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士 - 分卷阅读65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锋陷阵的将军有趣。

    过家家这游戏,真心是古今通用,外皆准。

    见卫玠躲在了石勒后,还没戏的司衷继续一本正经:“咦?卫大人,你躲在你后作甚?”

    咳,石勒目前演的是王济,虽然一想到自家二舅笑的一脸憨厚,就让卫玠想发笑,但他还是决定让石勒上了,因为其他人本不敢演王济,都太怂了,啧。

    王济黑了脸,他一开始还以为卫玠在演自己当了官之后的事儿,原来他是在演他爹卫恒吗?那个没息的家伙有什么好演的呢?为什么不演他!他多帅啊!他是将军诶!怎么让那个胡人小演他?他有那么黑吗?!

    常山公主却笑了,再也忍不住,因为她已经听将离给她耳语了目前的况,她没见过石勒,但也能脑补一个风晒版的胡人隶王济。想想也是蛮有意思的嘛=v=

    “不演了,不演了。”导演编剧制片人的卫玠不断对司衷摆手。

    司衷有不想结束,因为故事还没演完,他们还要商量如何赈灾呢!江南八国地震啊!四月飘雪啊!虽然他不理解这些到底是什么,但听起来就很严重!他的人民还在等着他去拯救呢!使命重大!

    “那咱们换个角继续吧?延祖和山(卫玠的爹)好像不赈灾。唔,我演我阿爹,你演你阿翁吧?他们肯定!”

    全场都震惊了,然后就赶忙上前拦住了脑太大的司衷。

    ——太你醒醒啊,演谁都行,但是你不能想不开的演你爹啊,你爹是皇帝,你为太在家演皇帝,你让你爹怎么想?等不及要篡位吗?!

    最后,好说歹说,才让司衷决定演书令和峤,卫玠……演他外公,王济踢开石勒,亲自场演自己,嵇绍也舍命陪君的演了一回自己。

    常山公主负责“看”戏,听的特别愉快,这还是她第一次不顾礼仪笑这么时间,脸都僵了。

    最后,常山公主才想起来问:“你们怎么想起来玩这个了?摴蒱不好玩吗?”

    摴蒱是魏晋时代一个十分有名的室游戏,有类似于古代版的飞行棋,卫玠见枣哥和熠玩过几回,枣哥屡战屡败,屡败屡战,祝他有生之年能赢过自己妹妹一次。

    “没有东西啊。”卫玠哭无泪。

    “我让二郎拿过来了。”

    卫玠看向司衷。

    司衷一脸无辜:“你没有问我啊。”

    “……”辣,毁我名声!

    司衷玩尽兴了,这才恋恋不舍的和嵇绍走了,并自顾自的与卫玠相约了次的档期。

    卫玠:还想继续玩?呵呵[手动再见]。

    拓跋六修从旁观到尾,也是唯一一个没笑的人,当然,他心里笑没笑,这个就谁也不知了。反正他满意的得到了卫玠的夸奖:“好兄弟,一辈!”

    【你培养司衷演戏的目的是……】

    “你猜。”卫玠故意卖关,他觉得他这辈就没这么机智过!

    【两手准备。你祖父能成功换个太,让司衷当闲王一辈吃喝玩乐,这是最好的结果;但晋武帝看着就要不行了,你祖父的筹划时间还是太短,未必能成功。如果司衷还是照历史继位,那就让他最起码能在朝堂上演个像模像样的皇帝。】卫玠,这个灵来自于他以前无意看过的一本,里面也有个傻皇帝,是个特别敬业的演员。

    “你觉得这个主意怎么样?有可吗?”

    【可以试试。】拓跋六修,没说他其实暗地里早已经开始了对司衷的改变。幻觉这个技能吧,他最近又开发了新作用。

    与此同时,晋武帝正在与从王家回来的儿说话,细细询问他今天都玩了什么。在这个过程里,晋武帝再一次肯定了“儿和卫玠去玩一次,就好像能聪明一些”的想法。虽然他不知这到底是怎么发生的,但是他还是鼓励了太多去找卫玠玩。

    第40章 古代四十都不友好:

    拓跋六修到底是怎么帮傻太变聪明的呢?

    其实很简单,四个字——勤能补拙。

    傻太只是智商停留在孩阶段,他大脑理问题的思路是不受影响的,就是偶尔有些过于天行空,让旁人摸不着脑,这才会觉得司衷傻的可以。

    但是,如果不拿看待成年人的光去衡量司衷,只是单纯把他当成一个孩,那就很容易发现,司衷的很多话其实不是傻,只是童言童语,有一独属于自己的逻辑,有些时候还很是有一二偏才。

    【他能识字,却不了锦绣文章;他会骑,却成不了武林手。因为识字和骑只是基础,这些都是只要肯多学、多练就能会的。】就像是今天演戏背台词一样,司衷天生的模仿能力,再加上后天的用心努力,让他看起来和正常人也没什么区别。

    卫玠:“太今天的确实似模似样的。”就像是一个天生很有表演天赋的童星。

    其实,傻太的这个特,拓跋六修在北邙的时候就已经发现并试验过了。还记得司衷在一夜之前就想通他走丢的事吗?因为他连续了一晚上同样场景的梦。

    一遍看不明白,就两遍,两遍不行,就三遍。

    反反复复,来来回回,司衷终于还是看明白了那晚的局。哪怕后来拓跋六修让司衷忘记了经历过的幻觉,司衷在幻觉积累的经验也是不会丢的。所以当司衷第二天早上醒来再回想昨晚时,才会觉得格外的思路清晰,一想就通,因为他的还记得。

    用康熙的教育思路就是,读一百二十遍,背一百二十遍,默一百二十遍,再傻的孩都能记住。

    晋武帝两次问司衷,问的都是司衷当天遇到的事,一次是他走丢,一次是在演戏,司衷原原本本的讲给晋武帝,晋武帝从未听过司齿如此清晰过,便以为儿变聪明了。

    好吧,从某角度来说,司衷也能算是变聪明了。毕竟基础教育大分就是经验的积累。傻太再天酬勤也变不成智商的科研人员,但要是让他死记背当个普通人,假以时日,努力一,也不是不可能。

    “那我可不可以?”卫玠在听拓跋六修说完之后,脑大开。

    【你?】

    “对啊,我。你那个幻觉反正不影响晚上睡眠,不是吗?那我可不可以在梦也学习呢?学习如何写赋作诗,熟读老庄玄学



ql请记住本站地址http://m.quanbl.com

添加书签

7.2日-文章不全,看不见下一页,看下说明-推荐谷歌浏览器

本站开启了加密功能,部分浏览器不显示第二页 请更换手机默认浏览器或者谷歌浏览器!

目前上了广告, 理解下, 只有这样才可以长期存在下去, 点到广告返回不了可以关闭页面重新打开本站,然后通过阅读记录继续上一次的阅读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