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姝(H) - 分卷阅读46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悟一一写在纸上,拿去请教先生。他一不通读,二不背诵,三不笔记,拿起一本书扑簌簌一翻,几息不到就放,换另一本。

    在不明就里的人看来,这哪儿是看书啊,分明是天儿太,拿书页当扇呢!老太爷见他这副吊儿郎当的样就上火,却也不好开训斥,一张老脸越发黑沉。

    老夫人不了孙怎么念书,只把人接回去就算万事大吉,一门就嚎上了,一一个“我苦命的孙儿、我的心肝儿”,仿佛多疼有姝一般。见有姝无动于衷,她正心里发愁,闻听此言连忙表态,“行,她原就犯了七之条,又是王家的家生世卑贱,哪里有资格坐上正妻之位。我已代你爹写休书,她现在是王家罪妇,任凭你置。”

    休了母亲又休林氏,仿佛所有的错都在妇人上。王家啊王家,怎能不亡?有姝暗暗摇,略扫一书桌,发现主布置的任务已经完成,这才铺开两张宣纸。

    老太爷见他铺好纸,拿墨条开始磨墨,动作极其缓慢,也不说回不回去,心里便有些着急。

    “要知,当初并非我们将你抛弃,而是你的娘和丫鬟偷偷把你抱走了。若非如此,你现在还是王家的嫡。至于你的命格,却是那林氏买通士散播言,你父亲一时糊涂,竟信了……说起来都是造化人,你原本可以平平安安在家大,哪里会受这么多苦。现在好了,你回来了,我们也能对你补偿一二。再者,你也要为你母亲考虑考虑,她一个被休弃的妇人没资格祖坟,只能当孤魂野鬼……”老太爷动之以、晓之以理,诱之以利,并且把错全推到别人上,与王老夫人的派一般无二。

    就这样的父母,如何能教养德才兼备的儿女?

    有姝越发看不起王家,左右手各拿起一支笔,飞速在纸上书写,边写边,“若是王天佑和王象乾不死,你们不会前来认我。我若是跟你们回去,我成了什么?一个笑话?”

    他左手写策论,右手写骈赋,都是科举必考科目,更令人震惊的是,写来的字竟还迥然相异。策论用的是的簪小楷,骈赋用的是凤翥鸾回的颜行书,这一幕若是让外人看见,必会惊掉

    莫说王老太爷已惊骇难言、呆若木,便是没什么见识的王老夫人也忘了哭泣,睛发直地盯着少年。

    有姝却是一派闲散,继续,“我来给你们分析一。于:我不欠你们王家。从小到大我未曾吃过王家一粒米,穿过王家一件衣,甚至连名字都是我自己取的,我凭什么要给王家撑门面?于理:在王家的家谱上,可曾有我的名字?可曾有母亲的名字?虽说王象乾给了我一半血,但在法理上,我与他没有任何关系。这事儿便是说破天也没用,我不承认,谁也奈何不了我,更没法用孝压我。至于我母亲,她既不王家祖坟,也不宋家祖坟,她可以同我葬在一起。我将来必会改换门,到那时,我的坟便也是我后代们的祖坟,何愁没地方托生。”

    他一心三用,笔的速度却丝毫未曾减缓,话音未落,已好半篇策论半篇骈赋,且文采斐然、摛翰振藻,直叫王老太爷在心大赞妙。

    若说刚来的时候还有些不甘愿,看见如此惊才绝艳的少年,他唯余满切。若早知宋氏诞的孩竟是这等鬼才,他无论如何也不会让儿抛妻弃。例数天俊杰,谁人能同时左手写文右手作赋,还要驳斥旁人?谁人能将策论写得如此震耳发聩,将骈文作得如此风-蕴籍?这孩一个脑袋得上别人十七八个脑袋,王天佑跟他一比算得了什么!

    若将这两篇文章拿去,足以教当世鸿儒自愧弗如,更何况作者还只是一名十五六岁的少年。再给他几年,又该是何等光景?老太爷激动的全都在发抖,已然意识到重振王家的希望,就在孙上。若是他愿意,必然能光耀门楣,位极人臣。

    但见对方决绝的态度,他满腔血又顷刻间冷却。悔啊,直到这会儿才知悔青是怎样纠结苦痛的觉。

    拣了芝麻丢了西瓜,拿着鱼目当成珍珠,林氏和王天佑害得我王家好惨!被匆匆回转的阿大和阿二丢王府时,王老太爷一时失态,竟跪倒在门大哭起来。

    王老夫人上前安,却被他一拐杖在脚弯,喝骂,“你这愚妇!若非你将林氏送到儿,叫她迷惑了他心智,我的好孙儿万万不会被两个才偷走!你还整日里夸赞王天佑惊才绝艳,你知‘惊才绝艳’四个字儿怎么写吗?可怜我的好孙儿,被你们几个愚妇给生生耽误了十五六年!他若是肯回家,我愿折寿十年!老天爷,我愿折寿十年,你听见了吗?”

    老太爷此举也有喊给有姝听的意思,却没料后传来一森冷而又饱讥嘲的嗓音,“似有姝这般大才,正可谓前无古人后无来者,拢共五百年都不了一个。你只折寿十年,可见命合该只有王象乾和王天佑那样的孙。”

    ☆、第35章 四十千

    王老太爷见正主儿到了,连忙让老伴将自己扶起来。说来也怪,三王爷明明温和,风-儒雅,旁人到了他跟前却不敢造次,这大约便是元后嫡的气度。难怪他落魄成那样,萧贵妃和太依然想置他于死地。

    老太爷拱拱手,本想哀求几句,却见三王爷目不斜视的了宅邸,竟连个开腔的机会也不给。两老面面相觑,痛悔不已。若是没亲自来这一趟,他们或许会知难而退,但在见识了孙的惊人天赋后,却万万不能放弃。

    三王爷方才那话丝毫未曾夸大,就孙这等才华,当真是前后五百年才一个。谁家得了这样的后嗣不得好好养着供着,偏他们家,竟从小把人挪到小院自生自灭,最后还给送走,反倒叫两个才偷了去。

    “林氏那个贱妇!若非她频频风,象乾也不能把有姝送去乡!娶妻娶贤,这话果然没错!”老太爷气得直发抖,若林氏就在跟前,恨不能将她千刀万剐!然而人已经送给了孙,却也不能反悔,只但愿孙置了林氏后能消消气,重新认祖归宗。

    二人仿佛一夕之间苍老了十几岁,你扶着我,我扶着你,踉跄回府。因儿和孙死相极其难看,且恶名在外,故而丧事办得非常简单,只在家停棺三日就发丧,千盼万盼,终究没等来大孙回归。前来祭奠的人同样少之又少,连族人也只来了两三个,送了丧仪就匆忙离开,仿佛害怕沾了晦气。

    因二人败坏了宗族名声,致使族人抬不起,两三年不得不陆续搬离上京,回老家去了。唯独二老舍不得大孙,死活不肯走。当然,这些都是后话,此暂且不提。



ql请记住本站地址http://m.quanbl.com

添加书签

7.2日-文章不全,看不见下一页,看下说明-推荐谷歌浏览器

本站开启了加密功能,部分浏览器不显示第二页 请更换手机默认浏览器或者谷歌浏览器!

目前上了广告, 理解下, 只有这样才可以长期存在下去, 点到广告返回不了可以关闭页面重新打开本站,然后通过阅读记录继续上一次的阅读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