氏遣来的伙计,便拿多余的钱租了一间铺心,也挂上“唐宋居”的名号,生意还不错,赵肃还托关系请锦衣卫那边照看一二,倒没有人来找麻烦,又或者收些七八糟的税。

    唐宋居有赵肃的份额,生意一好,他手自然也有了不少余钱,便重新买了一个书童贴伺候,又给他起名叫赵吉,跟赵的书童赵祥正好凑成吉祥二字。

    朱翊钧也在不被许多人注意的慢慢成着,虽然依旧是白白的小包模样,可渐渐开了的眉,依稀可以看了裕王与李氏上的优,假以时日必然也是个俊俏少年。

    赵肃在如何培养一个合格正常的未来天上面费尽了苦心。

    比如说上回与申时行他们喝酒提到海瑞,便趁机教朱翊钧辨别清官与贪官。

    赵肃:“忠臣未必是能臣,贪官也未必不会事,像海瑞这样对自己和别人都要求苛刻的清官,可以理好一个小地方,却未必能治理好一个大国家。”

    朱翊钧:“所以对于贪官可以从轻理吗?”

    赵肃:“非也。要看他对国家百姓的贡献有多大,如果一个人敛财,却只是为了适应规则,在同僚之间混得开,然后在其位谋其政,为百姓了许多好事,那么就不能将他和那些只知压榨百姓,逞威刑的贪官以同罪论之。”张居正同志,我可是在为你未来的所作所为提前开脱。

    小朋友继续发问:“那肃肃要贪官还是清官?”

    赵肃一笑:“世间很多事不是非黑即白的,也许我将来,也会收受贿赂,一些贪官才的事,到时候是非曲直,自然逃不脱国家律法制裁与千古后人公论。”

    小孩神严肃:“肃肃不会贪官的,贪官要被人骂,你要是缺钱,我给你,你就不用去贪官了。”

    赵肃啼笑皆非,却也心

    很多东西,是不可能从四书五经,浩浩典籍上学到的,赵肃便尽力将一些所见所闻与书本结合起来输给他,希望朱翊钧小朋友能够用比较客观的光去看待这个世界,而不是像历史上那样成为一个偏激的人。

    闲暇之余,他会带着朱翊钧走遍京城大街小巷,告诉他每一古迹的来历,每一个衙门的职责,告诉他这城里的百姓如何生活,百姓的一天又是如何奔波劳碌,为生活而苦,告诉他能载舟,亦能覆舟的理,告诉他国之外,还有世界,大明并不是天朝上国,更不是世界的心,遥远的西方,还有无数国家与文明。

    世间万,有付,自然就有回报,铁树尚有开的一天,何况是人。

    朱翊钧对他越发依恋起来,赵肃虽然年方弱冠,实际年龄却远不止于此,两人的关系如师如友,更多了一层父般的孺慕和护,这随着日久天渐渐加,连赵肃自己都始料未及。

    九月,局势开始变得多了几分火药味。

    严世蕃守丧将满,很快便要返京。严嵩依旧稳稳坐着阁首辅的位置,他虽然年事已,办事效率和反应能力大大降,可只要有他在的一天,严党便稳如磐石。

    皇帝的病似乎没有起,裕王与景王还留在里,没有被允许外,嘉靖本不想见到大臣,连严徐二人也只是召见了一次,好在有阁在,一切有条不紊地行,就算皇帝不理事,国家一时半会也不起来。

    严嵩与徐阶依旧每日到



ql请记住本站地址http://m.quanbl.com

添加书签

7.2日-文章不全,看不见下一页,看下说明-推荐谷歌浏览器

本站开启了加密功能,部分浏览器不显示第二页 请更换手机默认浏览器或者谷歌浏览器!

目前上了广告, 理解下, 只有这样才可以长期存在下去, 点到广告返回不了可以关闭页面重新打开本站,然后通过阅读记录继续上一次的阅读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