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门妇 - 分卷阅读172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过一听有小媳妇儿的信,忙:“信呢?快给俺。”

    沈 定山从怀里把信拿来,大郎翻来覆去的看了看,封上有大郎亲启,是小媳妇儿的字,刚要拆开,想了想不妥,小心翼翼的放怀里,才:“麻烦你跑这一躺 了,家里咋样了?有啥事不?俺媳妇儿好不好?俺媳妇儿跟小五那媳妇儿最是要好,小五媳妇儿没了,不定多伤心呢。”

    沈定山:“小五媳妇儿没的时候,姑娘是伤心了好些日,还在普惠寺住了几天,后来就好多了,家里人都好,就是二姑娘定了亲事。”

    大郎一愣:“碧兰定婆家了?她还小呢,怎么就定了亲?”

    沈定山:“是大姑娘主定的,不是外人,是普惠寺陆大事家的小少爷,姑娘说知知底,比外,知县杜大人的大媒,先定,等过几年才过门。”

    大郎记得小媳妇儿说过陆家来着,仿佛是什么罪臣,没记住,算了,不想了,反正小媳妇儿定的,就不会错,他这小媳妇儿最护犊,不会委屈了小姨的。

    沈定山留两筐桃,一包袱衣裳,就走了,沈定山的车刚走,门几个站岗的一阵风就扑了过来,一眨的功夫,地上的两筐桃就没了。

    听见信儿赶过来的大跟常六连儿桃都没落着,后悔的什么似的,早知就跟大郎一块来了。

    大郎倒是不以为意,这些桃家里有的是,哪怕不回家,自己要是想吃,贵伯哪儿也有,他现在急不可待的想看看小媳妇儿信里写了什么?如今自己认识了不少字,应该不用崔九念了。

    想着,没回住,而是跑到营区边儿上一个僻静,靠着大树坐,把怀里的信小心的拿来,拆开,有些费劲的念着……

    碧青怕自己写了生僻的字大郎不认识,信写的极简单,就是问他北胡志持背了没?那本兵书看了多少?还有告诉了他一些家里的事儿。

    碧青一般不跟大郎说买卖上的事,知跟他说了也没用,就跟他说家里的日常琐事,例如,今年的番薯收了多少斤?麦上了得如何?明年打算些什么?家里又添了几个小猪仔儿?坑里养的大鲢鱼有多大了等等……

    最后,还把自己如何给他说了一遍,怎么费劲的找的时候,手指上扎了几个儿……

    大郎看着心里都疼的慌,虽说觉得小媳妇儿信里没说想自己,有些不,可看在手的份上,大郎决定不计较了,从包袱里翻在手上,对着树叶间隙落的秋照了又照,心里别提多了……

    ☆、第66章

    过了小年就数着日过年了,家家都不得闲儿,武陵源更是分外闹,州的灾民们,去年来的时候还愁呢,愁一家的嚼谷,愁往后的生计,虽说得了安置,可谁知能不能久。

    今年可不一样了,住了新房,还在武陵源落了,手里有存项,心里就有底,这个年过起来才有滋味儿。

    更何况,今年武陵源还有一件大喜事儿,庄稼人嘴拙,可心里什么都记着呢,比谁都明白,没有碧青就没有如今的好日,赶上大郎跟碧青圆房的事儿,就成了武陵源一等的大事,甚至,比过年还大。

    家家从老到小都了一新衣裳,预备着到时候过来贺喜,就算最抠门的,也没说在这上省的,新衣裳好,妥帖的收起来,就开始琢磨贺礼。

    碧青倒没想办多大,不过就是圆房,没必要得人尽皆知,可她婆婆跟爹娘都不,还有她师傅,老爷一迭声说:“成亲是大事,不可轻忽。”

    几位老人拍板了,的也都跟着附和,平常碧青说一句没有不听的,唯独这件事,她说什么都没用,所有人都当她的话是耳旁风,嘴里应着,背过去该嘛还嘛。

    把这儿事儿折腾的整个武陵源都不消停,碧青婆婆更是早就发了话,当天家里摆席,叫村民们得空的都来喝一杯喜酒。

    为了这个特意把个闲院收拾来,搭起大灶,请了柳泉居的大师傅过来掌勺,不止他一个,冀州府有名儿的厨请了好几个,材也源源不断的送到了武陵源,家里每天的都是人,几乎所有人都忙的脚丫不在鞋上,唯一闲着没事儿的就是碧青。

    过了小年,没等大郎家来,碧青就让师傅拖去了冀州府的崔家老宅,不知几位老人怎么商量的,反正,碧青得从冀州崔家的老宅这儿嫁去。

    她跟师傅说自己早就嫁过了,老爷睛一瞪:“谁家娶媳妇儿没有三媒六聘,尤其,还是老夫的弟,以前的不作数,这回才算。”

    老爷一句话,碧青就只有听着的份儿,在这上,几位老人奇的固执,碧青就是觉得麻烦,而且,明明大郎已经家来了,却连一面都不能见,这叫什么事儿啊 。

    想着,不禁往窗外望了望,刚望了一,额就挨了一记:“丫看什么呢,该你走了。”

    碧青摸着额,嘟嘟嘴:“还走什么啊,您老又赢了。”

    自从碧青教会了老爷棋,老爷算有消遣的了,没事儿就拽着她棋,老爷摇摇:“能让你这么死心塌地的想着,那傻小傻归傻,倒是个有傻福。”

    碧青不乐意了:“瞧您老说的,大郎哪儿傻了。”

    老爷颇不给面:“我瞧着哪儿都傻,也就你这丫瞅着顺。”

    碧青笑了:“夫妻吗,瞅着不顺,岂不坏了。”

    见桌上的了,开始泡茶,崔家儿上就是冀州府人氏,后来才搬去了京城,这栋宅是崔家的祖宅,怎么也有一百多年了吧,维护的相当完好,即使修缮了无数次,仍然保存住了原来的风格,墙上的砖雕都异常完整。

    碧青刚来的时候,好好逛了一圈,对这保存完好的百年老宅颇有兴趣,主人不在,老宅里依旧有仆人打理着,碧青估计是崔家给老爷预备的,想老爷什么时候回来,就有伺候的人,所以,她跟师傅搬来就住,很是方便。

    只不过,江婆婆依旧不满意,自打搬来就开始指挥着仆人收拾打扫,大红绸挂的到都是,连院里的树也让丫扎了仿真的树叶跟,用线绑在了树枝上,远远看去就跟真的一般。

    碧青把冲好茶递了过去,老爷接过抿了一:“如今喝惯了麦茶,倒不怎么喜这些了。”

    碧青笑:“师傅,这喝什么也得应景儿才成,这里不是武陵源,要是拿大碗喝麦茶可不合适。”

    



ql请记住本站地址http://m.quanbl.com

添加书签

7.2日-文章不全,看不见下一页,看下说明-推荐谷歌浏览器

本站开启了加密功能,部分浏览器不显示第二页 请更换手机默认浏览器或者谷歌浏览器!

目前上了广告, 理解下, 只有这样才可以长期存在下去, 点到广告返回不了可以关闭页面重新打开本站,然后通过阅读记录继续上一次的阅读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