芸芸的舒心生活 - 分卷阅读122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门一看,好悬没直接给吓哭了。

    周芸芸就这么看着三先是快步走到门,旋即接连倒好几冷气,脚步踉跄的往后退了好几步才堪堪稳住形,失声:“大、大嫂你们这是啥啊!”

    听着声儿,周家阿了屋,随敷衍:“剁馅呢,今个儿包饺!”

    你家包饺拿大木槌啊?!

    凭良心说,三是完全不相信这骗小孩的鬼话,好在她也不算傻,听着话音就知晓周家阿多谈,当顺势把话带了过去,只:“我是来问问大嫂,你们家那几亩田到时候是自家人收,还是叫人帮着收?族里好些人都来问过我了,想着多赚几个辛苦钱好过年。”

    周家阿想了想,自家那五亩田收割起来倒是不难,问题是那还是一百多亩呢。她原先倒是不想这么快漏底,可到时候就算寻的是杨柳村的人,回收了稻不一样要运回周家?又思及有再生稻这码事儿,就算漏底了应当也无妨。

    当便:“你帮我多寻些人罢,有多少寻多少,族人不够就叫村里人,再不然有甚么亲朋好友的也没事儿,只要手脚够勤快,我着一天三十文给钱,再包一顿午饭。”

    三连连,回又纳闷上了:“啥叫有多少寻多少?你家统共才几亩田呢,随便唤个五六人不就结了?”

    “我今年又买了田。”周家阿不耐烦的摆摆手,“反正你帮我把话带去就成,旁的不用。”

    “那成罢。”话都说到这份上了,三自不好再多说甚么,只应了两声,回见周家阿屋去了,她才返走到周芸芸畔,心有余悸,“你家这阵势可真够吓人的,亏得我原就没打算坏事,这要是来个贼偷儿甚么的,回还不给吓病来?”

    周芸芸跟三囡笑成一团,她俩已经习惯了周家这况,这才没觉得诧异,不过仔细想想,真要是来了个贼偷儿,旁的不说,周家阿一声令,所有人举着刀或木槌冲来的模样,吓死都有可能。

    又听三:“托你阿的福,我们家的活儿是愈发多了,手也松快了,就是太忙了,我就怕回你又给新活儿,我不完。”

    “那就把豆腐和豆芽分去呗。”周芸芸想也不想的,“三嘛非要把所有的事在手里呢?左右这两样的法也不是甚么秘密,少了这两样,你就可以使唤堂叔他们帮你了。就算灶台上还需要你,他们不能帮着烧火吗?你瞅瞅我们家的土灶,灶台在里,灶在外,现成摆在这儿,随便仿。”

    三一动,可不是这个理吗?她也是傻了,就算豆腐、豆腐还有油豆腐的秘方不能外传,这普通豆腐和豆芽算啥?村里哪个不会?

    “芸芸哟,我都想喊你好乖乖了。对了!”三凑过来压低了声音问,“你偷偷的告诉三,你阿到底买了田?你放心,我不会告诉别人的。”

    这事儿迟早要曝光来,要是没再生稻这回事儿,指不定能瞒到来年秋收。可惜,一旦到了再生稻收割的日,啥都瞒不住,尤其到时候打来的稻谷都会运到周家大院里。

    想到这里,周芸芸向三挤了挤睛,用格外神秘的语气:“好,我偷偷告诉你,我阿买了一百多亩的田,三你千万不要告诉别人哟!”

    “鬼的小丫,都跟我玩上心儿了,真是像极了你阿!”三又好气又好笑的,“得了,我先回去忙了,回得了好吃的再给你们送来。”

    呵呵,这是觉得她拿假话哄人了?

    周芸芸笑着目送三离开,无比期待回田曝光后的形。

    真到了那时候,估计不止三,阖村上都会被吓得不轻罢?毕竟,知晓周家有钱是一回事儿,实打实的看到周家购置上百亩田就是另外一回事儿的。再一个,单是这回的再生稻,周家就能白得极多的粮,哪怕产量只有一季的一半,也架不住基数大。

    那可是一百多亩的田呢!!

    对了!

    “三囡,你说咱们家的粮仓要是不够用了咋办?”周芸芸忽的开

    三囡一脸的茫然:“咋会不够用?后院不是有好几间粮仓吗?要真不够,就用我二哥的新房呗。”

    二山和二河的新房虽然都被周家阿的征用了,不过使用最为频繁的还是二山那屋,隔二河那屋则多半用来堆放各菜,看着更一些,去的人却不多。

    周芸芸认真的看着三囡:“你二哥心心念念就是赶将新房腾来,好让他早日娶上媳妇儿。”妹哟,你这么坑你哥,小心挨揍!

    ☆、61|52.1

    三囡这话坑归坑,却不能否认的确是说到了上。旁的且不提,等那上百亩田里的稻一收上来,从晒到脱壳,只怕也得费不少工夫,到时候少不了要用到二河那屋。倒是全归整好后,应该就会收到后院粮仓里去,这么一来也不算太耽搁。

    周芸芸低算了算时间,估摸着最多也就折腾到十月,再算上麻辣的买卖,大概能持到十一月底,毕竟等天气真的冷来后,甭啥都会很不方便。哪怕阿舍不得这笔好买卖,也不可能再像如今这般五路并存了,最多最多将青山镇那摊留着,其他远的地方一准儿得歇了。

    而若是只有青山镇一,周家人完全可以着休息。到了那个时候,二山、二河的亲事也就能提上来了,要是动作够迅速,指不定还真就能赶在年前娶媳妇儿呢。

    不提周芸芸在这替两位堂哥碎了心,单说之前张里得了周家大伯的叮嘱,转赶慢赶的去了县城里,迫不及待的将消息递了上去。

    跟先前周芸芸预料的一样,甭是哪个年代,跟民生大计扯上关系的那都是大事儿,哪怕再生稻在她看来有极多的缺,却也能改变现如今的格局。

    有一,周芸芸并不知晓,其实在这个年代已经现了两季稻,可惜两季稻对于气候的要求格外严苛,除却江南鱼米之乡之外,几乎无法推广到别。也是,未经改良的稻从播育苗到收割,期间至少想要四五个月时间,想要植两季稻的本条件就是一年之冬季不能超过三个月。

    像大青山这一带,撇开去年这极寒天气不提,就算往年年景好的时候,最迟十一月铁定冬了,而开却要到来年二月乃至三月。如此一来,就算想要推广两季稻也绝无可能。若是贸贸然的行推广,譬如第一季提前半月或一月播,却极有可能造成颗粒无收的后果。

    再生稻就不同了,因着是从稻桩上直接稻穗来,免去了播



ql请记住本站地址http://m.quanbl.com

添加书签

7.2日-文章不全,看不见下一页,看下说明-推荐谷歌浏览器

本站开启了加密功能,部分浏览器不显示第二页 请更换手机默认浏览器或者谷歌浏览器!

目前上了广告, 理解下, 只有这样才可以长期存在下去, 点到广告返回不了可以关闭页面重新打开本站,然后通过阅读记录继续上一次的阅读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