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之福临门 - 分卷阅读55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位姑娘的况严重,能救过来的机会就不大了。”祁明诚分析说,“你们也说了,那家的主母不是一直都很心疼自己的女儿?如果事真是这样的,难怪她心里不痛快。唉,总之卖女求荣要不得。”

    赵大郎,说:“里要采选女时,即便是穷人家,谁不是想方设法给女儿谋一门亲事好避过去的?偏偏是那些不愁吃穿的人家,如似玉的女儿养大了,却送到那回不来的地方去了。”

    穷人家自然也有卖儿卖女的,比如说祁家的这位渣爹,三个小一的女儿全被他卖了去。但不到天灾人祸日实在没法过去的时候,这样的人到底还是少见。赵大郎也瞧不起自己那位岳父。

    “我倒是还听说过一个消息,都是过路客商传的,也不知真假。”吴顺不不慢地说,“据说那位娘娘虽然得封了位,但却伤了,竟是连承不到了。也许林家是为了这事可惜吧。”

    这些都是的事,要不是皇上遇刺实在是件大事,估计都传不到外来。

    总之,这些事距离普通老百姓太远,赵大郎不过是顺嘴那么一说,说过了就过了。他喝了一,立刻又说起了别的,:“你这回叫包生和我们同船……他后来途走了,是有什么事?”

    包生就是四位合同工的一位。他的年龄是四人最大的,办事非常稳妥。

    祁明诚笑着说:“确实有那么一事托他去办……我让他去打探一些消息。倒不是什么大事,等他回来再说吧。我想着他应该很快就会回来了。我不是故意瞒着你们,只是这事儿若是不成,说来也是让大家失望。”祁明诚这个人吧,如果是没有把握的事,他不喜总是放在嘴上说给别人听。

    “总之,等他回来以后,你们该知的就都知了。”祁明诚又说。

    祁明诚穿越后,看似有了原的记忆,但他毕竟不是在这个时代土生土的,连那一手笔字都要重新练起,因此对于古代的一些制度总是懵懵懂懂。去跑过商,见过的人多了,经历的事多了,有时候还听过路的人或者各地的当地人说起一些值得说的事,他才终于知了很多有用的东西。

    把包生派去办事,也是祁明诚明白这个时代更多的规则后,心里忽然冒来的灵机一动。

    不过,现在包生还没有回来,还不知那个事最终有没有结果。

    好在赵大郎也不究,见祁明诚是心有数的,他也就没有多问了。

    第38章

    当年经手了三妮、四妮、五妮的牙婆姓郑。

    三位姑娘到了郑婆手上,第二天一早,四妮、五妮就被一辆车里带走了,三妮也很快被卖到了周府。祁二娘起初没料到妹妹被卖了,后来又不知妹妹被卖给了谁,只好一家一家打探。等她追过来时,就只从郑婆这里打探三妮的去,却怎么都问不四妮、五妮到底被卖去了哪里。

    三妮那时也问过郑婆,同样没有问来。郑婆的原话是这么说的:“贵人的事,你莫要再掺和了,别到时候送了命都不知!”面对着三妮的苦苦哀求,她终究是一丝风都没有透来。

    当时镇上的牙婆有好几位,这郑婆算是外来的。

    其他牙婆还有别的生计,只这郑婆是专职的人。她一年的大分时间都会奔波在各地的穷乡僻壤,低价收一些穷苦人家的女儿,再带去繁华些的地方卖了,偶尔也会来梨东镇上走动。

    祁明诚原本是打算亲自去找郑婆打探消息的,只是当他想要找到郑婆时,才知这人已经很多年没有来过梨东镇了。似乎在她收了祁家三位姑娘又卖去后,梨东镇上的人就再也没有见过她。

    线索就这样断了,直到祁明诚在西北买了阿灯几位隶后,因着阿灯要赎,他特意陪着阿灯去衙门走了一趟,他才忽然意识到,不祁家的两位姑娘被卖去了哪里,官方都应该是有登记的。这登记的目的是保证纳税,只有官方在卖契上粘贴“契尾”(完税凭证),契约才会有合法

    但是,等到祁明诚了解后,他意识到这登记制度并不完善。

    正常的登记过程应该是这样的,祁渣爹卖女儿时,他要和牙婆去一趟衙门,在衙门契,然后祁渣爹人,牙婆钱,与此同时还要缴纳一定的税收,然后官方盖章确保契约书的合法。但在实际作的时候,平民百姓都觉得无端去衙门走一趟太让人心慌了,因此他们都从简理。

    于是,祁渣爹卖女儿时,本就没有经过衙门的见证,他只是把女儿推给了牙婆迫着她们在已经写好的卖契上了手印,然后他收了钱就跑了。等到了郑牙婆倒手卖时,比如说要把三妮卖给周府,已经谈妥了买卖后,她才带着三妮和卖契去衙门把盖章的程序补完,然后才送到周府去。

    也存在着那买家急着要人的况,那么他们会先把丫鬟领走,过些日再去衙门补全手续。

    四妮、五妮这边当时的况如何,祁明诚不得而知。

    不过,她们那时被卖得很急,第二天一早就走了,买了她们的那个人在把她们带走后估计会去自己当地的衙门登记。于是,梨东镇这边衙门就没有她们的记录了。这登记制度的不完善之就在这里,毕竟它的存在是为了查税,而不是为了人普查。现在的祁明诚就完全不知该去哪里找记录。

    如果能知当时的买家是哪个地方的人就好了。然而祁明诚并不知

    于是,事似乎又绕回了原

    祁明诚觉得很有必要找到郑婆。他问了镇上的很多人,除了一个姓氏,好像问不太多了。

    直到祁明诚买了房,这房的原主人也姓郑,他才幸运地得到了一线索。郑掌柜在镇上开了三十来年的铺,镇上的什么事都能知。祁明诚和他聊天时,不抱希望地问起了郑婆

    郑掌柜沉半晌,:“因着我俩同姓,算是个本家,她有时会来我铺里歇歇脚。我婆娘死得早,家里就一个闺女,是我一手带大的。闺女刚嫁那会儿,我浑不得劲。郑婆我心里不痛快,就宽了我几句,只说她自己有个养女,嫁去了……嫁去哪里来着?总之,她也很是舍不得。”

    “那到底是嫁去了哪里?”祁明诚追问。说不定找到那个养女,就能找到郑婆了。

    郑掌柜又想了半天,才



ql请记住本站地址http://m.quanbl.com

添加书签

7.2日-文章不全,看不见下一页,看下说明-推荐谷歌浏览器

本站开启了加密功能,部分浏览器不显示第二页 请更换手机默认浏览器或者谷歌浏览器!

目前上了广告, 理解下, 只有这样才可以长期存在下去, 点到广告返回不了可以关闭页面重新打开本站,然后通过阅读记录继续上一次的阅读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