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公要臣死 - 分卷阅读104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孤好想叔。”

    何湛愉悦地笑了笑,也不顾两人隔着多么冷的盔甲,伸手将宁晋抱住:“阿托勒解决了?”

    “赵训是个人才。”

    “回来就好。上次你说要听戏,臣特意请了几个戏班到府上,不过都荒腔走板的,不怎么好听。”

    宁晋心,没想到何湛真把这件事放在心上了。他褪去上的兵甲,与何湛抵足而眠:“孤只是想和三叔听戏而已,唱得再荒腔走板,孤都不在意。”

    何湛想伸手摸摸宁晋的脸,可又想起手上的伤,故顿住了手。他说:“快睡吧。明天招贤馆的人来拜礼,有得你忙。”

    提到招贤馆,宁晋问:“赵先生是叔举荐的,叔觉得孤应该赏他什么好?”

    “臣也没有什么主意,先记着吧,等以后有机会了再说。赵先生不是贪功的人。”

    宁晋低何湛的,卷一番,才:“好。”

    第63章 反贪

    阿托勒并乌呼延的事传回朝廷,百官惊叹,没想到阿托勒竟这样就被卫渊侯给搞垮了。

    皇上龙心大悦,当即赐了卫渊侯一些珍稀古玩,封赏千金,又念在雍州去年刚刚经历一场粮荒,故减轻雍州今年需要上缴的国税。

    旨意传到雍州,百姓呼着奔走相告,卫渊侯的威望一天比一天盛。

    宁晋对金银珠宝不兴趣,只让人挑了皇上赏赐的古玩来。因着何湛喜,这些年他也多多少少懂了一,从古玩挑来挑去,最终看了一盏明玉琉璃杯,令人送到南阁

    何湛捧着明玉琉璃杯,有些不知所措。

    今世时间线有,所有的事都提前了好多。这盏明玉琉璃杯现,实在不是什么好征兆。

    这件东西的确值钱,也的确珍贵。何湛喜古玩不错,可这个东西,他从未见过,也不知这件东西到底寓意着什么,直到前世他朝廷的心,偶然间听起人讲过关于明玉琉璃杯的典故。

    这盏琉璃杯是前朝遗留来的旧,当初是由一个诸侯所有。琉璃杯的耳朵是龙形,龙爪有四只脚趾,可这是天才能有的规格。恰恰就是因为这个杯,诸侯横遭灭门之祸。

    表面上是赏赐,但赏这么个东西来,实则是在恐吓威慑。

    清平王府在朝的势力日益壮大,自从文武状元一,清平王府更是名声大震。如今卫渊侯远在雍州,都能将名声传到京城去,皇上怕是更坐不住了。

    他将宁晋请来,同他细细讲了这件事。宁晋拿起琉璃杯一看,上的龙的确是有四脚趾。

    宁晋有些沉抑。这个东西,留,留不;摔,摔不得。

    何湛笑了笑,兴致地提笔,照着琉璃杯画了一遍,却在收笔的时候,衣袖不慎扫到琉璃杯,杯瞬间摔到地上,不负所望地摔了个粉碎。

    “哎呀!”何湛惊着抚了抚自己的小心,“还好臣画了图纸。”

    宁晋哭笑不得:“叔…”

    何湛还在演:“千万不能让皇上知臣打碎了他赏赐的东西,臣认识几个能工巧匠,让他们照着图纸再打造一个好了。”

    图纸上的龙趾已经画成了三

    宁晋从没发现何湛还有这样蔫坏蔫坏的时候,笑着将此事由何湛去办。

    琉璃杯的现,让何湛意识到必得些准备。

    雍州于常丰是皇上安在雍州制约宁晋的一枚棋,要祛除威胁,必得一将这个人连起。

    何湛请了个戏班,付百金,请他们编了一折戏,到雍州各去义唱,唱到雍州的大街小巷去。

    戏很简单——孟小女以聪明才智斗贪官,让贪官的真面目浮现于世,最后贪官被革职查办,最后落得人财两空的境地。

    戏班是从卫渊侯府来的,先是从天济府城唱,继而又辗转到雍州城,再到各大县乡,将杨小女的形象唱到了百姓心坎,往市井小巷里走走,随便拉个人都能哼上那么一两句。

    但戏不仅仅是唱给百姓听的,更是唱给官员听的。

    卫渊侯府来的戏班,唱这么一,大大小小的地方官员都知侯爷这是什么意思,料到这是要整治的先声,当即吓得六神无主。

    其不少人与于常丰有勾结。于常丰在雍州多年,于党系经历那么的时间都没有注新的力量,上腐化得厉害,官官相卫,私相授受的事少不了。

    这戏一,人人自危,在这方面立刻收敛很多。

    他们是收敛了,于常丰的腰包也瘪了。

    于常丰再召不起莺莺转转的歌女来取乐,也经不起日日山珍海味地胡吃海喝,府上养着七房小妾,十几个女,看着家底一被掏空,却没有任何办法。短短一个月,外的于家就快撑不住了。

    何湛让戏班唱完这一接着卫渊侯就开始派人清查官员府邸,将贪污的官吏一一革职狱。官职空缺后,由何湛亲自负责提新的人选上来,打击贪腐是一场政治大换血,换得都是卫渊侯的人,手段雷厉风行,席卷得整个雍州上都慌不安。

    这样一来,算是直接斩断了于常丰的财路。

    一妇孺老小就来于常丰的府邸哭嚎,让于常丰救救自家被捕的老爷。于常丰费心将这些人打发了去,积了一腔的怒火,召了几个谋士来一商量政策。

    最终,有谋士向于常丰了个主意,让他好好利用这个何湛请来的戏班

    市井里渐渐何湛百金请戏班唱戏的事,有人顺蔓摸瓜,将何湛素日里骄奢逸的事全都抖了来,这些事被人编成段,唱成歌谣,变着法地在坊间传。

    区区四品承宣使,哪里能有那么多钱?百姓只需动动脚趾一想,自理所当然地认为,这可不就是民脂民膏吗?

    各言飞起,窜在整个天济府城。

    这些话,自也传到了何湛的耳朵,何湛苦笑一声,当个睁瞎耳朵背的,一概置之不理。

    然而,何湛能坐得住,招贤馆的贤士可坐不住。

    卫渊侯要打压贪官,肃清政场,本是一等一的好事。谁不想最贪的一只大老虎就是卫渊侯的人,如果不惩罚何湛,卫渊侯的反贪政策如何能使众人信服?

    “何大人是侯爷的叔父,百姓骂得哪是何大人,明明就是在指桑骂槐得说侯爷。何大人对此漠不关心,保持一派的作风,如此动摇民心,居心何在!”这位李贤士



ql请记住本站地址http://m.quanbl.com

添加书签

7.2日-文章不全,看不见下一页,看下说明-推荐谷歌浏览器

本站开启了加密功能,部分浏览器不显示第二页 请更换手机默认浏览器或者谷歌浏览器!

目前上了广告, 理解下, 只有这样才可以长期存在下去, 点到广告返回不了可以关闭页面重新打开本站,然后通过阅读记录继续上一次的阅读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