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子 - 分卷阅读33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盛京附近都归顺天府,有程亦辉时常派人去盯着,拨了不少银让他们用石灰和开消毒,还教给他们罩防止飞沫传染等方法,到四月的时候疫病总算是控制住了。

    ☆、第三十二章 快,枢密使,

    元祐十三年真是个多灾多难的年份。先是新年的时候连天大雪,接着皇帝病重,开后发生瘟疫,夏季汛期后,全国不少地方又发生了灾。幸好因为半年来灾害频发,朝廷的赈灾技能已经颇为熟练了,倒没什么大

    古人比较迷信,把天灾当是老天爷降的启示,或是皇帝品德不修的结果,所以贺琇刚刚有所好转,就撑着带人去天坛祭天祈福。

    结果回来之后就暑了,在床上又躺了十多天,而且自此之后他就拥有了“玻璃质”,换季的时候必会生病,稍微凉风都能让他躺上几天,现代的说法应该是免疫系统病。

    贺琇这样本没办法在外面多待,更不用说主持国事了。从这以后,贺琇不再上朝了,一般都是大臣们讨论好了再由他来决定。而且太每隔五六天会去参加一次朝会,也不了什么大问题。国家机一旦成熟后就会自动运转去,前朝还有皇帝因为和臣们闹翻了,几十年都不上朝的,国家也照样蒸蒸日上,所以昭国并没有什么大

    在太参政后不久,程亦辉递了折请辞京营提督一职。这个时候他手里还握着京营几万兵就太打了。第一奏章被贺琇驳了回来,程亦辉又接连上了七,最后兄弟两人在紫宸密谈了很久。贺琇同意让程亦辉卸去京营提督的职务,转又把他安排了枢密院任枢密使。

    枢密院就类似于咱们天-朝的-央-军-事-委-员-会,属于决策机关,专军政。枢密使是枢密院的老大,和丞相的地位相当,只不过昭国的丞相一般都有四个,枢密使却只有一位。

    程亦辉现在不直接掌兵,只动脑排兵布阵,除了每日都要参加朝会外,上班可正常多了,两个人有了更多的时间腻在一起,所以李晏很兴他换工作。

    李晏自己还是在军所当。他渐渐地开始改革军所的各项规章制度,对产品的要求非常严格,设置了许多标准,不达标的就要返工。而且他动不动就有些奇思妙想。他自己当然只负责,动手的都是面的工匠,虽然好了奖金丰厚,可真的很累心,那些人现在见到他都发麻。

    因为事多,李晏的学堂拖拉到十月终于建成了,还请贺琇题了“工学院”几个字,成匾额挂在门上。第一期招了一百多个小正太,大多是穷苦,学习都用功。李晏还给老师们布置了一些课题,学校钱,让他们带着学生行研究。

    李晏没事时就会去学校里溜达一圈,时不时还坐到教室里跟小孩们一块儿听课,后来看学生们课时也没什么娱乐活动,就祭了足球(改良版蹴鞠)、槌球(简易版尔夫)等几项运动。小孩们玩沙都能玩一天,何况是这么有意思的东西,所以育课当仁不让地成为了最受迎的科目。

    后来足球、槌球又传到了外面。古代缺少娱乐活动,足球因为简单方便,一就受到了成年人的追捧。京师有钱人多,不少土豪和贵族也玩,雇人一块踢球,起钱来一不心疼。

    李晏见了,就让手的铺发动各个商会组织了几支球队,又找了几个富商一块钱在外城盖了个小型的球场,让球队在这里踢球比赛。

    球队从最开始的四个,发展到后来几乎每个城区都有大大小小二三十个球队,足球联赛、槌球联赛也应运而生。这改变了很多人的生活,也拉动了外城的经济。李晏光靠球场就赚了不少门票钱,而且他还组建了一支“清宁王府球队”,还赢了一次奖金来着。

    这样的日过得很快,转间三四年就过去了,又是一年初秋。

    秋日的天空总是一碧如洗,时常能看到一排排大雁往南方飞去。在碧蓝天空的映衬,盛京城都显得格外净。一条条街大的槐树,这时节已开始变黄,透着秋味。

    宽阔的朱雀大街上,一位锦衣华服的少年带着二十多名佩腰刀的护卫骑而过。这公不过十五六岁的年纪,生得眉目如画,俊过人,乌黑的发用半月形的白玉发冠束在,一双大大的桃清澈明亮,不笑时也仿佛带着盈盈的笑意。

    他几乎每天都会经过这条路,就有不少女(也经常会有些男银)会特意等在路旁,就为见他一。大胆一些的会大声叫他的名号,还有人会亲手了香荷包,或写上诗和姓名住址叫人送过来。不得不说这个时代的女还是很奔放的。

    心好时,他也会笑地望回去,扑闪几,引起更多的尖叫声,那些小礼也会叫手人收着,反正他手底这么多年轻英武的侍卫,能借机勾搭几个小姑娘也是好的。

    不过今天他整个人明显是乌云罩,一直黑着脸。往常怕撞到人,骑的速度并不快,今天却一路快跑,小姑娘们在路旁等了半天只看到个背影,各个跺脚骂:“谁惹到咱们的清宁小王爷了,真该死!”

    这少年自然是李晏了,而惹到他的“罪魁祸首”这会儿怕是什么都不知呢。

    等到李晏停在自己王府门,余光正好看到了程亦辉和他的一队侍卫。程亦辉对李晏笑脸,李晏却是“哼”了一声,给了他一个大大的白,然后一扭,直接骑着了王府,得程亦辉十分地摸不着脑。

    程亦辉今年也十九了,看起来已经是成人模样,眉目疏朗、气质沉稳,穿着修的玄箭袖,显得宽肩窄腰,十分健。

    为枢密使,和丞相等大臣都要在值,防备着发生了大事无人主。昨夜他在枢密院狭仄的值房窝了一觉,朝后又理了一些杂事,就急忙赶到小晏这儿了。

    哪知小晏似乎很不兴,程亦辉一看到小晏的白就在想自己是不是哪里错了,赶一夹腹,匆匆追了过去。

    侍从们没有资格在王府里骑,把坐骑夫们,笑嘻嘻地说着话。信王府和清宁王府两家的侍卫几年来基本上天天见面,早都熟悉得不行,不少人还成了好兄弟。

    两家的侍卫统领都是不说话的,不过关系倒是很好,这会儿虽然他们的上司好像发生了争执,他们也本不在意,已经约好了晚上一块儿喝酒。反正那两个王爷不一会儿就能和好,他们这里着急也没用。

    李晏直骑到垂门那儿才翻,程亦辉跟着停在他后面,一来就



ql请记住本站地址http://m.quanbl.com

添加书签

7.2日-文章不全,看不见下一页,看下说明-推荐谷歌浏览器

本站开启了加密功能,部分浏览器不显示第二页 请更换手机默认浏览器或者谷歌浏览器!

目前上了广告, 理解下, 只有这样才可以长期存在下去, 点到广告返回不了可以关闭页面重新打开本站,然后通过阅读记录继续上一次的阅读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