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生不是zuo官的命 - 分卷阅读71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才悠悠的回去。

    等李平查完了书,又准备和林清玩偶遇时,才知林泽林清带着一大帮人,已经启程去京城,参加会试了。

    而元氏和小李氏,也在这段时间给她定了一门合适的亲事,李平知后本想抗议,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元氏哪里听女儿的什么婚姻自由论,她好不容易才给她找了一个家里不错,本又肯上的,各方面都不错的富家公,怎么会因为女儿闹小而坏了婚约,再加上他们已经给林家贺完了,大女儿也看了,林清也去赶考了,李锦和元氏就直接和林家告辞,把女儿打包回家,让她呆在家里安心备嫁了。

    ………

    林清坐在车上,看着了半晌手的简易地图,发现以他的知识平,还真看不懂,就随手把地图丢给林泽,问:“哥,咱怎么走?”

    “先走陆路,然后到运河边上乘船,就可以直接到金陵。”林泽说

    林清,先朝和现在的朝廷定都都是金陵,所以他们要一路往南走,而到达南边,显然走运河更快,更舒服些。

    林泽翻过来,问:“到了京城,你打算怎么办?”

    “什么怎么办?”林清问

    “当然是你打算住哪了?”林泽问:“你是打算包个院,还是买个宅?”

    林清想想,说:“还是包个院吧,京城不比咱老家,什么都讲究规制,我一个举人,去京城买不了什么好院。”

    林泽说:“也是,要想在京城买个好宅,买好位置,必须有一定的品级,咱还是先包一个,等你了,咱再打算。”

    “而且京城寸金寸土,房也是极贵的。”林清说

    林泽听了,笑了,说: “你还用担心银的事,你门的时候,爹爹和两位叔叔,不是给了万斤盐引么?”

    林清想到他门前,他爹从怀里掏的一个荷包,荷包里的一卷盐引。

    前朝虽然有等银票现,可由于朝廷不稳,在加上朝廷印银票不加节制,所以银票很快如废纸一样,到了今朝,虽然朝廷也想印银票,可百姓们都不买账,宁愿用金银铜板,也不愿兑换银票,生怕过几日就变成一张废纸。所以现在市面上,是没有银票的。

    而人们一旦远门,最好的方法就是兑换一些金银,在衣服里。

    而这次林清去京城赶考,林父考虑到路途遥远,带大量的金银不仅不方便,还容易招招贼,就从盐号分盐引,给他带上。

    盐引是盐号提盐的凭据,无论谁,只要拿着盐引,就可以去盐场数量提盐,所以只要拿着盐引,就可以到任何一个盐商那里去兑现银,朝廷其实从来不用理盐商,因为有盐引的就是盐商,而盐商纳的盐税,都在买盐引的钱里,所以才有盐引一本,一本万利之说。

    想当初,林父把一沓盐引到他手,认真的说:“儿啊,你这次去京城赶考,爹爹也帮不上,这一万斤盐你带上,好路上用。”

    林清:………

    他为什么觉这么咸呢?

    第五十五章

    林清摸了摸, 为了防止被偷或者不小心掉了,林清特地让王嫣在他里衣里了个小袋, 然后把盐引放在里面, 又用线死,在到达金陵之前,他是不打算动盐引的, 反正他除了盐引还在包袱里带了一些盘缠,足够路上的。

    至于盐引,他打算到金陵再用,毕竟金陵是京都,价都极贵, 没足够的钱,可不好生存。

    “对了, 哥, 这一万斤盐引,要换银,大约能换多少?”林清虽然知他爹从盐场买盐引用多少钱,可他从来没卖过盐引, 毕竟盐引对于盐商极为珍贵,可以说是盐商的命脉, 盐商只有拼命的买盐引, 可很少有卖盐引。

    这次要不是他去科考,关乎这整个林家的命运,他爹和两个叔叔也不会咬牙从盐号一小分盐引给他, 要知当初他和他大哥分家的时候,林父可是连盐号动都没敢动,更别说分盐引了。

    林泽估算了一,说:“在金陵,这一万斤盐引,卖上千两银应该很轻松。”

    “这么值钱?”林清惊讶的说:“朝廷不是规定盐300斤为一引,一引要银六钱四厘,称为“窝本”,另税银三两,公使(运输)银三两。也就是300斤的盐引,总共银六两六钱四里么?”

    林泽扶额,叹气说:“小弟,我现在真庆幸幸亏爹爹没把盐商传给你,要不不用一年,你就能把整个林家败光。朝廷确实规定300斤盐卖六两六钱四里,可实际呢,你觉得你拿着六两多银,盐场能给你一张盐引?你知每年爹爹光在盐场上用多少钱,你知爹爹为了买一张盐引,需要给盐场多少钱?

    我和爹爹算过,一张300斤盐引,没有十两以上的银本拿不盐场,这还不算每年过年孝敬的钱。

    而且,每年淮北淮南两大盐场产的盐都是有数的,所以盐引的数也是一定的,虽然朝廷划为十片,可每一片的盐其实都不宽裕,盐引自然也不宽裕,每个盐商手的盐引也就是刚刚够,你没看以前每年放盐时爹爹都亲自监工,就怕运盐的时候少了,到时不但会现盐荒,还会被朝廷怪罪。

    所以盐引这个东西,从来没有任何一个盐商嫌多,一旦市面上现盐引,盐商都会价收购,一张300斤的盐引,在金陵绝对五十两不止,要是到了川,那绝对可以值上百两。川盐荒,已经不是一年两年的事了。

    当然你也不用担心盐引贵盐商会亏本,反正盐引贵,盐商卖的盐价格也,你去金陵看看就知了,金陵盐号的盐价,绝对是咱林氏盐号盐价的好几倍,咱沂州府靠近淮北盐场,又靠海,再加上私盐贩多,所以盐价才便宜。

    不过即使咱卖的便宜,还是有五倍的利,至于金陵那,绝对有不低于十倍的利,至于川,那绝对二十倍不止。”

    林清听了,不由叹,难怪世人都知盐商有钱,他们家那边私盐泛滥,还能五倍的利,何况别的地方。

    想到林清对钱财一向不甚通,林泽叮嘱:“你要是想拿盐引换钱,你别去,给我我给你去兑,省得你被人坑,贱卖了。”

    林清,说:“嗯,你一说,我也怕被人坑了,还是你去换好。”

    林清和林泽说完,林清掀开帘,看了看外边,说:“大哥,咱这是到哪了?”

    “上要到徐州府了,到了徐州府,咱就可以从徐州府的码上船,一路南。”林泽说

    “听说徐州府很是繁华?”林清问

    林泽,说:“徐州府有运河的码,无论向南向北,运都极为便利,



ql请记住本站地址http://m.quanbl.com

添加书签

7.2日-文章不全,看不见下一页,看下说明-推荐谷歌浏览器

本站开启了加密功能,部分浏览器不显示第二页 请更换手机默认浏览器或者谷歌浏览器!

目前上了广告, 理解下, 只有这样才可以长期存在下去, 点到广告返回不了可以关闭页面重新打开本站,然后通过阅读记录继续上一次的阅读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