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姝(H) - 分卷阅读168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眶和鼻却还红彤彤的,看上去十分可怜。

    在朝上大哭大闹的官员有之,大喊大叫的有之,但都是在受了冤屈指责,或与别人当堂辩论的,像赵县令这般莫名其妙哭起来的人却少之又少?哦不,他现在竟然又笑了,脑真的没病?官员们齐齐侧目。

    新皇也颇疑惑,沉声询问,“来人可是遂昌县令赵有姝?见了朕缘何又哭又笑?”话落,眉宇间的沟痕越发刻。

    有姝连忙用袖脸,然后飞快抚稳官帽,抹平衣摆,半跪行礼,“启禀皇上,微臣正是遂昌县令赵有姝。微臣对皇上仰慕许久,一朝得见天颜,自是激动难耐,欣喜若狂,还请皇上恕臣无状。都说百闻不如一见,皇上果然英明神武、雄才大略,一浩然之气撼地摇天,令乾坤初定、社稷初稳、万民归心,实乃我大庸之福,社稷之福,百姓之福!微臣收回之前的妄言,有皇上坐镇天,我大庸怎会是亡之国,不三五年,必然国富民,海晏河清,天太平。”

    他一张就是一番天坠的赞之词,不仅把新皇夸得耳尖发,文武百官也都张,叹为观止。原以为这是个格木讷耿直的清官,却没料不过转瞬,竟变得如此谄媚,三两句就把之前那番不要命的话给圆回去了。

    ,实在是啊!即便朝最善于溜须拍佞,也不得不给赵县令竖一大拇指。

    新皇皱着眉,心十分纠结。他知小赵县令并非那媚上欺之人,但他今天的表现实在是太过反常,简直像变了一个人。担心有妖鬼怪侵占了小赵县令的,新皇拧眉细看,却又更为困惑,没错,这人的确是他认识的那个,如假包换。

    他虽然满的溜须拍,但表却极为真挚,目也闪烁着喜悦的光芒,仿佛对自己很是仰慕。但真是见鬼了,朕在藩地默默无闻地待了那么些年,除了几个心腹,谁知朕是谁?难有姝能看穿朕的障法,认朕是阎罗王?新皇一脑袋疑惑,却又不好询问,只得摆手,“地上凉,起来回话吧。”

    略停顿片刻,他又从袖里取一条明黄丝帕,递给魏琛,“让赵县令泪。”

    注意了,是“让”而不是“替”,这表示自己不能碰着小赵县令一手指。魏琛心明了,接了帕走到堂,小心翼翼地递过去,“赵大人,快吧。”

    有姝胡了两,自然而然把丝帕揣兜里,竟不打算归还了。

    魏琛言又止,表纠结,众臣也都不约而同地暗忖:皇上的东西,若是不说一个“赏”字儿,你敢私自昧?这胆可真够大的啊!那述职报告真是你写的吗?在报告里咱们看见的分明是一个大大的忠臣、良臣、清官,怎么来了殿上就变成了臣、佞臣、贪官了呢?莫非哪里搞错了?

    新皇以拳抵,遮掩自己哭笑不得的表。有姝一来,他这张冷酷的面不住了,果然是命克星。

    有姝丝毫没发觉自己哪里错了,正暗暗揣度主的想法。毕竟跟了主两辈,对对方的行-事手段颇为了解,他知不发作则已,一发作必是雷霆万钧。之前放着吏是因为时机没到,现在把自己召来定是准备手了。

    思及此,有姝立刻把写好的折来,扬声,“皇上,微臣想弹劾吏尚书刘大人七七四十九条罪状,其罪一,贪赃枉法;其罪二,买官卖官……”话落又奉上许多证

    魏琛立刻把奏折与证送到御前,均是这些天小赵县令亲自查访所获。他给吏官员,装作被无奈的模样说会去筹钱,却又言及自己记不好,请各位大人把所收款项一一罗列。吏官员自诩天官,行-事猖狂,竟毫不犹豫地把各名目的款项写在纸上给他,且还了极其详细的说明。

    这东西到了御前就是铁证如山,无可辩驳。吏尚书的脸白了青,青了紫,恨不能厥过去。文武百官亦面惶恐,冷汗如瀑。

    新皇看似雷霆震怒,心里却不着边际地想到:对了,这才是朕认识的小赵县令,公正廉洁,不畏权,敢说敢

    有姝为了主甘愿赴汤蹈火,万死不辞,又岂会害怕区区几个权贵?他把吏十之七八的官员都弹劾了一遍,这才跪为自己喊冤。

    新皇差就走去,亲自扶他起来,忍了又忍方把脚压住,沉声,“赵县令快快请起。吏贪腐之事朕定然彻查到底。来人啊,把刘大人的乌纱帽摘了,押天牢候审!”

    众位大臣或多或少与吏尚书有过牵扯,想为他求,一时间又找不到合适的说辞,只得沉默。掌控国家的关键在于吏治,吏治腐败则亡国亡,它涉及到国本,涉及到江山,并非可大可小之事。若刘大人买官卖官、贪赃枉法的罪名落实,凌迟死都算轻的,更甚者还会株连九族。

    九族尽灭这样的事,谁敢胡掺合?自是躲得越远越好。

    第78章王者

    七品县令弹劾吏天官,纵观大庸国史前后百年,尚属首列,且还一告就响,越发令群臣难以置信。在此之前,他们无论如何也想不到曾经风光无限的刘大人会被一个芝麻小官绊倒。

    由此可见,新皇一直没动吏并非惧于百官施压,而是在寻找契机。待到证据确凿,谁敢为刘大人辩护一句?皇上已经说了,吏治乃控国之本,吏治腐败则国之将亡,为刘大人说的人便是亡国推手,千古罪人。这大帽一扣,莫说文武百官,便是皇亲国戚也都望而怯步。

    青史留名谁不愿?遗臭万年谁又敢?且让刘大人自个儿想想办法吧。

    勇于直陈国弊的赵县令这会儿正忐忑不安又喜无限地坐在乾清正殿。因为他弹劾吏尚书的举动正新皇怀,故此,罢朝之后受到新皇邀请,留用膳。

    曾经金碧辉煌的殿,现在已经撤了奢华的纱幔珠帘与古董摆设,看着颇为空简陋,却另有一大气凛然之风。新皇端坐主位,伸手邀请,“欧泰,赵县令,请座。”

    一个直呼其名,一个却唤官职,谁疏谁亲、谁远谁近,一目了然。有姝心里十分难过,腮侧的小酒窝便淡了去,拘谨地了席位,盯着手边的一只玉盏默默无言。新皇也不与他搭话,把欧泰叫到边,详细询问他此次巡察的况。

    待到人摆膳时,已不知不觉过了三刻钟。魏琛似乎看了小赵县令的窘



ql请记住本站地址http://m.quanbl.com

添加书签

7.2日-文章不全,看不见下一页,看下说明-推荐谷歌浏览器

本站开启了加密功能,部分浏览器不显示第二页 请更换手机默认浏览器或者谷歌浏览器!

目前上了广告, 理解下, 只有这样才可以长期存在下去, 点到广告返回不了可以关闭页面重新打开本站,然后通过阅读记录继续上一次的阅读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