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枝红杏纸上春 - 分卷阅读96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一个贴又大度的人,他得时时惯着她,纵着她。

    得让她一直都不会腻,才不会在某年某月醒来时候突然觉得,李崇琰不够好。

    第61章

    大缙藩王接受分封后, 有权在封地自行开设府署、选任用官员僚属, 并可制定、实施分律法,以便理封地的军、政事务。

    虽李崇琰的受封过程极其草率,但圣旨既, 自然也照此执行。

    藩王开府建制是件既琐碎又庞杂的事,断断不是三两日就能完成的, 因此也无须急于立刻完善所有事项, 这给还在记忆恢复期的李崇琰留了缓冲的时间。

    由于李崇琰当前的状况还不适合直接面对外界,这些日主要是隋峻面应对打,诸如安置领圣旨前来协助定王开府的京来人、整理宜州本地既有官署主事官员名单并熟悉各署现状、理朝各方势力及宜州本地官员、豪绅们的贺礼与答谢等事宜。

    隋峻本就较为圆, 很会顺风使舵,名义上又自御前, 在人世故上倒没遇上什么棘手的问题;加之这大半年在团山协助整军的过程,李崇琰将该提的事提过之后,便放权任他独当一面, 这也让他积攒了不少经验, 应对起这些场面也算游刃有余。

    不过,旁的事他大可自行斟酌, 可诸如定王府的选址、开府后各官署官员的任免、调动这类的大事, 就需要李崇琰亲自定夺了。

    经过这大半年的磨合,隋峻已熟知李崇琰事的习惯, 此前已事先亲自带人去看了几适合王府建宅的地,并将几大致规划整理成文,今日递到李崇琰面前, 只需他选择即可。

    李崇琰一目十行地将那几规划都过了一遍后,将那厚厚的文书折随手放在书桌上,兴致缺缺地淡声:“太麻烦,就在这直接挂上定王府的牌匾就行。”

    语毕,他满目惆怅地向外溜了一。顾才离开不到半天,他就觉得心闷闷的了。

    这话让隋峻险些将刚喝嘴里的那茶隔空他满。“殿!定王殿!”

    隋峻忍咆哮的冲动,闭目平复了片刻,才语重心地解释:“从来没有哪位殿封王之后,是随意找个宅挂上牌匾就假装是王府的。”

    藩王在封地之节制一方,在这封地之就是仅次于天的主事者,其宅邸所在自是当地军政枢所在,因此,李崇琰这个决定可以说是轻率到令人发指了。

    李崇琰收回看向窗外的目光,冷冷瞥他一:“从前没有人过的事,我就不能?不是说在这宜州我最大吗?”

    “是,您最大,”隋峻绝望扶额,有气无力,“殿,如今您该自称‘本王’。”

    而他们这些为僚属的人,也不能在像之前那样在他面前“你”来“我”去的了,这一隋峻也正在努力习惯。

    “或许此事可等到殿恢复记忆后再磋商?”隋峻怕他是因记不起事而任胡来,便提的建议。

    “是失忆,又不是失智。”李崇琰脱这句话后,莫名觉得这话有些熟悉,像是曾对谁说过似的,脑有一些零碎的片段浮起。

    不过他此时也不忙着整理那些忽然冒起的记忆,只接着又对隋峻,“据冯星野的说法,这座宅是,本王初到南军任职之时便置的,这几年一直由他与德叔在暗改建,可算得上安全无虞,没有必要另建王府。”

    隋峻,小声嘀咕:“据府库的账册来看,建个宅的钱还是拿得来的。”此次封王的仪式再草率,可该有的封赏还是到位了的。

    李崇琰摇摇,条理清晰地替他捋顺这其关节:“不是钱的问题,是时间。不是说,原定在八月初,我……本王,和你,还得带团山屯军第二次山练兵吗?”

    隋峻峻当即恍然大悟。

    便是普通的豪绅富家要新起一座宅院,其耗时耗工都不是三五日的光景,更别说是一座王府了。

    团山屯军的事正在收尾的要阶段,而开府建制也有许多事要,李崇琰手信得过又得用的人无非就他们几人,确实不应将有限的时间和人力浪费在宅邸之事上。

    “还有,宜州各官署现有官员暂时都别动,”李崇琰顺势将官员的事也一并提了,“咱们在宜州还未站稳脚跟,没必要引起太大震,既之前在他们的治理宜州无大,便先仍旧既有那一来。”

    隋峻,却又不免有些忧心:“这几日属稍微盘了一各署主官的底,并非没有问题的。”

    “咱们也拿不绝对适用又可信的人去代替原有的,只能先睁一只闭一只,以免节外生枝,”失忆的李崇琰仍是条理清晰的,没把握的事便不去碰它,“饭要一吃,先从整治官学手,明年开后以州府名义重开文武科考……”

    官学这一块不会直接动现有官员的利益,通过整治官学将人才储备掌控在手,熬上两三年,就可以不动声地将不适任的官员逐渐更换完毕。

    逐个击破,以免这些人抱团反弹;循序渐的更换,又不会造成民生动,这比一上来就大刀阔斧地“全换血”要稳妥得多。

    隋峻领会到他的意图,,佩服又疑惑地笑:“殿这失忆的症状,跟逗人玩儿似的,说去都没人信。”

    李崇琰有些小得意地抬起了,骄傲地藐视着他:“据说我……本王,每回失忆后的表现都是如此杰,你不必太震惊。”

    许是因为他醒来时虽脑空空,可的这座宅,及当时在他旁的顾、冯星野、德叔几人,都让他觉得虽陌生却安心;加之这些日冯星野每日前来给他补足许多讯息,使他能时不时想起一些事,就连顾都说,他这回似乎比之前初到团山时恢复得要快许多。

    见他如此经不得夸赞,隋峻低以摸鼻的动作掩饰着,偷偷翻了个白,明智地换了个议题,“武安郡主在原州推行的女官学近来已有些许展,宜州这也比照办理吗?”

    “啊?”这事就到李崇琰的记忆的空白区域了,“官学不就是官学,为何还要单分‘女官学’?武安郡主又是谁?”

    显然冯星野还没来得及替他补上“新学”这一课,也没来得及向他提到他的外甥女。

    “武安郡主云安澜,朝华公主的女儿,您的外甥女,今年三月起,奉旨暂理原州事务。”

    接着隋峻又言简意赅地说明了“新学”在原的影响,李崇琰这才明白为何会有“女官学”这件事。

    “你方才的意思是说,新学对宜州的渗透还不明显,所以在这里的民间舆论里,反对女



ql请记住本站地址http://m.quanbl.com

添加书签

7.2日-文章不全,看不见下一页,看下说明-推荐谷歌浏览器

本站开启了加密功能,部分浏览器不显示第二页 请更换手机默认浏览器或者谷歌浏览器!

目前上了广告, 理解下, 只有这样才可以长期存在下去, 点到广告返回不了可以关闭页面重新打开本站,然后通过阅读记录继续上一次的阅读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