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都岁时记 - 分卷阅读241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阿枣:“我和郎君先去屋里歇会儿, 叫杏儿去厨房传些汤羹心。你去把那个矮些的姑娘带过来,在西厢房里候命。”

    卫琇皱了皱眉:“奔波了一整天你也乏了,待明日再问吧。”

    钟荟借着廊庑的风灯看见他不豫的神, 想了想,大约是介意外人院来,便改:“人来了还是带到外听事里吧。”

    阿枣领了命正要离开,钟荟突然想起了什么:“枣儿,你是不是没给人家饭吃?领他们去厨房吃些东西,今夜先找间客房,叫那个的姑娘先去安置,明日再安排住。”

    待阿枣转走了,卫琇捞起钟荟的手,忿忿不平:“自己还饿着肚,你倒记挂旁人。”

    钟荟心里熨贴,慷慨:“有你这句话,便是再饿上三天也无妨。”话音刚落便听腹“咕噜噜”一串响。

    钟荟无奈地拍了拍肚,低声骂:“酒饭袋!尽拆我的台!”

    卫琇忍不住笑起来,丽的灯火映照着弯弯的眉,别有一好看,钟荟不防瞥见,不由怔住,连方才丢人都忘了,义正辞严:“阿晏,你当着旁人可不许这么笑。”

    卫十一郎眸,笑意更:“谨遵夫人之命。”

    ***

    两人沐浴更衣,用了些阿杏送来的羹汤,阿枣也带着那矮个的人到了外听事。

    卫琇想要避嫌,钟荟却:“既然是堂姑母遣来的人,你还是一块儿去罢,免得我有疏忽遗漏。”

    那人一见卫刺史夫妇,诚惶诚恐地起行礼,看得来她已经尽力克制,可那自小习得的媚态已经骨髓,卫琇脸便又冷了一分。

    “不用拘谨,”钟惠见她畏缩,好言安抚,“你有名字么?”

    女撩起袖给钟荟看她手腕上刺的“庚戌”两字。

    他们这些人不能言,又随时可能被挑了送人,名字不过是多余的东西,倒是编个号更方便嬷嬷人,到时候跟了新主人,若有这个雅兴便给取一个。

    “小时候的名字不记得了么?”钟荟又问。

    女不料夫人会突然问这个,咬着使劲回想了一番,无奈她卖王府时年纪太小,记忆早就模糊成了一片,只得满怀歉意地摇摇

    “从今日起你便叫阿乔,”钟荟说着指了指前几案上的笔墨和帛纸,“开始罢。”

    阿乔欠了欠,生疏地抓起笔,往墨池里蘸了蘸,犹豫再三才定决心落在绢帛纸上,因为墨蘸得太饱,一落笔便洇开一团黑乎乎的墨迹,阿乔赶战战兢兢地搁笔,伏倒在地不停磕

    钟荟见她这杯弓蛇影的模样便知这些女在齐王府过的是什么样的日,忙无妨,叫她起来。阿乔见刺史夫人并无怪罪责罚的意思,这才坐起重新握住笔杆。

    她从未学过读书写字,仅凭心的记忆将齐王妃给她看过一回的书信摹写来,东一笔西一划,全不是写字的顺序,与其说是在写字,毋宁说在画字,起先绢帛上只有些谁也看不懂的凌线条。

    过了约莫一炷香的时间,绢帛上的字迹渐渐成型,自然有错漏之,书也歪斜扭曲不堪目,可卫琇和钟荟连猜带蒙,将大意看了个八九不离十。

    随着整封信逐渐完整,两人的神也从震□□为凝重。

    阿乔涂完最后一笔,反复端详了许久,方才定决心搁笔,向两个新主人拜了拜,用袖掖了掖额上的汗。

    整封信虽然只有寥寥数语,但是一个不识字的人仅凭片刻的记忆便大致描摹来,这是何等困难的事,钟荟不由对这女刮目相看,怜悯之外又多了几分遗憾和唏嘘,勉个微笑称赞:“你写得很好,今日晚了,你先去歇,明日我再赏你,从今以后你便是卫府的人,安安心心留在此地吧。”

    说着扬声叫来等候在屋外的阿枣:“你带阿乔去安置。”

    又对阿乔:“这是你阿枣姊姊,要什么找她便是。”

    阿乔顺从地跪倒在地,以额地面,抬里隐约有泪意。

    待两人的脚步声渐远,钟荟起垂帷,合上门扇,匆匆走回卫琇边。

    卫琇自然地拉住她一只手:“为何把那两个女留在家里?若是不忍心送回王府,远远打发到庄里便是了。”

    送回王府自然最好,说不定还能把回信传给齐王妃,钟荟原先也是这么打算的,可方才对上阿乔泪光闪闪的双,便鬼使神差地决定将他们留,那双睛里的激分量太重,叫她心生愧疚——她明明什么都没,也不是有意要救她于火。

    卫琇娴熟地把她揽到怀里坐,把手轻轻盖在她的手背上。

    钟荟叹了气,回仰起脸在他颌上蹭了两,把心思转回棘手的正事上。她从案上拿起帛纸,复又放——无论看几遍都是白纸黑字明白无误。

    “堂姑母真是巾帼不让须眉。”她苦笑

    卫琇:“堂姑母未阁时便很得曾祖父看重,阿翁也常说,堂姑母无论心智还是局都胜过同辈兄弟,若非女儿,卫氏的门楣怕要靠她撑起来。当初曾祖决定与老齐王联姻,族那么多女偏挑了她,大约也是料到势复杂,换了旁人只怕应付不过来。”

    无论当初联姻时两家存了多少权衡和算计,卫氏与齐王也是结发二十多年的夫妻,要向枕边人手,这决心不是一般人得了的,钟荟连设地想一想都觉骨悚然。

    “我听说齐王世自小羸弱,又懦弱,生母也只是个侍妾,堂姑母不会押错吧?”钟荟忧心忡忡

    卫琇沉:“羸弱怕是真的,今日他只在开宴时了一面便称病退席了,我看着他气确实不佳,不过就不得而知了,世生母产他后不久便亡故,是堂姑母亲手教养的。”

    钟荟了然,卫氏这样的女又怎么会教养庸懦之辈?

    “在我们家未事之先,也不见有人拿他的文章,那世之位大约还是坐得稳的,如今......有人寻见可乘之机罢了。”

    “齐王当真那么看重三公么?”钟荟又问

    卫琇颔首:“一来是因齐王偏屋及乌,二来他第三同他最肖似,尤其是那饕餮般的野心



ql请记住本站地址http://m.quanbl.com

添加书签

7.2日-文章不全,看不见下一页,看下说明-推荐谷歌浏览器

本站开启了加密功能,部分浏览器不显示第二页 请更换手机默认浏览器或者谷歌浏览器!

目前上了广告, 理解下, 只有这样才可以长期存在下去, 点到广告返回不了可以关闭页面重新打开本站,然后通过阅读记录继续上一次的阅读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