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零jiaojiao女[穿书] - 分卷阅读118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某天反应过来,这个习惯已经改不掉了。

    当然,江寄余最重要的事也是考和为老莫夫妇平反,老莫夫妇那边的事已经去信去联系一些人,也跟姜远鹏夫妇,其他的就是等时机。

    而考还是要全力准备的,这个全力准备不是指辞职不回家复习,而是减少买卖和空间菜的时间,继续辅导姜可可学习,要比以前更多时间也要更加严格要求,“乖啊,考完了就能轻松了啊。”

    现在的江寄余在只有两人的空间里都能说哄人的话来了,脸也是修炼得够快够厚的。

    不过姜可可也很是受用就是了,小两完全是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意哄一个愿意听,也跟赵婆婆当初想的那样,格完全很搭。

    关于考文理文科和专业选择方向姜可可也想好了,她还是打算选文科,文系,因为以后还是要走写作路线的,永无止境,跟随系统学习一遍也很好的。而外语她很熟了,在恢复记忆之后,外语平更是完全可以媲国语。

    想当年她在国外苦练外语,尤其是外语写作,那受的苦不是一般的,要不是在国外那个环境,没准她真没法到用外语写作,因为会有文化差异,没法很好表达自己想法,语境。到后来她能发表文章还被外国人接受,这在另一方面也是肯定她的外语平,姜可可觉得现在自己在国读外语系可能没有读文系能学得多。

    至于江寄余他是选理科的这不用怀疑,他的思维很适合学理科并且有这个天赋,但是什么专业,他有些迟疑。

    备选项有两,一是经济相关比如财政会计经,另一则是电信息工程专业。前一的选择是为了走商业路,就他这段时间东奔西跑来看,国家的经济未来肯定要相应调整,不可能永远凭票供应,这样的市场是死,是活泼不起来的。

    而且当初计划凭票供应,限制市场也是因为三年□□,国家资不足。现如今恢复职位新上任的领导人对未来发展野心,华国是个大国,要站上国际舞台,势必要发展经济,所以选择了经济相关专业未来还是有很大发展空间。

    至于另一个选项,还是江寄余这段时间跑到了外面,见到一些电产品,产生了好奇,对它们的原理和制作过程都很兴趣。

    不过这个专业也算是搞科研方面的,以前他父母就是搞科研的,还是非常重要的科研项目,然而照样被打倒放了,至今都不知所踪,所以江寄余心里多少有些担忧,如果这事再来一遍,姜可可要怎么办。

    然而当姜可可知江寄余的意向是这两方面时候还真的意外的,虽然江寄余不是从后世穿过来的不知历史发展的,但是光分析却很厉害,她记得这个时候的门专业好像是文史哲,而像经济那可以说是大冷门,但是明年改革开放风一起,文史哲的未来前景却没有经济好。

    而电信息工程其实姜可可不太了解,但是江寄余说学了这个大概能知市面上一些家用电的制作和运行原理,姜可可差不多就明白了,七十年代后期到八十年代,都是华国小家电市场的繁荣时期,而像手机电脑还要到九十年代以后。江寄余选择的这两个专业,都是未来很不错的。若不是知他不是穿越的,姜可可以为他也知历史发展轨呢。

    看来即使没有走上黑化混社会路,江寄余的前途照样是光明的。当然,多去跑跑看看社会对他来说也是非常重要的,姜可可发现江寄余只要多多接外面,思维和视野都变得非常开阔,想法也很有前瞻

    “没关系的,你喜什么我都支持你的呀。”姜可可完全不涉江寄余的选择,她更希望他能选择自己喜的,反正她是不愁金钱问题,如果江寄余选择研究没研究结果,她放在国外银行的钱财和投资的利息都够养活他们的,并不是说非要江寄余要死要活去奋斗去养家,两个人互相喜,如果一方有能力完全可以承担起养家责任。

    而且她也相信江寄余不是那颓废不知上的人,她认识的江寄余有聪明又能又上又负责,他照顾她为她考虑,姜可可也会支持他理解他的呀。

    江寄余被姜可可的话温到了,嘴里说她是傻,心里却想以后要加倍去奋斗去对姜可可好才行,他的可可值得世间最好的。

    两个在空间里学习见面的小傻完全不知如果这番关于专业选择的对话被其他埋苦读的知青知了会有多扎心和讽刺,你们踏地就不先考虑一能不能考上这个问题吗?!!!

    这个问题,姜可可现在还真是没考虑过,哪怕后世的数据表明这届录取率是考史上最低的,但是她又不傻不学渣,还提前准备了那么久,怎么也能妥妥的吧。

    而江寄余是因为在外面车没回来接其他考生受那个氛围,又被姜可可的思维带着走,也忘记了考不考得上这个问题。

    当然最重要的是哪怕他想到了这个问题,也不觉得自己会考不上,他家基因又不差,自己以前也是学霸,还因为教导姜可可而提前跟着学习,现在也是苦功夫读书的,怎么会考不上。对于学霸来说,考不上不是他们考虑的问题,去哪里学什么专业才是他们考虑的问题。

    至于会不会把考和姜可可要他补习这两件事联系在一起,脑袋里有闪过这个想法,但是一看到姜可可甜甜的笑脸这个怀疑就抛诸脑后了,他的可可又不会未卜先知,只能说是幸运,可可是个有福气之人,这样才能提前复习,比那些刚知消息的考生多些准备。

    嗯,他的可可是最好的。

    如今的江寄余面对姜可可也是越来越没戒心和理智,所有合理不合理都能自动模糊或圆过去,他只要知他喜现在这个姜可可,她是他的对象就可以了。

    有时候,难得糊涂,不打破砂锅问到底还是很好的。

    与他们两个相对轻松的复习备考姿态来对比,其他知青和备考生在备考这两个月可以说是了,考应届生还好,哪怕是没想过会考,那起码还接了教材,而现在是七七年,也不是文化运动刚兴起那时候闹得天翻地覆的样,现在老师再怕不恰当的言行受到举报,那起码都会照本宣科教一教,怎么样基础是要比知青好的。

    而乡的知青呢,基本是从乡开始就没碰过课本的,别说课本,像姜可可那样每月都买书来看打发时间的都少,塘边村的女知青还因为姜可可在多少看了些杂志什么的,但是教材,那是真的半都没碰过。

    尤其是到了后期乡的知青都是初毕业甚至没毕业就来上山乡的,本基础也不太行,



ql请记住本站地址http://m.quanbl.com

添加书签

7.2日-文章不全,看不见下一页,看下说明-推荐谷歌浏览器

本站开启了加密功能,部分浏览器不显示第二页 请更换手机默认浏览器或者谷歌浏览器!

目前上了广告, 理解下, 只有这样才可以长期存在下去, 点到广告返回不了可以关闭页面重新打开本站,然后通过阅读记录继续上一次的阅读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