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zuo首辅 - 分卷阅读1386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前面提到过,各级衙门在银行建立账,开销都要走银行账目,如此一来,资金向有据可查,开支规范严谨,想要大肆贪墨,饱私,难度就大了无数倍。

    这一招的威力,就比拱数年整顿吏治的功效还要厉害三分。

    再有,商业行为也要经过银行,财务况就变得一目了然,全面征收商税的日也就不远了。

    兴利除弊,光是这两,就让这一次的改革充满了引力,其实好还不止这些。

    唐毅向隆庆讲述着,“陛久以来,地方上都存在火耗的问题,征税要比正常的数目多两三成,甚至有达到五六成,至于各地的田赋,更有直接征收两倍的。”

    银两成不同,需要重新熔铸,过程自然要消耗,可是消耗多少,谁也说不清,所以该征多少税,全看地方官吏的心思,用脚趾想,都能知商人受了多少盘剥。

    至于田赋,同样如此,每万石田赋划为一个粮区,选丁多粮多的人家作为粮,将粮运到两京的仓库。

    记住了这一万石粮,是运到目的地的数量,途吃了多少,损失多少,都是粮自己的事

    如果粮不够,就需要自己掏腰包填补,填不上就要挨板

    为此,各地的粮都尽量多征粮,两倍不算什么,甚至有人征到三倍,不但应付朝廷,还饱私,大捞一笔。

    “陛,银元不需要重新熔铸,也没有火耗问题,只要推开之后,实在是惠民德政,经济必定更加繁荣。数年之前,张阁老就提过一条鞭法,当时臣担忧火耗问题难以解决,故此暂且压。如今机会总算是成熟了,臣准备在两年之,像在除了西南,陕甘等地之外,推动税制改革,从实税变成货币税!”

    这一项改革,可以说是唐毅所有改革里面,最为重要的一环。

    提到历代的税收,北宋巅峰时候,岁一亿六千万,被后世无数人称,当成北宋商品经济繁荣,富足安乐的证据。

    其实这是严重偷换了概念,这一亿六千万,如果都是铜钱或者银,早就把契丹灭了一百八十回了,大金国也没有崛起的希望了,搞不好大宋都能提前把地球搬回家了。

    很可惜,事实不是这个样,这里面包了贯、石、匹、两,统统折价,最后才是一亿六千万。

    也就是说,其有铜钱,有银两,有布匹,有粮,其光是布,就分十几,还有许许多多,七八糟的东西,只能放在仓库里发霉,本派不上用场。

    对于朝廷来说,真正有用的是钱,是银,随时撒去,就能立竿见影。

    货币代表着购买力,而购买力也可以看社会的权力,购买力越,支能力就越,也就是说动员能力越厉害,能快速武装大批的军队,以大明的量,真的走到了那一步,绝对是独孤求败,天无敌!

    唐毅给隆庆勾勒一幅十分好的图景,隆庆听得几乎迷了。

    国富民,吏治清明,四夷宾服,疆域辽阔!

    隆庆盛世,或许真的不是空想。

    “唐师傅,要走到这一步,一定十分困哪吧?”

    “陛圣明!”唐毅叹:“动了火耗银,地方小吏势必反扑,推行一条鞭法,原本的士绅地主也不会甘心的。”

    “师傅可有妙策?”

    “妙策不敢说,事到如今,唯有攻克难,不避刀枪,拿壮士断腕之心,奋力向前。”唐毅正:“臣准备推行省考和县考,给予吏员上升空间,另外再调整官吏俸禄,尽量减轻压力。至于推行一条鞭法,臣以为或可以依仗工商金集团的势力,去瓦解士绅的力量。”

    “师傅有成竹,朕就等着听好消息了。”隆庆的依旧一副甩手掌柜的德行,反正这么复杂的事,他没有多大兴趣,更让他关心的是银元究竟能不能成功。

    自从银元推一个月,大明储蓄银行一共收到了三千多万两的存银,而实际支的银元只有两千五百万元。

    别忘了,银元只有七成多的银量,计算来,一个月的时间,就赚了一千多万,几乎得上一年的岁了,日斗金都不足以形容银元的成功。

    其实能有今天的成绩,多一半是踩在晋商的尸上。

    假如当初白银危机的时候,唐毅要求各级衙门把银合盛元,让晋商帮着打理岁,还会有那么多的挤兑吗?

    过去的事,无法假设,谁也不知唐毅是真的有主意不说来,还是刚刚想来的办法……是随着大明储蓄银行稳定来,唐毅又来了新主意。

    他让尚书王国光清查了历年以来,朝廷积欠的款项,总计数额超过了一千五百万两,最久的一笔钱,甚至是正德年间借的。

    看着堆积如山的账册,阁老们都挠

    拱早就提到过,让唐毅早把债都还了,不然一年一百多万两的利息,比掏了心肝还疼。谁知唐毅这家伙就是不答应,还拼命借债,也不知他打得什么算盘?

    “元辅大人,该揭开谜底儿了吧?”

    唐毅淡淡一笑,随手拿一份约书,给诸位阁老传阅。

    又是借钱的,还是一千五百万两,这是要什么啊?不活了?

    大家都好像在雾里,唐毅幽幽说:“这一千五百万两是大明储蓄银行借的,把旧债都偿还了吧!”

    这不还是拆东墙补西墙吗?换汤不换药,有什么用啊?

    赵贞吉和陈以勤脑转不过来,倒是新的阁老张守直聪明,他翻到了一页,用手指了指,大家都凑过去。

    新债只有百分之三的利息,相比旧债,只有三成左右,以新债换旧债,朝廷每年的利息支降到了三十万!

    “天啊,还能这么玩?”大家瞠目结

    第1028章 提议南巡

    王国光字汝观,山西城人,嘉靖二十三年士,相比杨博和葛守礼,他只能算是晋党的壮代,而他的资历地位又比不上王崇古,在晋党算是很边缘的地位。也因为如此,在杨博和张四维倒台之后,唐毅毫不迟疑,提王国光接任尚书。

    这个任命表面上是安抚晋党人心,实则是在瓦解对手,另起山葛守礼年纪大了,离着退休已经不远了,大家伙自然要倒向更年轻,前途更远大的王国光,不过显然以王国光的威望和手段,保不住晋党的基业,未来的十几年里,晋党的势力有土崩瓦解的危机……

    当然,抛开权谋算计,王国光的确是个不错的人才,尤其是在理财的方面,他从县令起家,侍郎,仓场总督,在南北二京都历练过。

    和晋党的主不同,王国光是支持一条鞭法的。

    扪心自问,



ql请记住本站地址http://m.quanbl.com

添加书签

7.2日-文章不全,看不见下一页,看下说明-推荐谷歌浏览器

本站开启了加密功能,部分浏览器不显示第二页 请更换手机默认浏览器或者谷歌浏览器!

目前上了广告, 理解下, 只有这样才可以长期存在下去, 点到广告返回不了可以关闭页面重新打开本站,然后通过阅读记录继续上一次的阅读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