悠然的穿越生活 - 分卷阅读112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安然没有回答,扯扯上没有换来的官服,笑:“母亲和就没发现什么不一样的地方吗?”

    林母自是没有看来,悠然听他这么一说倒是发现了端倪,“嚯”的一站了起来:“你升官了?”

    只见安然笑着:“是啊,前些天陛让满朝文武讨论对于喀什王族幸存者的待遇问题,说了举朝上不论官职大小只要有合理的意见便俱可以上疏奏明。我写的奏章不知怎的恰好了陛,今天早朝之上陛还特意对着薛大人夸赞了我一番,夸赞薛大人慧如炬赞我言之有,还将我升为了正五品的翰林侍读。虽然官职不,但也是天近臣,未必就比夫低多少。何况如今太平盛世的,哪有那么多仗可打,夫再想升迁可就难了。不像我,以后是天近臣,又有师傅的面在那,可不也是前途无限?”

    悠然沉声:“自来伴君如伴虎,天近臣虽然看上去风光无限,但同样也是艰难莫测。原先你只在翰林院里些文职,虽说清苦些可胜在安稳,如今到了御前,风光是有了,可是危险也多了。你务必更要小心谨慎些才好。”

    见小弟有些不以为然的样,悠然说:“如今你也大了,拜了名师了状元又了翰林院,如今有到了御前。当真是平步青云,不过是一介女,说的话也是不了你的耳了。”

    听了这话,安然连忙笑着说:“这话让小弟惶恐了,不弟弟的官都多大,都是。若是弟弟有什么不对的,教训就是,千万别生分了。”

    “谈不上什么教训不教训的,你是咱们一家的指望,又如何不盼着你好呢。我知你如今正是意气风发的时候,我说的太多了你怕也听不去。‘前世之事后事之师’,自有科举制度以来,考状元的总有百十来人,你得空不妨想一想,这些人当真正封王拜相的有几人,成大者有几人,终生郁郁不得志的有几人,死于非命的又有几人?木秀于林风必摧之,锋芒毕不若韬光养晦、虚怀若谷。”悠然看着弟弟一字一句的说,安然没有作声。

    悠然站起来,看着前这个少年,几年前还比自己矮一呢,如今却比自己一大截了。她想拍拍对方的肩膀,却发现这动作起来有些吃力。转而帮他理了一上的朝服,然后说:“你若是升了正五品的编修,便是一时得意忘形些也没有什么。可是你如今的是侍讲学士,天近臣,风无双。但我记得原先从五品的侍讲周瑞才是这一职位的定人选,周瑞是太后娘家承恩公府二太太的娘家侄,其父曾任翰林院学士,如今是督察院佥都御史。你抢了你家儿的位,还不低调些,是诚心给人家留把柄吗?”

    的话像重锤一般一了安然的,自从早上被圣上亲自夸奖又升了官职以后,这一整天,安然都像是在天上漂浮着。如今虽然被扯了一,才算是落了地。他气,说:“多谢一语惊醒梦人,若不然弟弟我少不得要些洋相了。”

    林母不太懂朝堂之上的事,但是也读过几天书,因此觉得女儿说的很有理。当也说:“安哥儿,你的话也有理,咱们家原本就基浅薄,比不得人家那些豪门世族,你凡事还是小心谨慎些为好。前几天咱们家后街上,那个在吏员外郎的张大人,因着说错了话惹怒了朝权贵被革职查办。一家贱卖了房产回老家去了。那个员外郎还是前几届的二甲传胪呢,就这样被罢了官,他媳妇也和他和离了,走的时候连个送的都没有,也真是可怜。”

    第一百二十五章 上门

    林母的话音未落,悠然便接:“母亲只知其一不知其二,要我说这个张举人有今日的场也是咎由自取。”

    闻言林母诧异地问:“莫非你还知些什么?”

    悠然说:“这个张举人原先也是寒门弟,隆德四年考取了那一科的二甲传胪。被当时榜选婿的定安伯冯家看,将自己的庶女嫁给了他,并竭力扶持,将他到了吏去。要不然他一个寒门弟,京没有一丝靠山,就能得了油丰厚的吏?”

    林母:“原来是这样啊,我见过张家老太太几次,她逢人便夸赞自己的儿多么多么有息,有些嫌贫富倒是真的。不过张大人原先的那个妻,说话行事都是落落大方的,倒是看着是个明白人。”

    悠然说:“可不是个明白人?冯家这个大姑娘虽然是个庶,但是自小也是在伯夫人大的,见识气度自然不凡。冯伯爷当初见张举人文采众谈吐有致,只以为是个好的,又听说他家里并没有妻室,因此才将女儿许给他。这张大人刚娶妻那两年还好些,对冯家小是恩有加。冯家见他对自家女儿不错,便竭力提,把他从清衙门的翰林院调到了油丰厚的吏。后来冯小女后不知为何多年不,他也靠着岳家的权势和自己的钻营升到了从五品的员外郎。许是觉得自己翅膀了,便开始慢待起发妻来。正好这个时候张老太太带着自己的一个外甥女从河南老家来到了京城。自这个老太太来了之后,张家就再无宁日。张老太太先是嫌弃冯家小生不来,要张罗着给儿纳妾。冯小棋快一着,将自己的一个丫鬟开了脸了姨娘。张老太太见一计不成,又想夺家权。冯小也将家权给了她。”

    听到这里安然皱眉:“这一旦家权,这冯小的日可就难过了吧。”

    悠然冷笑着说:“母亲不必着急,听我慢慢和你说。”接着又将整件事娓娓来:那个张老太太才来京城几天就兴的把自己的基给忘了,她家里哪有多少银钱,不过是老家的百十亩地罢了。京的这个宅、家和里面的人都是冯小的陪嫁。冯小只是将张大人的俸禄给去,自己的嫁妆和人们的卖契都牢牢的握在手里。张老太太就是一个大字不识的农妇,还能的了伯爵府里调教来的人?不到半个月就撑不住了,一个劲的向儿哭诉冯小不孝。恰好这时,冯小的姨娘过世了。母两人便觉得冯小失了靠山,张老太太就撺掇着儿将她休了,再另娶佳妇。正好,张举人趁着妻去伯府暂住的日,在外置了一外室。那日张举人又去外室那的时候正好被定安伯府的三少爷看到了,三少爷与大姑娘是同母所生,见夫竟然背着这等勾当,当然不会善罢甘休。当就领着人将那外室住的地方砸了个稀烂。

    冯家小原也对张举人有些失望,听了这件事打定主意要和离,当天就把所有嫁妆都拉回去了



ql请记住本站地址http://m.quanbl.com

添加书签

7.2日-文章不全,看不见下一页,看下说明-推荐谷歌浏览器

本站开启了加密功能,部分浏览器不显示第二页 请更换手机默认浏览器或者谷歌浏览器!

目前上了广告, 理解下, 只有这样才可以长期存在下去, 点到广告返回不了可以关闭页面重新打开本站,然后通过阅读记录继续上一次的阅读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