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妇山泉有点田 - 分卷阅读177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安排,画册和书本搁在书架上,剩的小玩意儿,周想了想,在书房各找地方搁了起来,这样以后读书写字的闲暇之余,便可以随手把玩了。

    放在书桌上的都是跟文化有关的。一个德骑青的白瓷笔筒,一个檀木的小屏风,一银质的十二生肖压尺和一柄竹刀,这是用来裁纸的,最后还有一个莲荷叶的香盘,专门用来香的。

    这个时候的文人雅士,读书也好抚琴也好,只要是行一些觉得需要郑重的活动,都会先焚香洗手静心。不过周作为一个现代人,没什么用香的习惯,索将之当成零果盘来用。

    从这些东西,也可以看的用心了。虽然他说是随便买的,但每一样却都很符合周的审,也都是用得上的东西。可见并不是看见什么就买什么,也有挑选。

    所以周将这些东西布置好,重新落座之后,看着这几样新添置的东西,陡然生了写字的兴致,便又临了几页纸。

    石回来之后就提了一个大计划,以至于周的心思都落在了这上面,还没来得及与他提起温泉山房的事。及至这天晚上喝酒的时候听老费叔提起,石才知在家里也没闲着,竟又折腾了这么一遭。

    这还不算因为挖温泉而暂时搁置,所以消息也没有传开的开窑烧瓷一事。——毕竟力和资金都投在了温泉的项目上,瓷的事,恐怕要过几年才能重提了。

    好在山是自己的,土也跑不了,倒也不甚着急。而且邱五爷和唐一彦都是一个意思,要么不烧,要烧就烧品,否则就没什么意思了。

    虽然这也在预料之,但把客人送走之后,石还是跑来找周“兴师问罪”了。

    “我回家来这两日,阿可是半个字都没提过。莫非还打算瞒着我?”这时两人并排坐在书桌前,石侧过来,盯着周问。

    周无奈,“这事岂能瞒得住?不过是你回来太兴,事又多,一时便忘了。”

    “当真?”石往前凑了一,面上不信的神,“我可记着,阿之前还一心想着让我再去外呢。”

    “这话又是从何说起。我不过是想着你去一年,辛辛苦苦才打基,若能继续去,假以时日,想来亦能成一番大事,就这样放弃了可惜,所以才多说了一句。”周

    石叹气,“那也是想让我门去。难说,我去这一年,阿便不曾想过我么?”

    他的神极认真,所以周那句应付一般的“自然是想的”便说不来了。或者说她意识到,这时候并不很适合说这句话,无论真还是假意。

    所以她低,避开了石的视线,糊的略过了这个问题,“自从你走之后,家里人都念着你,爹娘哪一日不念叨两句?就是大山和大树两个,也经常会提起。”

    石静静的看了她一会儿,才问,“那阿你呢?”

    “我自然也十分惦记你,想着不知你在外如何了。”周努力让自己的声音与神态显得自然,轻声,“咱们是一家人,自然互相记挂。”

    石轻轻地了一气,在周以为他还要继续往说时,却突然一笑,转开了视线,“是啊,咱们是一家人。”

    最后的结果,是周不得不写了一幅字送他,算是了结此事。

    而石在看到周的字之后,也生了危机,“这一年在外没空写字,都荒废了。阿的字却越发有益,看来我得静心来努力练习,免得被抛得太远。”

    于是接来的几天,弟两个就都留在书房里看书练字。

    而也正是这样的相,才让周真正的了解到石上所发生的那些变化。

    虽然石回来之后,一一个阿的叫着,面上也显得比从前更亲了。但周却能够觉到,这并不意味着石转变了想法。恰恰相反,如今的他上带着一分明的压迫,与从前几年对这件事的避而不谈截然不同,仿佛时时刻刻都在提醒着周两人的关系。

    周甚至有一觉,石已经了决定,只是在等她而已。

    她想容后再议,但石分明不是这样想的。

    但是这个时候,要周答案却也十分勉,她还远远没有想好接来的路要怎么走。

    ……

    大抵是有温泉山房的项目挂在心上,所以没等到元宵节,立之后,邱五爷和唐一彦就过来了。

    跟他们一起来的,还有唐一彦的七叔唐韬。

    此人年轻时便是闻名天的大才朝之后也颇有作为,最后在侍郎的任上,因为卷争斗而辞官。此后便一直致力于修书,在士林之一向颇有声望。

    有这样的名声在外,他本人给周的印象也相当不错。

    唐韬年约五旬,面白有须,五官俊雅,一看上去是个非常博人好大叔。本人行事也是温儒雅、风度翩翩,待人温和周到,没什么架,说话又风趣幽默,还能跟年轻人开开玩笑。对周这个姑娘抛面主持事务也表示了自己的赞赏之

    于是周才一见,就几乎被刷爆了好度。

    天大儒的名声真不是白给的,世家大族的底蕴,也果然令人羡慕。难怪唐一彦怎么看都是个纨绔的材料,却还能端正的好了,原来是有这样的辈提携。

    而且他老人家学富五车,看过了温泉山房的设计图之后,甚至提笔帮忙了一些局的微调,使得细节更加详实、整却更加统一。唐一彦和周看过都称赞,就连第一次看到规划图的石,也不得不赞一声好。

    而接来,就是请人开工了。

    虽然过了年,耕也就要开始了,但这会儿天气还不算,地里的事倒不是那么忙。所以动工的消息传去之后,村里仍有不少人前来应工。反正一家里一个劳力去应工,其他人仍然可以继续为准备,并不怕耽误。

    毕竟工所得的是现钱,还是很有引力的。

    不光是万山村的人,因为工程不小,所以附近几个村都沾了光,有不少人过来应募。如此一来,不光是温泉山房,就是邱五爷的书院,也一同动了工。

    第66章 墙推众人倒

    周从前经常在网上看到一说法, 认为现代的人比不上古人。毕竟在古代, 很多人都是所谓的“全才”。读书人兼武艺,同时通医术, 懂工艺,知农事, 会琴棋书画等技艺,同时还是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和诗人,都是很寻常的事。

    举了事实之后,好像就显得这个论很有理。但事实上,天才肯定是有的, 毕竟数千年的文明之,总会现一些令人惊叹的人,他们在



ql请记住本站地址http://m.quanbl.com

添加书签

7.2日-文章不全,看不见下一页,看下说明-推荐谷歌浏览器

本站开启了加密功能,部分浏览器不显示第二页 请更换手机默认浏览器或者谷歌浏览器!

目前上了广告, 理解下, 只有这样才可以长期存在下去, 点到广告返回不了可以关闭页面重新打开本站,然后通过阅读记录继续上一次的阅读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