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同人)盛唐宠后 - 分卷阅读231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然后屋和,但是人依然还是睡在床上的。

    至于土炕、或者说是火炕,说白了,在不烧火的时候,其实就等于是睡在了地面上。冬天和了自然是好事,可是到了夏季的时候,尤其要注意每天烧一把火去去气,不然的话,人睡在上面反而容易生病……

    萧嵩,当初重建他现在住的这个院的时候,萧燕绥就提到过这些话,只不过,萧嵩之前并不曾想到,自家孙女没琢磨着在江南一带推广“火炕”这设计,而是直接把图纸给了王思礼。

    “能够用得上的东西,自然会很快通开来的。”萧燕绥倒是不着急,尤其火炕这东西,本的建造难度其实很低,寻常百姓自己会盖房的,看看怎么搭的,自然就能学会了,有些东西,本来就是潜移默化间就会遍地开了。

    萧嵩这才:“如此,既然你心里有数,阿翁也就放心了。”

    萧燕绥笑了笑,她虽然行事肆意,不过,一般都是窝在家里折腾,倒是不怎么在外面去刷存在,对于她的作风,萧嵩也是心里明白,不然的话,也不会当真就这么任由她去胡闹了。

    “还有一事,倒是和这个关系不大了。”萧嵩又:“王忠嗣在信说,他推掉了河东节度使之职后,本以为会是他麾一员大将哥舒翰继任,没想到的是,圣人竟然将河东节度使一职也给了安禄山,使其成为了新的三镇节度使……”

    听到这个名字,萧燕绥陡然一惊,“安禄山?”

    第130章

    “是, 那个胡人的安禄山。”萧嵩依旧是慢条斯理的语气,却抬了起来, 定定的看向萧燕绥, 片刻后,萧嵩捺住心底的纳闷,以一极其平静的语气叙述:“六娘, 安禄山这个人,有什么不对的吗?”

    萧嵩还清楚的记得,上次,王忠嗣边的一个亲兵过来,提及安禄山的时候, 自家孙女的反应就有不对

    一直以来,萧燕绥在萧嵩, 其实都是十分沉稳和冷静的, 即使她平时在鼓捣那些杂七杂八的各小东西的时候,不可避免的显现了些许脱肆意的态度,可是,骨里, 萧燕绥其实从来不曾失控。

    萧嵩清楚的记得,在萧燕绥还很小的时候, 这个孩遇到危险、意外时, 表现来的冷静和决断,便已经远远超脱她那个年龄该有的稳重了。

    只不过,佛家一向有“宿慧”之说, 意指前世的智慧,在今生遇到机缘时就会显现来,萧燕绥这特殊,从她能自己走路了就开始折腾,不别人怎么看,既然是现在了自家孩上,反正萧家人是全都见怪不怪了。

    萧燕绥也陡然间停脚步,转看向萧嵩,突然开:“我记得上次,王忠嗣边那个亲兵也提起过,安禄山非但是胡人,而且,世微浅……如今他已是三镇节度使里,倒是令人刮目相看。”

    萧燕绥隐隐约约有个十分模糊的印象,历史上的“安史之”事件,安禄山的谋反,似乎和他上这个三镇节度使有些关联,但是,更详细的时间、细节,萧燕绥就完全没有任何印象了。并且,凭借她记忆模糊的这些破碎的细节,就算想推测个大概,也实在是有心无力了。

    萧燕绥忍不住:“安禄山如今手握三镇?如此一来,王忠嗣手的势力岂不是被削减许多?”

    “这倒未必。”萧嵩摇了摇,然后冲着还站在门前的自家孙女招了招手,平静:“河东一带的上一任节度使乃是皇甫惟明,而在此之前,王忠嗣和皇甫惟明两人之间可没少互别苗。再加上,河东一带和河西、朔方等地风俗人皆有所不同,王忠嗣在西北习惯了的那一拿到河东去,未必就有人会信服。”

    萧燕绥看着祖父萧嵩的收拾,拎着手里的东西,又乖乖的转回来,在旁边坐了。

    她随手放自己的随记本,转而倒了杯茶奉到了萧嵩的手,为了听萧嵩给她讲故事故事科普,表现得可谓是相当可圈可

    萧嵩见了,也忍不住笑的瞅了自家孙女一

    萧燕绥珠一转,轻声:“阿翁的意思是说,王忠嗣推掉河东节度使一位,未尝不是一件好事?”

    萧嵩微微颔首,不过,却是说:“王忠嗣此举其实颇为明智。尤其是,他虽为圣人义,颇得圣人信任,并且,当年也是圣人有意让他和时认忠王的太多加往……可是,今日毕竟不同往日了。”

    萧燕绥低低的了一气,适时的轻声接了一句:“圣人连太都不信任了,更遑论王忠嗣这个义?”

    “若是王忠嗣和太并无,圣人自当是信任他的。”萧嵩到为止。

    萧燕绥扯了扯嘴角。

    玄宗对太李亨之间,一会儿打压一会儿庇护,一会儿冷淡一会儿又重视,这若即若离的态度,看得她这个外人都觉得发麻,也难为太居然还没被疯。

    毕竟是旁观者清,玄宗当初会把皇甫惟明发落了,其本意其实还是打压太一系,事后,为了安抚太李亨,却又把皇甫惟明的兵权给了王忠嗣。然而,当初的事都是玄宗自己的,现在,王忠嗣在外手兵权势大,玄宗又开始不信任王忠嗣起来。

    想到这里,萧燕绥珠一转,又重新把话题扯到了安禄山的上,轻声:“世人皆知,安禄山乃是胡人,且世微渺,这样的一个人,和太李亨自然是没什么了,且因藩镇势力相接,再加上这次的兵权一事,王忠嗣定然会和安禄山恶。偏偏,圣人对安禄山有知遇之恩……”

    萧嵩,又简单的补充了一句:“安禄山世卑微,六娘,你知着意味着什么吗?”

    “……”萧燕绥愣了一,眨了眨睛。

    就在萧嵩以为她还没有想到的时候,萧燕绥却琢磨着自家祖父萧嵩那能往前翻不知多少辈的族谱,同理还有其它那些门阀氏族,轻声的开:“孤一人、亲缘淡薄--也就意味着,安禄山的背后,没有大的家族、或者说是世家的掣肘。”

    萧嵩赞许的,“不错。”

    唐朝到了玄宗这会儿,科举制已经渐渐变的正规,可是,事实上,选才任贤一事依旧被世家把控。

    考科举的那些士多有所,到了最后,能够首屈一指、独占鳌的几人,除了本倜傥、文采斐然外,更俱是自各个豪门大姓,真正的寒门弟,莫说是十取一,恐怕,每届的探宴上,能找到一个也难……

    ——这还是自魏晋名门后,隋唐时期的世家门阀已经被接连打压后的局面!

    萧燕绥却是突然间想到了王忠嗣的世,不由得开:“王忠嗣



ql请记住本站地址http://m.quanbl.com

添加书签

7.2日-文章不全,看不见下一页,看下说明-推荐谷歌浏览器

本站开启了加密功能,部分浏览器不显示第二页 请更换手机默认浏览器或者谷歌浏览器!

目前上了广告, 理解下, 只有这样才可以长期存在下去, 点到广告返回不了可以关闭页面重新打开本站,然后通过阅读记录继续上一次的阅读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