妖怪食肆 - 分卷阅读195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来二哥透着微微寒气的声音:“是城卖茧的农民。”

    四郎一咕噜翻起来,睛说:“最近总是一个怪梦,梦到去了一间蚕房一样的屋,屋间有一张床,垂着青纱帐,隔着帐,里面像是有个女人的影,但是等我过去揭开一看,里却没有人。一会儿又好像是有个小孩在呜呜哭,还唱歌,总之七八糟的。”

    四郎以前是几乎不怎么梦的,偶尔一个梦就会记得十分清楚。可是自从了五月,他便连着梦,说是噩梦吧,好像也并不十分恐怖。四郎也就不去它了。

    不过,这样接连而来的梦倒是提醒了四郎,五月上旬,大泛黄,江城收获蚕的蚕月到来了。

    等四郎穿好和陶二一起走门,有味斋的次门早市纷纷开张。

    成群结队的蚕农划着乌篷船,从城外摸黑城,给白家送茧来了。

    白家以前是开粮店的,今年却忽然新开了几家丝绸铺。因为周谦之周公穿蜀锦的衣服,带动了江城的衣饰。大人家自不必说,有专人替他们量裁衣。平民之,不论是罗婶娘那样的大妈大婶,还是彭喜那样的小家碧玉,均已拥有一件白记新的蜀锦衣裳为荣。

    据说白家自己也养蚕,但是依旧供不应求,所以今年开的时候,特意把蚕提供给了城外的村民,让他们养蚕自己收购。

    因为今年外在打仗,江城虽然还算太平,奈何地方豪都要招兵买,于是苛捐杂税倒是一日重过一日。农家里存的那,刚开就被官吏们以各名目收走了,这还是好的,有的连家里的壮劳力也一并被官府征用。纵然号称鱼米之乡,江城人的生活也是一日不如一日,渐渐都有了些世的光景。尤其是城外那些靠地吃饭的农民,家里的壮劳力被征用了,耕时都缺人手。

    好在江城外的村落不仅号称粮仓,还有很多桑田,是当时主要的蚕丝产地之一。附近村落里的妇人家,没有一个不会养蚕的,因此,此地对养蚕女有一个专门的称呼——蚕姑娘或者又叫蚕

    今年白家主动提供给这些养蚕人最好的蜀地蚕,可把这些以养蚕为生的村民乐坏了,人人夸赞白家该是有大富贵的积善之家。

    这不,才收了蚕茧,村里的老人都迫不及待的摸黑给白家送来第一批蚕茧,指望着能够靠此换取一家人来年的粮。

    因为走得早,到城里时天还没大亮,白家铺还没开门,这些村民就摇着乌篷小船来河市里吃些早

    四郎站在一大锅旁,用个竹夹夹块豆腐油炸。二哥在旁边,手持一把寒光闪闪的小斧,“笃笃”地斩着螺蛳的尾端。然后槐大便把这一盆收拾净的螺蛳锅汆熟。

    因为东西实惠,价廉,有的村民们想着即将到手的酬劳,就舍得钱买上一旁质鲜的螺蛳,再请店家沽来一二斤文家的绍兴黄酒。一醉解千愁,俨然也其乐无穷起来。

    一个左略有些瘸的汉喝的兴了,还唱上了民谣:“斩螺蛳,沽黄酒,盗来了也不走。”

    旁边有人笑话他:“盗来了你不走,抓丁的来了你走不走?”

    瘸睛一翻:“走甚走?没看到老瘸了吗?不瘸就洒家这个格,早就投了冉将军麾,说不得也有一翻造化。”

    旁边的人都呸他,骂他站着说话不腰疼,多少人因为拉壮丁这个事,搞得有家不能回,有田无人耕。

    他们吵得闹,旁边几个老蚕农都默不吭声。他们都是家里的儿被拉了壮丁,只能自己天不亮便踩着乌篷船,带着一家人的希望城卖茧。

    其有个老人,带着自己小孙孙城,送苏回来顺便卖茧与白家。本来说只是带着小孙孙来歇脚,为了省几个大钱,便什么吃都没有。老人家跟着苏了后院,半天还没来。

    跟着他来的小孙孙就蹲在地上,一边画圈,一边念着一首儿歌,四郎仔细一听,唱的是:“大麦青青小麦黄,蚕宝宝想爹吐丝忙。”

    那孩翻来覆去唱着这两句儿歌,四郎隐隐约约觉得十分耳熟,好像在哪里听过似的,问:“伢,这首儿歌是你编的吗?”

    旁边的另一个老蚕农取的乌毡帽,拿在手里轻轻扇着风,笑:“哪里是编的呢?古早就有了。小娃娃不知,这歌儿里还有个故事呢。”

    四郎用瓦罐烧,沏了一壶搁了姜末和盐的茶。上茶之前,还往碗里撒上一把炒黄豆和芝麻、

    这叫姜盐黄豆芝麻茶,喝的时候要连茶叶一同吃去,是一款农家茶。这茶味自然比不上什么女儿茶碧螺之类的,烹制手法也从来不讲究什么茶。可是论起解渴的功效,对这些村民而言,却也并没有多少差别。而且这农家茶不仅可以解渴、肺,里面加的姜能胃,盐可以补充随着汗去的盐分,黄豆、芝麻算是小心,又能充饥。仔细说起来,可比女儿茶一类的实惠。

    四郎把茶碗给老蚕农端过去,问:“什么故事?丈人也给我讲一讲。”

    老蚕农倒是很说话。他大大方方接过来茶碗,边摇边喝,最后一仰脖,把沉于碗底的黄豆、芝麻、茶叶一脑儿倒嘴里,嚼得津津有味。

    吃完茶一抹嘴,老茶农便给四郎讲起了这首童谣的来历:从前,有一人家,父女两相依为命。有一天父亲失踪了,心急如焚的女儿许诺,谁帮他找回爸爸,他就嫁给谁。这话被一匹家里的白听到了,果然帮助迷路的父亲回了家。但是父亲自然不肯把女儿嫁给一匹,于是一箭。这匹其实是个成了的妖怪,因为岳父不肯把女儿嫁给他,他就偷走了女儿。父亲找了许多人去搭救女儿。妖为了防止心的姑娘被可恶的岳父带走,就用自己的裹住姑娘,把他变成一只雪白的蚕宝宝挂在桑树上。

    父亲带着人从树底过,姑娘想念孤的父亲,可又说不话来,便把对至亲的思念从来,这就是吐丝结茧的由来。后来的人听说了这么个故事,可怜这个父亲,就编了儿歌在我们蚕乡里代代传。这伢大概是小时候听多了,自然就学了几句。只是伢可不太好,我们以前开就不是这样唱的,后也还有好一段祈祷丰年的话呢。”

    四郎给蹲在地上、脏兮兮的小男孩也端



ql请记住本站地址http://m.quanbl.com

添加书签

7.2日-文章不全,看不见下一页,看下说明-推荐谷歌浏览器

本站开启了加密功能,部分浏览器不显示第二页 请更换手机默认浏览器或者谷歌浏览器!

目前上了广告, 理解下, 只有这样才可以长期存在下去, 点到广告返回不了可以关闭页面重新打开本站,然后通过阅读记录继续上一次的阅读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