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姝(H) - 分卷阅读173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改容。

    若非最近几代的学已研习八取士多年,忽然换了考题对他们不公,新皇本打算立刻执行。

    大庸国的官员只有往上升的,哪有往降的,且还年年都有被免职的危险,这让大家如何受得了?很快就有臣联合起来行抗议,均被新皇驳回,愤怒之递了假条,不去当差,倒要看看皇上自己一人如何理国家。

    新皇立刻颁布圣旨,命各胥吏接政务。一个门里,真正通业务的其实是这些胥吏,他们等同于上峰的雇工,专门负责办事。所谓的“上面动动嘴,面跑断”,正是如此。而胥吏乃贱籍,律法有言:胥吏之后不得参加科举,不得仕,但职位却可以世袭。这相当于斩断了他们的晋升之路,令许多有能之士颇愤懑。

    但现在好了,皇上大力整顿吏治的同时也提了胥吏的地位,若在考筹,他们甚至可以除去贱籍,走上仕途,这叫他们如何不欣鼓舞?自然办起事来的时候也就更为卖力。等到各位吃饭的官员惊觉大事不好,匆匆销了假跑回去当差时,却发现自己的权利早已被架空,成了彻彻底底的摆设。他们懊悔不迭,立暗暗聘请了先生,教授自己政务,免得来年考被取而代之。

    新皇的雷霆手段非但没造成朝廷动,反而令六迅速转动起来,几乎所有政务在当天之就能得到妥善解决,责任重大的才会呈报到金銮殿上。以彼之矛攻彼之盾,新皇巧妙地利用官员与胥吏之间争权夺利的关系,令二者皆为自己所用,且用得越来越顺手,越来越效。

    有姝从来就知,大庸国的象难不住主,在整治了吏之后,他一个要动刀的恐怕是,若是能调去,见到主的机会将大大增加。正当他引颈盼望时,调令来了,他了刑,成为都官司郎,从六品,掌刑徙放,吏员废、置、增、减、职等事。

    虽有些不尽如人意,但好歹留在京城的愿望算是实现了,有姝穿上崭新的官袍,匆匆赶去刑。当是时,欧泰已带着几名官员去了,正巧与他而过。

    有姝略一打听才知:皇上准备整顿从礼、吏、工、兵、刑各支调几人成立察司,专门调查国库亏空的况以及追讨欠银。那些人正是被欧泰挑的能吏。

    因先皇总喜截取库银供自己挥霍,面的官员也就纷纷效仿,向肆意支借,从无归还。更有看守银库的官吏监守自盗,饱私,以至于好端端的大庸国被掏成一个空壳。上一次,若非新皇开了自己私库用来赈灾,枉死的百姓还会更多,而这大好河山恐怕也保不住了。

    已从皇上的钱篓变成了钱漏,再不整治,该如何改善民生、蓄养兵将、建造都城?经济与吏治一样,都是国之重本,不得轻忽。此次,皇上整顿的决心非常定,即便几个老臣在金銮殿上撞抗议,也只换来他一声冷笑而已。他的话来说:死几个人能换来国库充盈,国力盛,何乐而不为?有谁想死尽撞,他已备好棺材,堂上诸君一人一,谁也少不了。

    新皇如此,且又占着国法,百官除了妥协,似乎没有别的选择。但欠的银两哪能说还就还?朝廷新贵仕时间短,欠的少,倒没什么。那些世家族经过年积累,莫不欠了上百万两,一旦掏来便是伤动骨,甚至于家破人亡,自然会顽抗到底。而这些人又都掌握着绝大分权柄,堪称盘错节,枝繁叶茂。若是在他们上动土,皇上没什么好怕的,底办事的人却要遭殃了。

    毫无疑问,这是一份苦差,即便刑最有上心的胥吏也都萌生退意,却还是被欧泰抓了壮丁,

    “赵大人来晚一步,没摊上这破事,当真好运气。”一名同僚真心实意地叹。其余人等纷纷附和。

    有姝却是一副如遭雷击的表,再三追问,“你是说,这察司由皇上亲自组建,亲自指挥,且在办差?”

    若是察司,自己岂不是能天天见到主?思及此,有姝捶顿足,懊悔不迭,心自己万不该贪吃,在路上买了一个现夹馍,以至于耽搁了半刻钟。若是提早一步,就能赶上这趟差了!

    他急切,“若是我也想去,该当如何?”

    众位同僚用诡异的目光看他。一旦接了这份差事,相当于得罪了京城十之八-九的权贵。那些人手通天,为了阻止调查,什么事都来。栽赃陷害都是小意思,更甚者还会惹来暗杀。被请去那几个官员莫不如丧考妣,怎么赵大人反而自投罗网呢?

    果然是鼠目寸光之辈,以为迎合了皇上就能平步青云吗?也不看看自己脖够不够。众人颇不屑,但于落井石的心态,纷纷替他主意,“你现在去追,约莫还能赶上欧大人车架。要是没赶上,你就把来意告诉守门的侍卫,他们自会替你通传。”

    -------

    乾清-,几位尚书大人各自领着四名能吏前来觐见。

    玄光帝放奏折,抬打量。他先是朝欧泰那看去,没发现有姝的影,眸光不免微微一暗,这才环顾四周。他需要的是能力众、不畏权、敢作敢当的官员,但这些人显然都不符合要求。他们或额冒冷汗,或形容仓皇,或神惊惧,可见接这份差事都不是心甘愿。

    然而玄光帝也能理解他们的心。彻查可说是冒天之大不韪,将要对抗的是整个朝廷的压力。他能把生死置之度外是因为他知,在这世上,没人能杀得了自己,但旁人又岂有这份底气?终究还是怕事,终究还是怕死。

    玄光帝放奏折,喟然叹。众位大臣则齐齐垂,不敢吱声。可以想见,在不久的将来,京城必定又是一番腥风血雨,能不被牵扯去自是最好。

    恰在此时,一名侍卫匆匆走来,附在玄光帝耳边低语。

    “你说什么?”他语调,略显惊异。

    侍卫又说一遍,末了静静等待皇命。

    玄光帝先是不敢置信地摇了摇,复又曲指敲击御案,似在沉思,本还晦暗莫测的双眸越来越亮,越来越灼。凭有姝那聪明绝的脑袋瓜,怎会看不凶险?然而他却颠地跑来请命,可见之前说要追求自己那番话,并非玩笑。

    毫无疑问,他是为了自己才踏这龙潭虎,也是为



ql请记住本站地址http://m.quanbl.com

添加书签

7.2日-文章不全,看不见下一页,看下说明-推荐谷歌浏览器

本站开启了加密功能,部分浏览器不显示第二页 请更换手机默认浏览器或者谷歌浏览器!

目前上了广告, 理解下, 只有这样才可以长期存在下去, 点到广告返回不了可以关闭页面重新打开本站,然后通过阅读记录继续上一次的阅读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