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zuo首辅 - 分卷阅读1484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是烽火,好些变法才刚刚开始,如何能够停来?除了唐毅之外,谁还能接这个担

    最后大家公推胡宗宪、拱、葛守礼、朱衡,四位老臣,代表满朝文武,去劝说唐毅,经过谈,唐毅总算

    不过他依旧持认为大学士必须有任期限制,他还举了严嵩的例,假如严阁老只是九年任满,就退归林泉,说不定还是贤臣君的表率,只因为死赖着位置不肯走,才败名裂。

    时间短,走灯一样换人,肯定不行,但是恋栈不去,一几十年,老迈昏庸,无法应付繁重的政务,只会坏事。

    大家商讨之后,决定将大学士的任期改为五年,一般况为两任,十年。

    五年时间,足够看一个人的平,如果能得好,继续连任,不好,就要退位让贤。满两任,原则上必须要致仕回家。

    不过这几个人一琢磨,唐毅已经了五六年,再一任,也只有区区五年,时间太短了,尤其是他年纪轻轻,再过五年,才刚刚不惑之年,放到官里面,都是年轻的,立刻致仕,实在是太可惜了。

    思前想后,他们又加了一条,如果恰逢战事,或者急,可以适当延一任,满三任,十五年,但是有一个前提,三任满,年龄不得超过七十岁,一旦年龄过大,力不支,也必须尽早致仕。

    当然了,唐毅就算六任,也没到七十,这一条显然是给后面的人留的,防止他们赖着不走。

    把任期制度商量妥当,唐毅又加了一条,在任期,非卖国、通敌等重大罪行,不得罢免大学士。

    有了这一条,大学士的地位彻底稳固,甚至比起汉唐的宰相还要悍无数倍。

    而且从此之后,大学士的去留不再是皇帝能够主导的事,任期不到,皇帝拿不来,任期到了,皇帝也留不住。

    从上,把大学士和皇权给切开了。

    理了任期的事,唐毅在万历元年二月,正式颁布“延续隆庆变法髓,继续兴大明江山”的阁文告,颁行两京一十三省,唐毅提一步的全面改革计划,包括官职彻底改革,从阁一,原本臃的六要拆分成更加专业的十几个,各属机构要完善,所有官员都要推行任期制,责任制。

    在地方上,总督和巡抚要变官为常设官,原本的三司分权要统合到督抚之,还有,各省要增加机构,成立和枢各相对应的机构。实现纵向和横向的连结,更加有效率落实朝廷国策。

    其三,要彻底废除土官,在西南改土归,废除土司人的世袭。

    ……

    唐毅一共提了十几项变法的容,几乎每个方面都涵盖了,当然,重还落在吏治上面。用唐毅的话讲,要想安抚天,首先要安抚人心,要安抚人心,首先要安抚官心。

    庞大的官吏集团,是行变法的工,工善其事必先利其,不把官僚理顺了,是没法好好活的。

    阁没有了拱和赵贞吉等老臣掣肘,几乎就是完全照唐毅的意思,快速落实去。

    果然三板斧砍,迎来来无数的喝彩之声,尤其是东南,更是大赞唐阁老英明。当初隆庆南巡的时候,他们就提来原有的三班六房早就不够用了,必须调整官制,减少对经商的限制。

    盼了好几年,唐阁老终于给大家伙成了,而且唐毅的步伐远比他们想象的还要快。东南的咨议局已经被商人士绅,还有心学的代表,彻底把持。

    他们在咨议会议,形成一烈支持唐毅的势力,这也是商人第一次真正介政治,这帮人没有传统士人的迂腐矜持,一上台就角峥嵘,张牙舞爪。

    比如雷七就极力主张要继续开拓海外市场,朝廷的移民工作不能少了商人的参与,他们愿意认购债券,为移民工作提供贷款和资,同时还愿意承销安南等地的农矿产品。

    为了鼓动风,雷七联合一大帮的东南商人,买了报纸整版广告,开足力,到宣传。

    在一些不言利的士人里,他们简直丢尽了官员的面,和街小贩没有什么区别,十足的利益动

    对这些人的指责,雷七向来是不屑一顾的。

    一帮酸儒,没有老这些年纳税,你还喝西北风呢!他和几省的代表商议之后,在咨议会议上提要删减礼的经费,特别是一些繁杂无用的典礼,比如祭天,祭孔,全都应该废除。

    雷七还提一项更劲爆的,他认为官员与其他士人一样,都来源农工商兵,只是职业不同,应该废除官服,废除对衣着,房屋,车架,饰的等级限制,任由百姓自己选择。

    虽然商人不准穿丝绸,早就成了一纸空文,但是敢真正提来,放到台面上,要废除等级差别,这还是第一次。

    雷七的矛直指礼仪致仕之后,的左尚书是诸大绶,右尚书是潘晟,诸大绶还好,潘晟可是嘉靖二十年的榜,十足的老资格,哪里会把一个区区的商人放在里。

    双方天天大吵大闹,雷七也够坏的,他竟然把礼的预算给卡住了。

    唐毅在去岁就要求各的预算要经过咨议会议的审,这也是唐毅和拱的换条件之一。不然拱也不是傻瓜,接咨议会议什么,当摆设吗?

    从心里来说,拱也觉得有些开支很没有必要,但是潘晟是他的同科,夹在间,也不好人。

    嘚,把麻烦推给唐毅算了……

    “我也没有办法。”唐毅把两手一摊,“六早就该调整了,朝廷该哪些钱,也该拿一个章程,我看玄公不要把这次争论看成雷七和潘晟之间的事,而是要放全局,天命本就渺茫,每年大把银祭天祭地,本不值得。”

    这还叫没办法吗?

    唐毅的态度已经够明白了,拱琢磨了一,其实也不错,正好借此树立咨议会议的权威,京城的那帮东西,都把咨议会议当成摆设,老夫就让你们知厉害!

    酝酿着大动作,唐毅却更关心雷七的另一项提议,的确该更加快速地推动民了,光靠着北洋和南洋公司还是太弱了。

    唐毅立刻令,让人调来了三位武将,一个是刘显,一个是邓龙,一个是戚继

    大家都是老熟人,刘显在抗倭的时候,就是总兵,十足的悍将一员,只是后来卷官司,差老命不保,幸好有唐毅周旋,保住了他的老命。而邓龙,他是俞大猷的手,作战勇敢,很有韬略,戚继那就不用多说了。

    “我准备让刘老总镇任提督,统帅一万三千骑兵,两万名步兵,立刻渡过黄河,铲除耿定向一伙。”

    “遵命!”



ql请记住本站地址http://m.quanbl.com

添加书签

7.2日-文章不全,看不见下一页,看下说明-推荐谷歌浏览器

本站开启了加密功能,部分浏览器不显示第二页 请更换手机默认浏览器或者谷歌浏览器!

目前上了广告, 理解下, 只有这样才可以长期存在下去, 点到广告返回不了可以关闭页面重新打开本站,然后通过阅读记录继续上一次的阅读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