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家书 - 分卷阅读297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在学就看大公报,你,你拍的城抗战,鬼上的铁环,我,我记得清清楚楚!清清楚楚!前阵就指着看你传战报!平型关那儿,北平那儿,嘤嘤嘤……”

    “好好好!”黎嘉骏又是兴又是哭笑不得,“嗯嗯嗯很兴认识你,啊那个时间不早了我们要走了。”

    “不不不小伯乐先生,您,您,您住哪,我能给您写信吗?我给大公报写信,但没收到过回信,我,我……”

    “这次寄重庆的大公报分就行了。”二哥的声音在后响起,他自人群总扶起黎嘉骏,笑容婉约,温文尔雅,“各位同学,舍妹与我还要赶路,就不打搅了。”

    黎嘉骏不甘愿啊,她好想给崇拜者签名啊,好想自拍啊!她也是有崇拜者的啊!可二哥铁钳的,是把她了车里,那些学生老远还喊:“伯乐先生!我们重庆见啊!”

    “重庆见!”黎嘉骏挥手。

    “啊啊可我要去昆明啊!”那个怀瑾一脸暴走状。

    “还去什么昆明,与我们一去重庆吧!”有学生笑。

    黎嘉骏不知怎么的就急了,重庆虽然是陪都,但是有大轰炸啊,她大叫:“别别别!去昆明好!我去昆明找你们!去昆明啊!”

    车发动了,学生们都站起来挥手,还有人喊谢谢先生的糖,场面几乎是其乐的。

    等到看不见人了,黎嘉骏才惆怅的转回,抱怨:“为什么不让我多聊一会儿!我有崇拜者诶!崇拜者!”

    “我知啊。”二哥无奈,“我也才想起来。”

    “什么?你知?”

    “你以为为什么那个男学生给你寄信没收到回信?那时候你在杭州。”二哥苦笑,“你刚去那次半年没回来,刚开始大公报连着给你拿了几麻袋回来,家里都吓着了,后来你没再供稿,信就少了。”

    “哇!”黎嘉骏就剩惊叹了。

    “一开始家里担心你心不定,商量好了不跟你说,怕你一激动跑绥远去,结果后来信少了,就也忘了。”

    “哦……”黎嘉骏想想,觉得可以理解,便不再说什么了。

    车里寂静了很久,就在二哥又一次往的时候,黎嘉骏忽然啊的一声,拿帽捂住脸在车里左右翻:“啊啊,我有粉丝诶!我也是大拿了!啊啊!”

    二哥:“……”

    “对了!他们不读书吗,这成群结队的,是要亡去哪?”黎嘉骏忽然反应过来,可这问题刚问来,教科书上某个词就自动给了她答案。

    二哥倒是微笑起来:“难怪你不知,就前几日,沙临时大学又要搬迁了,就是去昆明。”

    “沙临时大学?”黎嘉骏枪林弹雨里摸爬打的,还真没关注教育界的事儿。

    “哦,就是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和南开大学……他们仨原本南迁到了沙组成了沙临时大学,现在你也知这战况,势必要西迁了,一步就是去的昆明,这迁来迁去的,可不就有学生要掉队吗?”

    这答案和黎嘉骏脑里闪过的不一样,可转而她又觉叮的一声,浑一颤:“等等,他们迁到哪去?”

    “昆明呀,往西南走。”

    “西南联大?!”

    二哥颇有些惊讶:“是说要改这个名儿……你怎么知?”

    黎嘉骏都要竖起来了:“西,西南联大!”

    艾玛!老天这是嫌她北京的校副本单刷没刷够,直接给她整个联大任务链来啊!

    她无力扶墙:“咋办,哥,我有……”

    “怎么了这是。”二哥扶过来,“你也是大学生啊,至于激动成这样?”

    “你不明白……”

    在她已经完全用手机代替报纸的年代,她在妈妈看的报纸的背面层瞟到过一个介绍西南联大的专题。

    她没有细看。

    可标题那行字却烙了她的脑里,让她在此时想起,莫名的震撼揪心。

    “用我八年,换你永远青。——西南联大。”

    作者有话要说:

    绥远抗战发生在1936年,是33年城抗战后又一大胜利,此战包括著名的百灵庙大捷,是傅作义将军成神之地,他镇守在那儿抵御了当时蒙古啥啥王和日本貌似是土圆的联合攻,还炮制了当时国历史上第一辆装甲车(卡车包了一层铁→_→),从此善守之名名扬天江韬奋奖的鼻祖之一范江(师兄~~~)也是在那个时期行西北地区考察,写了成名。

    西南联大资料太多了,而且良莠不齐,实在看不过来,所以不会写很多,可能现若失误,望谅→_→

    第149章 亡教室

    原计划,车队至少要三天才能到达宜昌,这还是最理想的况。

    可是他们到底还是低估了难民的量,途径众多小村小镇,各自治路况都不同,穷的就让你打田板里的路过去,不幸遇到难民,光等他们“过路”就要许久,心不好了就不等,驱赶喊路也要许久。富裕的土路能倒是能开车加走人,可当时的陆,车辆的拥有量差不多是全国的十之一二,这土路宽敞绝不是为了开车,故而坑坑洼洼的,车也不敢开快。

    这么走走停停,第三天都快天黑了,宜昌城的影儿都没。

    意外况时有发生,大家都很淡定,二哥让车队到路边停着,吩咐姜副官:“遇,你去找找这附近脚的地方。”

    “是!”姜副官了车,到后面骑了匹就去了。

    一般有大路有稻田的地方附近都应有村寨,昨日也是错过了原计划的村落,姜副官顺着人烟也寻到了新的村落,大家都很平静。

    如果可以,自然是住在屋檐最好,可也不是人人有这待遇,如果是军队和官员,大多数村庄都会放行,但如果是民,不男女老少,基本没有村庄会放去,实在是难民有时候势大,谁也不知去会有什么后果,大分老实的难民在明白这个理后也没力气求,基本都选择晚上睡在野外和田里。

    其危险自然是不言而喻,却又无可奈何。

    黎嘉骏刚从一次打盹儿醒来,刚才很运气过了一条平坦的路,她腰酸背痛的压不愿清醒,时不时的就在车里睡了过去,让时间显得快儿,此时终于停了,她便忙不迭的车,开始广播

    二哥在车里拿了一叠纸,又开始清起来,一边清一边叮嘱:“别跑远了,刚才路过一群难民。”



ql请记住本站地址http://m.quanbl.com

添加书签

7.2日-文章不全,看不见下一页,看下说明-推荐谷歌浏览器

本站开启了加密功能,部分浏览器不显示第二页 请更换手机默认浏览器或者谷歌浏览器!

目前上了广告, 理解下, 只有这样才可以长期存在下去, 点到广告返回不了可以关闭页面重新打开本站,然后通过阅读记录继续上一次的阅读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