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一代[穿书] - 分卷阅读4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又想到他当二世祖混日那会儿,他亲爹骂他的话:没有老,你个小兔崽什么都不是!

    对于这话,姚祺年原本是不放在心上的,要知,投胎也是门技术活,他能投成首富的儿,别人却不能,单从这上看,他就是人生赢家。

    都已经是赢家了,他还要拼命去奋斗什么,超过他老爹么。

    可是现在姚祺年不得不认真思考他的生存问题,毕竟他现在可没了首富爹。

    以后总不能一直地吧,他也没那个能耐比别人得好。

    胡思想了大半夜,天将放亮时,姚祺年就被喊醒了,随便吃碗红薯稀饭,就跟姚祺田一块赶去地里。

    前代过,姚家除了有十亩田,还有三亩多旱地,其有两亩地的是大豆,一亩多的是红薯。

    已经了十月,红薯早就被挖回家埋地窖,空来的这一亩多旱地就派上了用场,兄弟两要把这片地用大石磙碾平整,准备拿来堆放稻。

    顾名思义,碾压平整之后的旱地就是“打谷场”。

    碾压打谷场可是个力活,亏得他们有,要不只能靠人力拉大石磙。

    要知,一个大石磙,少说有好几百斤重。

    饶是如此,没过重活的姚祺年还是累的够呛,龇牙咧嘴的呼呼气。

    “年娃,你去歇会,我来。”

    知小弟念书不动重活,姚祺田没为难,解了上衣,光膀跟在老后边挥铁锨平地,黝黑的肌贲张,泛着油光。

    姚祺年坐在田埂上,夸张的啧了声,再摸摸自己胳膊,绵绵的,没

    显然这缺乏锻炼,还没他以前那副结实。

    一家有条不紊的着准备工作,一个星期后,稻有熟透的迹象,姚家人又锣密鼓的忙活起来,争取在一场秋雨前把稻抢收完!

    这一场秋忙持续了将近半个月,等把脱了颗的稻谷全收回来存放到地窖时,姚祺年只觉像被人挑断手一样,也顾不得脏不脏了,靠在门框上不想动。

    不止他累得慌,大家伙都不轻松,外边沥沥拉拉着秋雨,姚家人或坐或站,在堂屋里闲话家常。

    你以为稻谷收回来就算完事了?

    并没有。

    姚四海咳嗽两声,视线落在姚祺年上:“年娃,等天晴了,咱两把稻谷送到粮站卖掉。”

    为什么不是姚祺田去?

    姚祺田还得去他老丈人家帮忙,他老丈人家还有好几亩地的稻等待收割。

    姚祺年苦哈哈的应声,暗暗埋怨他亲老娘,写的到底是什么破,是让他来历劫的吧...

    这场秋雨持续的时间并不,转天就放晴了,姚四海把架车绑到老上,大清早就把稻谷往架车上搬。

    今年收成不错,姚四海估算了,一亩地大概能收六百斤稻,十亩地就是六千斤。

    这六千斤稻并不全是他们自己的,还要上百分之三十的农业.税,只不过这时期不叫农业.税,有个好听的名字,叫支援国家建设。

    姚祺年以前听说过农业.税,却不知这么多,看自己辛辛苦苦打来的稻谷被公社粮站无条件征收走一千八百斤,姚祺年一次会到什么叫痛。

    一千八百斤啊!

    他娘的!

    姚四海比他更痛,但没办法,必须,不的粮就没办法卖给粮站。

    秋忙刚过,公社粮站用人山人海来形容也不为过,拖拉机、小四车,加上庄稼汉,把粮站挤得不通。

    父两来得算早,可别人来得比他更早,只能排在队伍后,姚四海见儿坐不住,从袋里摸的两钱,递给儿:“去街上吃饭。”

    为了赶早,父两没顾上吃饭,姚四海舍不得自己吃,但舍不得饿着儿

    对于没见过世面的姚四海来说,公社已经算是大地方,难得来一次,自然要吃好的。

    “我不饿。”姚祺年没接钱,一张俊脸无端起来,这觉比他亲老爹拿三个亿砸他还要羞耻。

    “拿着,去买两油条,我也吃。”约莫是看了儿的不好意思,姚四海拐了个弯说。

    姚祺年想想,还是接了,车去街上买早饭。

    在姚祺年看来,所谓的公社,其实就是乡镇,经济条件确实要好,起码放望去有几平房,还有集市,这会儿天才刚放亮,只有零星几个摊位卖蔬菜。

    街有个炸油条的摊位,三分钱一油条,一分钱一碗豆浆。

    姚祺年自己先吃了两油条,喝一碗豆浆,又给姚四海带了份,加起来才一四分钱。

    怀揣着剩的六分钱,姚祺年忍不住咂,现在的钱也太耐

    很快姚祺年就知钱为什么耐了,因为他们卖给粮站的稻谷才八分钱一斤。

    还是打着支援国家建设的旗号。

    刨除上的一千八百斤农业.税,还剩四千两百斤,姚家一家六,每人每天至少要消耗掉五两稻谷,六人就是三斤,一年大约是一千一百斤,为了防止来年收成不好,姚四海又多留了四百斤稻谷以防万一。

    就这样,他们实际能卖的稻谷只有两千七百斤。

    八分钱一斤,最后得两百一十六块。

    这两百多块还不算净得的,还要去掉、化钱,可能最后到手的也只有一百□□十块。

    姚祺年在盘算过后,越发觉得田没路,也不怪,富豪圈里他就没听说过谁是靠田发家的。

    但是姚家一家却很开心,尤其是姚四海,笑得

    “今年肯定是咱家挣钱最多的一年!”

    王乃云也兴,晚上还炖了两个,炒了盘大白菜,红薯稀饭也改成了米粥。

    “可不是,咱家还有红薯没卖呢,怎么也能卖十几块!”

    听两这么说,姚祺年疑惑的问:“去年挣多少?”

    姚四海没奇怪,只当儿以前在县城念,不了解家里况的缘故,脸上溢着笑,说:“去年咱家挣了五百来个工,一个工一五,年末



ql请记住本站地址http://m.quanbl.com

添加书签

7.2日-文章不全,看不见下一页,看下说明-推荐谷歌浏览器

本站开启了加密功能,部分浏览器不显示第二页 请更换手机默认浏览器或者谷歌浏览器!

目前上了广告, 理解下, 只有这样才可以长期存在下去, 点到广告返回不了可以关闭页面重新打开本站,然后通过阅读记录继续上一次的阅读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