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 - 分卷阅读60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两个儿都很淡漠的他忽然觉得有这样一个孙也很不错。

    嘉靖大笑起来:“那你说说,平日里都学了什么了?”

    朱翊钧开始一个个数:“肃肃给孙儿讲故事,孟母三迁、忠报国、闻起舞,还讲秦朝二世而亡,汉朝休养生息,三国很多英雄,两晋偏安一隅,南北朝很!”

    嘉靖扑哧笑声:“那么多朝代,兴亡多少年,怎么就给你讲成七零八落的一句话了,教你这些的人是谁?倒还有几分见识,没有一味让你背那些书。”

    别看嘉靖帝现在成天修仙,他当年继位的时候年方十四,就已经读遍经史集,嘉靖帝的父亲兴献王博学多才,嘉靖在他的耳濡目染之,在学识方面的基本功还是非常扎实的,所以在他对两个儿失望之后,又看到孙小小年纪便有他当年的影,不由越发惊喜。

    却听朱翊钧兴采烈地回答:“都是肃肃教的啊!”

    裕王暗不好。

    嘉靖帝奇:“肃肃又是谁?”

    “就是现在被关起来的赵肃。”朱翊钧眨睛,“皇爷爷,你放了肃肃吧,他是个好人!”

    嘉靖的脸沉了来:“你说的赵肃,就是那个会试舞弊的赵肃?”

    裕王连忙跪:“钧儿年纪尚小不懂事,随胡言,请父皇息怒!”

    嘉靖冷哼:“随胡言,竟胡言到朕这里来了,若不是有人教唆,他小小年纪懂得这些?”

    裕王有嘴难辩,只能连连叩

    朱翊钧不惊不惧,声音依旧清亮:“皇爷爷,父王说,人要知恩图报,肃肃对我有恩,所以我来替他求。”

    嘉靖不怒反笑:“喔?他对你有何恩?”

    “当日孙儿在外面贪玩迷路,是他带孙儿回来的,还教了孙儿很多理。”

    嘉靖喜怒不辨,也没接话。

    朱翊钧不甘寂寞,摇着他的胳膊:“孙儿要先问皇爷爷一个问题!”

    “你说。”嘉靖被气笑了,没想到他还会反客为主,怒气倒被好奇冲淡了一些。

    “父王的师傅曾经说过,钱的读书人,都不是真正的读书人,这么说是对的吗?”

    嘉靖心一动,面却仍是淡淡的。“乍然一听,像是有些理的。”

    “但是肃肃说,只要用光明正大的手段去取得,就是君。真正的读书人,才更要想着怎么为国家,为百姓,为皇爷爷赚更多的钱。”

    最后那个“为皇爷爷”纯粹是朱翊钧自己加上去的,更难得的是,他还能把赵肃的话记了个七八分,虽然说得颠三倒四,嘉靖也大致听得懂。

    嘉靖不动声:“他还说了什么?”

    朱翊钧绞尽脑,努力地回想:“还说,还说……有钱了,才能吃好吃的馄饨,才能让百姓过上好日,大家吃饱穿,不会冻死饿死,也不用为了抢一块饼打架,天就太平了。”

    “天太平,”嘉靖微微冷笑:“说得好,连一个举都知理,怎么满朝文武就没人明白!”

    他这句话,并不是在回应朱翊钧,纯粹只是自己的发

    在一旁的裕王与黄锦知他的心病,越发不敢吭声。

    追究底,这位皇帝其实是在为钱发愁。

    去年,太湖大,农民起义,倭寇犯浙江。

    今年刚刚,又传来福建瘟疫的消息,十死其九。

    嘉靖三十六年,三大殿毁于大火,去年万寿失修,因为没钱,这些殿至今都没修缮。

    除此之外,供奉神仙香火,甚至养活那些为皇帝炼丹祈祷的士们,哪一样不需要钱?

    嘉靖素来是宁可委屈别人也不能委屈自己的主儿,最后两项加起来,尤其令他难以忍受。

    朕不就想住得舒服一么,不就想对神仙虔诚一么,连这愿望你们都不能满足吗?

    国库空虚,只好伸手向要钱,结果苦着脸搪:陛,今年连北边的军费都不够了,南方那边还嗷嗷待哺呢,臣等实在挤不钱了。

    所以嘉靖觉得自己当这个皇帝,实在当得太憋屈了,省吃俭用,为国事劳,居然连个住得好的地方都没有,每年收上来的税,被六尚书一瓜分,就像那,哗啦啦一去不复返。

    没钱这个问题,就成了嘉靖帝最大的心病。

    在嘉靖的印象里,那些书生大多只会若悬河夸夸其谈,嘴上说要报效国家,要为民请命,可真起来,能臣吏却没几个,要像严嵩、徐阶这样既会办事,又会写青词,还能与他心有灵犀的贴心臣实在是凤麟角。

    所以当他冷静来,再思索朱翊钧转述的话,便有些意动了。

    “这个人,他真是这么说的?”

    朱翊钧如捣蒜,瞪大睛表示自己的诚意。

    “那他有没有说,该如何赚钱啊?”嘉靖漫不经心,抱着朱翊钧的手臂有些酸了,黄锦察言观,忙从天手里接过人,小猪包也乖乖地没有挣扎。

    这个问题太有难度了,朱翊钧想了半天,急得满大汗,也说不答案,还是裕王在面期期艾艾地回答:“回父皇,儿臣与赵肃相,一开始是因为他于翊钧有恩在先,后来才发现此人确实有些才学,也曾与他讨论过国家财税的问题。”

    “儿臣记得,记得他说过……”裕王抹了把额上的汗,其实当时拱与赵肃等人在讨论的时候,他正在神游外,现在要让他从记忆里努力挖掘东西来,实在是很痛苦的事

    “开海禁……对,要开海禁!”裕王灵光一闪,接来的话就畅多了。“与其节,不如开源,一个国家要用钱,断没有省吃俭用的理,只有多多赚钱,才能满足所需。海禁便是一例,当年太祖皇帝罢市舶司,皆因当时张士诚等余党未灭,辗转勾结倭寇没海上为患,本是形势所迫,但时移世易,如今东南倭寇,其就有不少陆豪商贾与倭寇勾结在一起,只为非法贸易攫取额利,究其底,还在于海禁不开。所以海禁一日不开,倭寇纵然一时被打退,总有卷土重来的时候,而朝廷为此费在上面的钱财只会更多,不会更少。”

    也不知是不是要关潜能爆发,裕王一反常态,侃侃而谈,倒没了平时那懦弱的神态,很有几分王爷的风范了。

    嘉靖不置可否,只问:“那照你的意思,只要开了海禁,就不用打倭寇了,他们会自己跑掉?”

    “自然不是,儿臣的意思是,要双,一方面倭寇还要



ql请记住本站地址http://m.quanbl.com

添加书签

7.2日-文章不全,看不见下一页,看下说明-推荐谷歌浏览器

本站开启了加密功能,部分浏览器不显示第二页 请更换手机默认浏览器或者谷歌浏览器!

目前上了广告, 理解下, 只有这样才可以长期存在下去, 点到广告返回不了可以关闭页面重新打开本站,然后通过阅读记录继续上一次的阅读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