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第一公主 - 分卷阅读197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时书坊大多雇佣抄书工、抄书匠抄写书卷,费时费力,抄来的书卷质量参差不齐,佛经典籍大分集在寺院庙宇,由僧侣学们抄录。

    武皇后第一次主持修书时,曾命人试过雕版印刷,效果不尽如人意。

    世家名门和鸿儒学瞧不起印刷书卷,而且雕版印刷来的成品确实低劣,远不如手抄书卷。

    武皇后继续翻看书匣的书本,每一本都清洁净,字迹一模一样,纸张细腻匀净,散发着新鲜的墨香,“这些都是雕版印刻来的?”

    “是。”裴英娘颔首

    武皇后沉默不语。

    雕版印刷迟早会取代手抄书,这一毋庸置疑,但是裴英娘不仅带人改了印刻技术,还将书卷叠成纸页,装订成册,如此那些动辄几十卷、几百卷才能抄录完的古籍佛经,只需要薄薄一本书就能录所有容,便捷简单,易于携带,字迹更方便辨认,看起来似乎只是改了装订手法,其的意义,远远不止于此!

    她当初召集天修撰、等书目,为的可不仅仅只是扬名而已。

    武皇后的思绪越飘越远,天的称颂,老百姓的敬仰,士林的推崇,都不算什么,科举制度的创制和推行,动摇立国基,册装书和雕版印刷的改,将会推波助澜,一步撼动叶茂、盘踞千年的世家系。

    她不信裴英娘想不到其远影响,不然向来小气的她不会大的财力、力在这些事上。

    英娘把注定会改变千万人命运的东西献给她,是为了换取什么?

    “英娘想要什么赏赐?”

    武皇后喜怒不形于,很快掩的震撼和错愕,恢复平时的端庄沉静,合上,淡笑,“听说前不久你在大宴上和外国使臣斗酒,赢了倭国人,找陛讨了五百两黄金,这次姑母给你五千两?”

    裴英娘所献,绝对不止五千两,但是武皇后笃定,裴英娘想要的东西,和她想象的应该不一样。五千两黄金只是打趣罢了。

    五千两黄金,用裴英娘的算术法来换算,约莫是四千万钱,这可是笔大数目。

    如今里的人都知裴英娘喜金银珠宝,李治、李旦和李令月送她礼时,首选是真金白银、宝石珠玉,其他人看圣人、相王和公主都这么大咧咧送了,上行效,很快舍弃那些华而不实的珍品,也跟着送金银。

    一旁的武承嗣咬咬牙,姑母果然真心想把裴英娘纳武家,竟然特意找上官璎珞和房瑶光打听过她的喜好!

    不赏赐是多是少,姑母愿意为裴英娘费心思,光是这份厚,就足以令人侧目了!

    然而裴英娘并没有欣雀跃的表笑退后两步,郑重稽首,:“姑母疼英娘的话,英娘确实想向姑母讨一样赏赐。”

    线装书本来是为李旦准备的,那一次裴英娘怕武皇后会生李旦的气,想帮他在武皇后跟前卖好。

    但是纸张的改实在太费工夫,看起来好像很简单,其实每一个步骤需要反复试验,光是浆什么时候煮开,掺什么材料,就让纸匠们忙活了几个月。更别提后来雕版的印刻了。

    、佛经和历书是最受迎的读本,也是雕版后能最大限度反复利用的,所以她让人印制了许多。

    东西终于准备好了,然而武皇后和李旦早已经和好如初,不需要她费心思去调解。

    不过她的辛苦并没有白费,李旦用不上,这不是还有李令月嘛!

    作者有话要说:  初唐就有雕版印刷技术,但是直到宋朝,雕版印刷书才得到认同,走市井。

    宋朝有活字印刷术,但是事实上一直到清末,活字印刷术都没有发挥什么作用,雕版印刷始终是主,然后清末民国的时候,外国的机来了……

    况以后会贴来的~

    第85章 八十五

    武承嗣和武攸暨一前一后走紫宸殿。

    周围仆环伺,婢跟随。

    武承嗣扫视一圈, 清清楚楚看到人们脸上的讨好和畏惧, 心里觉得舒服了一, 冷哼一声, 徐徐吐浊气:每次看到裴英娘都要气个半死, 次一定要想办法给她一个教训, 以为改姓武就能枕无忧了?她兴得太早了!

    他眯着睛, 盘算着怎么给裴英娘使绊,余光看见从弟武攸暨停住脚步,立在台阶, 站着不走了。

    他回看武攸暨, “三郎,还有事?”

    他这位从弟胆实在太小了,不关己事不张, 装聋作哑充糊涂,不到万不得已,绝不愿意得罪人, 但至少比武三思稳重听话, 勉是个好帮手。

    武三思不能为官, 武承嗣急需找一个同族兄弟朝,彼此扶持,互为臂膀,矮个里挑个,武攸暨是最合适的人选。他生得清秀俊, 脾气温和,看着没什么本事,却擅际,很会笼络人心,不到一个月就和同僚络起来,帮武承嗣打探了不少消息,武承嗣虽然嫌他太弱了,但还是越来越倚重他。

    武攸暨拱手:“大兄,姑母让我协助真师料理刻书之事,我虽是掌校理典籍的,但从来没有经手过刊印之事,委实没有绪,想等真师来,向她讨教一番。”

    武承嗣脸沉。

    又让裴英娘占了上风!姑母不仅应承她的请求,大方册封薛绍的两个嫂萧氏和成氏为乡君,帮薛绍脸,还把主持修撰佛经典籍的重任托给她,一步,姑母是不是打算让裴英娘取代他?

    武承嗣越想越觉得裴英娘可恨,握双拳,测测:“三郎,你还年轻,一次办这样的差事,免不了有很多想不到的地方,日后有什么烦难,不妨和兄说说,兄虽然才学不显,到底比你经过的事多,或许可以替你解忧。”

    武攸暨微笑:“那就先谢过大兄了,愚弟若有拿不定主意之事,一定先和大兄商议。”

    见从弟如此上,武承嗣满意地。有武攸暨这个应在,正好方便他手刻书之事。

    他拍拍武攸暨的肩膀,笑眯眯:“好好当差,过不了半年,兄就能想办法把你调到尚书省。你现在这个校书郎当得太没趣了,一个月的俸禄还不够去平康坊吃顿酒,连



ql请记住本站地址http://m.quanbl.com

添加书签

7.2日-文章不全,看不见下一页,看下说明-推荐谷歌浏览器

本站开启了加密功能,部分浏览器不显示第二页 请更换手机默认浏览器或者谷歌浏览器!

目前上了广告, 理解下, 只有这样才可以长期存在下去, 点到广告返回不了可以关闭页面重新打开本站,然后通过阅读记录继续上一次的阅读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