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养家日常 - 分卷阅读144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来有好

    这三个孙辈,从名义上来说都是她的孙孙女,一样是丈夫的庶生的,可因为大孙是娘家侄女所育,对于她来说,这个和自己有血缘关系的大孙才是最亲近的,尤其是娘家叶家那边几年都没有消息,天灾人祸之,说不定已经不好。如此一来,她自然更加疼惜大孙

    可相的时间久了,小孙和孙女乖巧懂事,她也要为他们打算才对。

    房的摆设不急,过了几天,选好良辰吉日,他们全家就搬来了。因为穆期和穆清逐渐大,为了避嫌,经过商量,这次搬到新家住的人就只有他们穆家几个。

    穆安住在左厢房,和之前说好的一样,老叶氏和穆圆圆住在一楼,二楼是穆期兄弟居住,两人共同一个书房,客厅倒是成了摆设,他们极少在这里逗留。

    这样一来,饺馆里就只剩瑞珠母和刘延萱,刘延萱会武,城里的治安一向不差,所以没什么好担心的。

    回清溪村请郝村、几个走得近的村民,再请季家和严家等人,他们一起闹闹吃了一顿屋酒,就这样,穆家搬来了,生活环境一好起来。

    无论是对瑞珠他们还是穆期等人,总算不用憋在狭窄的饺馆后院。

    “一步就是攒钱给你们读书,时间过得真快,没几年你们就到年龄嫁娶,没有钱就娶不到好姑娘,咱们圆圆也要有嫁妆。”老叶氏坐在和的厨房里,环视一周,孩们都在边呆着,觉自己又重新激起了斗志。

    她还能继续挣钱呢,不算老。

    穆期穿着厚厚的棉袄,一边烤火一边用木拨开底的火炭,好不容易才把红薯扒拉来。

    “,你要吃吗?”天冷的时候,窝在家里烤火,再吃着烤红薯,是一件非常舒服的事。

    “我等甘蔗烤。”老叶氏摇摇

    “等我大了,我也能赚钱。,你不用担心。”穆清乖巧极了,手的动作却毫不客气,非要抢一半的红薯。

    “今年不能回村过年,这几天饺馆的生意好,大郎,我写有清单,你明天和三郎一起去买年货。”老叶氏不他们的打闹,直接安排任务。

    本地的风俗,新房一年不能空着,一定要有人居住,所以他们只能年初一回村。

    穆期应了,看着正在专心打络的穆圆圆,还有手不释卷的穆安,一时之间,只觉得岁月静好,未来可期。

    过完年,穆期终于收到学校的成绩单,知自己仍然是第一名,至于其他人的名次,成绩单上没有显示。

    严日初不是一个能坐得住的人,他很快就跑到县城来信息。

    “我年级二十七名,无病第三,和期考试的排名差不多。唉,我爹看到我这个成绩都愁死了,觉得我很难考上大学。”严日初先是抱怨一通今年压岁钱的减少,转而说起大家都重视的成绩。

    “还有一年半才到考,你再努力一,还是有很大可能考上大学的。”穆期鼓励他,“你玩耍的时间相应减少一些就行。”

    严日初没说话,满面愁容。

    理都懂,他知自己的病,可就是不到。

    “我真羡慕你们有一副聪明的脑袋,读书看起来轻轻松松,你看你还有时间投稿,什么都从容不迫。”沉默了一会儿的严日初说着就拿起穆期放在桌面的稿纸,一看,竟然不是投稿的容,而是一些初的知识

    “不是有两个月假期吗?城里有人请我去教两个小孩读书,他们家很有诚意,所需时间也不,每天一个时辰,不影响我去其他事,我想了想也就同意了。”穆期解释

    当然,所谓的诚意就是价格够,那家是土豪,一天的家教费有五百文钱,教上一个月能有十五两银,比他绞尽脑写话本还赚钱,而且他事先考察过,知两个孩还算听话,有向学的心,就是脑不怎么开窍,对于这类学生他是愿意教的。

    ☆、第91章 越来越好

    “难教吗?”严日初把稿纸整齐地叠好, 抓了一把篮里的生,一边剥开一边好奇地问, “是哪一家人请你?他付你多少束脩?”

    “前天了几张卷给他们,等改完试题, 我合计了, 发现他们的基础不好,有些简单的题目都能错。不过没事, 只要不是天生呆傻,人又肯学, 总能想到办法的。”穆期笑了笑,他的两个学生,一个是读初一,一个读四年级。

    这程度的容, 他有成竹。

    至于家教费的问题, 穆期想了想,老实答, “是我家对面那座宅的主人家,姓,你知的,他们家经商有钱, 难得朝廷不打压商人,他们有钱了,还不得一个劲地培养自家的弟?嗯,束脩的话, 每天一个时辰有五百文钱。”

    严日初一听,停止咀嚼生米,倒气:“就是那个家?五百文钱!”

    他暗自算了,羡慕极了,今天是大年初四,他们二月十五日才开学,算一算,期这个假期至少可以挣得二十两银。他家虽然有家底,可他爹抠门啊,给他的月例也才二两银,他每个月都能光,时不时还得靠娘亲和接济,日过得的。

    在他里,二十两不算多,可这是期自己挣来的啊。

    这是不一样的,他很清楚地知

    穆期没好气地瞪了他一:“别一惊一乍,你又不是没见过银。”

    以前他在乡田的时候,半年的收成能有三四两他就觉得很不错了,可人越大,尤其是去府城读后,发现销越来越多,主要是在际方面,总要回请一同学,每次一有饭局,学堂每月给的六百文钱就会光,幸亏他之前写一篇话本,挣回来的八两银能维持他的开销,不用伸手找老叶氏要钱。

    话说,自从上初后,他就再也没让老叶氏过钱了,这个优良的传统他准备继续保持去。

    “不一样的。”严日初狠狠地嚼着生,突然有些沮丧,“唉,有时候我觉得我的人生真失败,学业不是好,听师兄们说我们学堂每年能考上大学的人大约有十个,其他人可能要复习几年才有把握考上。我的成绩排名不佳,想考上很玄乎。再有,我也不会挣钱,你现在让我去挣钱,我连怎么把小学生教好都没经验。期,你说我这样的人是不是很失败?”

    今晚老叶氏想煲生猪脚汤,穆期说话的时候手也就没停过,一直剥着生,此时闻言不由得一怔,抬仔细察看严日初的表,好奇极了:“你怎么突然说这话?你这不算失败,想想咱们初的同窗,你能考上就成功了一半。”



ql请记住本站地址http://m.quanbl.com

添加书签

7.2日-文章不全,看不见下一页,看下说明-推荐谷歌浏览器

本站开启了加密功能,部分浏览器不显示第二页 请更换手机默认浏览器或者谷歌浏览器!

目前上了广告, 理解下, 只有这样才可以长期存在下去, 点到广告返回不了可以关闭页面重新打开本站,然后通过阅读记录继续上一次的阅读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