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珠光宝se - 分卷阅读328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移开了。

    不用看瓷碗的釉,光是看上面的纹,就知这些瓷碗是普通的现代工艺品,还是被淘汰了的那。在汉州的批发市场,都找不这么陋的瓷碗了。

    将灶屋看了一遍,褚凝的目光落在了碗柜底竖着的那块菜板上。

    这菜板并不是寻常的木,倒像是用什么牌匾改造而成的。

    不过这由牌匾改造而成的菜板显然已经用了很一段时间了,上面全是斑驳的菜刀痕迹和残留的蔬菜渣。要不是褚凝力够好,只怕也不能从这上牌匾的模样来。

    褚凝一时有些好奇,指着那块菜板:“大爷,能把您这菜板翻过来给我看看吗?”

    菜板竖在外面的地方,是牌匾背后的位置。要想看清楚这牌匾到底是什么样的,还得翻一面才行。

    李大爷看了褚凝一,就像是在看一个傻丫似的。

    在他老人家心里,这城里来的小丫是真傻。

    了八百块买他那些破烂首饰不说,现在更是对一块脏兮兮的菜板兴趣,这不是傻是什么?

    不过,这些城里人要是不犯傻的话,他也没办法坐在家里就能挣钱了。

    抱着能继续挣钱的想法,李大爷兴的应了一声,:“想看就随便翻着看。只要你们不把我这里的东西坏了,让我没有吃饭的玩意儿,你们想怎么看就怎么看!”

    褚凝笑着了声谢,正要上前去翻那菜板,孟东岳已经率先一步走了过去,将菜板翻过来放平了。

    实在是这地方太脏了,孟东岳不忍心让褚凝亲自动手,这才主动代劳了。

    褚凝倒没在意这些,她凑近了一看,发现这块菜板果然只是某块牌匾的一分。而在这菜板的正面上,雕刻着一个大大的“李”字。

    认真看这雕刻手法,矩的,虽然没什么缺,却也找不到彩之

    牌匾所用的木材,是常见的榉木,产于我国南方,所以也被北方人称为南榆。

    ☆、第339章 没落的祠堂

    榉木这木材不算名贵,但在传统家的使用却非常普遍,尤其在民间的推广度极

    不过,也正因为榉木在民间十分受迎,它的砍伐度自然也很

    以至于发展到现代,可以使用的榉木木材已经非常少见,甚至一度被列为国家保护木材。

    但总的来说,榉木家在价值上,比其他名贵木材所制的家,显然还是差了不止一筹。

    李大爷家的这块牌匾是块好牌匾,不过认真说起来的话,文化意义比金钱价值要更一些。

    说白了,就是这被损坏的牌匾本不值钱。

    如果这块牌匾是完整的,榉木木材够大的话,还能收回去成别的东西。

    可现在,就这么一块菜板大的木材,还被当菜板用了那么多年,斑痕累累的,想改造利用都没手,褚凝自然不会对它兴趣。

    倒是李大爷,在看到那个脏兮兮布满了污垢的“李”字之后,愣了好半响,脸陡然间变得有些复杂起来。

    看得,他这次来的是真挚的,而非之前那样,为了将手里的东西多换钱,故意讲些容易让人动的故事来。

    “这块菜板,我自己都快忘了它的来历了……”李大爷,“还多亏了你们今天的提醒。”

    褚凝没有搭话。

    她实在是被这位老爷的演戏功夫给镇住了,哪敢再胡搭腔啊!

    孟东岳无所顾忌,好奇的问:“大爷,您这菜板,还有什么大来历啊?”

    李大爷笑了笑,脸上的皱纹形成了棱角分明的沟壑:“大来历算不上,小来历还能说上几句。你们这些年轻人,别看我们李家沟现在是没什么人在了,可放在十几年前啊,咱们这儿闹着呢!住的人家也多!这附近几块山里啊,住的都是姓李的人,一个祖宗传来的。绕过我家旁边那座小山坡,原先还有我们李家的祠堂在呢!”

    李大爷家里的这块菜板,原本就是“李家祠堂”的牌匾。

    这些年,山里的人纷纷往外走,李家沟早就没什么人了,李家祠堂也早就败落了。

    现在的李家祠堂,跟李大爷家附近那些塌陷了的房屋差不多,里面满了野草,连个脚的地方都没有了。

    原本祠堂里放着的那些东西,也被李家沟的村民们给瓜分了。

    李大爷家,就得了这块“李家祠堂”的牌匾。

    这块牌匾拿回来之后,李大爷想了很久才发现能拿来当菜板用,直接让回家的儿把它锯成了好几块,全都当菜板用,用坏一块就换新的。

    到现在,十几年过去,李大爷这菜板,也已经用到了最后一块。

    他这些年换菜板都换习惯了,时间一,自然就忘了这些菜板,原本是他们李家祠堂的牌匾。

    听到李大爷说自家祠堂的东西都被分掉了,连牌匾都被成了菜板,褚凝等人一时间都有些无语。

    祠堂,放在古代,那就是一个家族最重要的地方。

    可是现在,却没落成了这个样

    哪怕是他们这些在城市里大的年轻人,并没有见过真正的祠堂到底是什么样的,也难免为此到惋惜。

    李大爷似乎也很不好意思,还有些怀念和惆怅:“这两年,倒是有些去后发达了的李家人回来过,也提过要重建祠堂,让每家每看心意捐修祠堂的钱,再立个功德簿。还说等祠堂重新建好之后,每年清明节李家沟都要大办一次宴席,让散落在外的李家人也每年回来聚一次。可我们这里实在是太偏了,好多人本就不愿意回来,这钱也一直没凑起来。现在都一年多了,修祠堂的事还是没定来,估计以后也没什么指望了。”

    现实就是这样。

    真正留恋家乡的大多都是老人,那些走山里的年轻人,怕是回来一次都嫌路远曲折,又哪里会愿意在这么个偏僻的地方,再费力气修什么祠堂?

    褚凝等人也不知该说什么。

    这毕竟是人家家族的事,他们这些外人,当然不好贸然指指

    李大爷也只是一时心血来,才对几个外来的年轻人说了这么多。

    毕竟,他一个人独居在山,平时能听他说话的都有他养的那些和羊。难得遇到几个肯听他说说话的年轻人,他一没忍住,这才说得有多了。

    褚凝安:“大爷您别担心,现在农村发展也很快。您这里山清秀的,早



ql请记住本站地址http://m.quanbl.com

添加书签

7.2日-文章不全,看不见下一页,看下说明-推荐谷歌浏览器

本站开启了加密功能,部分浏览器不显示第二页 请更换手机默认浏览器或者谷歌浏览器!

目前上了广告, 理解下, 只有这样才可以长期存在下去, 点到广告返回不了可以关闭页面重新打开本站,然后通过阅读记录继续上一次的阅读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