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一代[穿书] - 分卷阅读14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哎哎...”姚祺年喊她:“小宋同志。”

    宋明好总算回了,瞧见是他,很兴的样,拎着快有她半人的布袋折回来:“你去哪儿?也去省城?”

    姚祺年从售票员手里接过票,递给她看:“去省城。”

    宋明好扫一车票,更兴了:“真巧,我们座位连号呢。”

    姚祺年没吱声,心:可不是,又他妈的有缘千里来相会了。

    “你拎的什么?”姚祺年指指她的布袋:“这么大一袋。”

    宋明好:“大米,这趟去省城,顺给我外婆家送。”

    姚祺年没忍住,啧了声。

    凭他这段时间收稻谷积累的经验来看,这袋大米少说有五六十斤,可以说是相当为难手无缚之力的姑娘了。

    “我帮你拎。”姚祺年打算发扬一回雷锋神,从宋明好手接过布袋。

    宋明好笑得腼腆,有些不好意思:“会不会太重了?”

    是真重啊...

    但还要面带微笑的去。

    两人一块往候车棚走,大概是看了他的吃力,宋明好放慢脚步等着,嘴里:“算了算了,还是我自己来吧。”

    说完,拎回布袋,很快走老远。

    姚祺年咽咽

    对上他惊讶的神,宋明好红了脸:“我、我力气还大...”

    尽她爸再三叮嘱,姑娘家一定要柔弱,不柔弱也要装柔弱,但没办法,宋明好就是这么实在,尽了张小姑娘的脸,但架不住有颗汉心。

    “小宋同志。”姚祺年拍拍她肩。

    “什么?”宋明好扭看他。

    姚祺年递上自己的布袋,里面装的也是大米,不过只有几斤,带去省城是为了让米老板看成

    “一块拎了吧。”

    宋明好:“......”

    太欺负人了!

    尽宋明好在心里鄙视,但还是接过一块拎了...

    姚祺年瞬间一轻松,冲她咧嘴笑:“哎,你平时是不是都特别好欺负?”

    宋明好扭开,没搭理他。

    她发扬雷锋神不行么!

    通往省城的火车在午两,要隔两天才有一趟,还特别的慢,不到四百公里的路程,愣是哐当了八.九个小时。

    抵达省城时,已经是夜里十一,两人先在火车站附近找了间招待所住

    “为人民服务,两位同志住宿呐,你两什么关系?”

    服务员目光在两人上打转,带着审视。

    姚祺年淡定:“同乡,两间房。”

    说话间,给服务员两块钱,把宋明好的房费一块给了。

    当着服务员的面,宋明好没跟他争,等把行李送到房间之后,才把房钱还给姚祺年,并且固执的让他收

    “我有钱,真不用你给。”

    看这姑娘心实,姚祺年挑挑眉,倒没持,收她钱,叮嘱:“上门栓,有事喊我。”

    宋明好应声,立觉得给他拎一路的大米值了。

    一夜无话,转天早,两人一块吃了早饭,之后才分开,宋明好要去师范学校,姚祺年打算去菜市,两人说好后天在火车站碰面。

    姚祺年沿路牙往南走,在他看来,临江省的省城也不是什么繁华地,连公站牌都没有,就是路比泾河县宽敞了些,行人多了些,不过穿着打扮要比县城居民更前卫,彩也更鲜艳。

    一路打听去菜市,是八.九钟,正是上班的时候,菜市没什么人,只有几个年纪大的在转悠。

    其实现在的菜市就是前几年的黑市,只不过政策放宽了,个雨后笋般冒了来,蔬菜摊、鱼摊、油坊、米面店...相较之,原先的副品店倒是显得清冷。

    在不大的菜市里转一圈,姚祺年找到两间米面店,挨个打听了一番。

    无不意外,这两间店主都有自己的供货渠,一家是从外省转运过来,另一家卖的也是泾河县大米,他们都不打算跟姚祺年合作。

    毕竟如果合作伙伴稳定,谁也不想大费周章的折腾。

    就像赵同五,跟姚祺年混熟了,也不会随随便便就改要别人的大米。

    对于这结果,姚祺年已经好心理准备,并没有丧气,转去别的地方打探。

    整个省城说大不大,说小也不小,姚祺年在外跑了一天,没跑到一绪,天黑时只好找间招待所先住

    招待所临近师范学校,两层的泥楼,一楼有洗澡堂,姚祺年五分钱买了张澡票,去好好泡了个澡。

    正靠在泥台边打盹时,有人拍了拍他肩。

    “小兄弟,方便给我搓个背不?”

    姚祺年:“......”

    男人有四十来岁,胖的躯在一帮瘦男人很是显,这年,能吃胖的可不多。

    姚祺年接过男人递来的丝瓜瓤,边给他搓背边:“叔,您是掂大勺的还是卖猪的?”

    男人嘿嘿笑:“我是掂大勺的,小兄弟,你力可真好!”

    姚祺年心,除了这两职业,他想不还有别的职业能有这么多油

    “您是哪个灶上的师傅?”

    “就旁边,师范学校的。”

    话题起了,两人不觉就聊开了,大灶师傅姓刘,在师范学校了有十来年,堂这块他是一把手。

    要知,这时期的大灶师傅可有本事了,公家给学生拨的补助,有一半都拨到了堂,大灶师傅有绝对的财政支权。

    谈间,姚祺年没瞒着,直说他来省城的目的。

    “小兄弟,你转的大米多少钱一斤呐?”刘师傅问。

    姚祺年递他烟,先没回答,反而问:“您平常买是多少钱一斤?”

    刘师傅:“一七分钱。”

    有个怪现象,每年公社粮站从庄稼汉手里回收粮时,是照稻谷八分,小麦八分,玉米六分、红薯五分、粱三分的价回收。

    但转卖给商品粮时,可就不是这个价了。

    通常每



ql请记住本站地址http://m.quanbl.com

添加书签

7.2日-文章不全,看不见下一页,看下说明-推荐谷歌浏览器

本站开启了加密功能,部分浏览器不显示第二页 请更换手机默认浏览器或者谷歌浏览器!

目前上了广告, 理解下, 只有这样才可以长期存在下去, 点到广告返回不了可以关闭页面重新打开本站,然后通过阅读记录继续上一次的阅读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