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都岁时记 - 分卷阅读202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衣和靴,仍旧觉得冷意直往骨里钻。

    姜景义走到近,小气吧啦地从姜悔手拿回酒:“今儿大过年的,你们两个站这儿冷风,寒碜不寒碜!”又慈地拍拍侄儿的肩,语重心,“二叔给你找两个帐,免得你那名还要带过年去,丢你二叔的脸。”

    卫琇忍不住微微一笑,成天逮着姜悔童短的分明就是这姜二郎。

    姜景义朝他挤挤:“卫大人笑什么?抱歉没你的份儿,我得把你完璧给我侄女儿送回去。”

    自打从姜悔那儿得知卫琇要求娶二娘,姜景义就没少打趣他。不过卫琇想到远方的心上人,仍是红了脸,好在借着夜的掩护没叫人看来。

    姜景义同他们并肩站了片刻便觉得无聊了,抬看了看垂至四野的星空,打了个哈欠,跺跺脚:“冷得吃受不住了,离天亮还有两个时辰,咱们不如去袭个营吧。”

    “二叔!”姜悔抱歉地看了一卫十一郎,这么不见外地把天使臣当兵士用的也只有他这二叔了。

    卫十一郎笑着:“将军心怀江山社稷天苍生,连除夕夜也不忘建功树业,实在可钦可敬,在回京必定禀明天。”

    “别跟你二叔打官腔,”姜景义随意将胳膊搭在卫琇肩上:“叫二叔。”

    卫十一郎从善如:“二叔。”

    “哎,好孩,”姜景仁满意地,“好了,二叔先回去了,你们也莫仗着童火力旺在外待太久。”

    说着便一步三晃悠地往一里胡哨灯火通明的大帐踱去,那帐里安置着两名胡姬,据说是西羌某个小落首领以秘药喂养的女,自小没有过地,从未经过风日晒,有说不尽的妙

    “二叔是不是走错地方了?”卫琇问便隐隐发觉不对,大约是没吃过猪的缘故,每每有猪从他前跑过时总是要慢上半拍才能反应过来。

    姜悔清了清嗓,实在不想同朋友议论二叔的风韵事,便糊其辞:“嗯,随他去吧,一会儿酒醒了自能找到路回去的。”初来乍到时二叔的作派也曾叫他瞠目结,不过这些年已经习以为常,姜景义与他见过的所有的将领都不同,他就像是一匹狼,仿佛生来就是为了征服——上阵杀敌,饮最烈的酒,睡最的女人。

    卫琇回过味来也是尴尬得无地自容,这时恰好有曲来送信,倒是替他解了围。卫琇看了看信匣上的暗记,不由皱起了眉,急忙拆开,一目十行地阅至纸尾,脸一瞬间变得煞白。

    ***

    曾氏那日从松柏院来,便再也没提过将二娘送去青云观的事。

    阖府上老太太恤夫人这些年主持馈辛苦劳,以至于积劳成疾,故而将家务琐事接手过来,只叫夫人安心在如意院养病。

    不过老太太毕竟年事已,三老太太又是半个外人,几位小娘早晚要嫁,几人一商议,白姨娘识得几个字,又老实稳重忠心可靠,便着她暂且帮着老太太一起家,待二郎成婚后再移给二夫人。

    那日姜老太太将他们姊妹几个支走,钟荟便猜到是账目的事有了眉目,曾氏饱私不算,还去漫天撒,老太太并未将她的行径公之于众,已经是替她这主母留了脸面了——多半还是看在三娘和八郎的份上忍的。

    蒲桃这些年寂然无声,也没有生嗣,看起来似乎都不怎么受姜景仁的,可不鸣则已,一手便直接夺了曾氏的馈——莫说姜老太太这些年力不济,即便是年富力之时也对执掌馈一窍不通,她这辈也就过姜老太爷、一双儿并院里几个菜的婆,明人都看得来,老太太不过是个幌,在二郎娶妻之前,这位白姨娘才是真正的话事人。

    白姨娘新官上任,遇上第一桩事便是二娘的终大事——正月十六,卫琇来提亲了。

    作者有话要说:  提了,嗯。。。

    第136章

    卫琇原本打算在西北过了人日再带着扈从和使官回京, 可收到姜家和萧家议亲的消息便一刻也等不了了——距这封书信写就时又过去十数日,若是萧家一鼓作气, 到他回京时恐怕六礼都走一半了。

    卫十一郎同属扈从代几句,不待天明便领着几名卫家曲骑上了路。他们来时坐的是车,又拉拉杂杂带了许多财货和羊酒,路途上耗费了不少时间。返回时轻装简行, 终于在正月十六黎明时分抵达了洛京城。

    他走得急,因此也就没收到两日后从洛京寄来的另一封书信, 直到回府才听书僮阿慵禀报, 姜二娘幼时在邙山走失的事闹得沸沸扬扬,萧家早已经将亲事退了。

    卫琇这一路快加鞭, 星夜兼程, 只在疲力尽时找个驿站沐浴洗漱,打一两个时辰盹,一听萧姜两家婚事没成, 心里绷的弦一松,刹那间失去了支撑, 前一黑, 只觉一阵眩,扶着墙稳了稳神,吩咐阿慵:“与我打一桶来, 再叫人备车,去钟府。”

    阿慵向来少言寡语,这也是卫琇只留他一个近伺候的缘故, 然而他看着主人此刻憔悴的模样终究憋不住:“郎君,姜家娘好好的,您脸都发灰了,还是先回房歇一会儿罢……”

    卫琇看了他一,摆摆手:“无妨,端一碗参汤来便是。”

    钟熹差没认卫十一郎来,叫他的模样唬了一,听他言简意赅地明来意,心唏嘘,连连劝他先好好睡上一觉,姜家的宅又不脚,求亲也不急在这一时半刻——别说一时半刻,以她这名声,恐怕一年半载都无人问津。

    卫琇却有旁的考量,人言可畏,也不知她如何难过,他早去一刻便能早一刻安她的心,又生怕钟熹因姜家许嫁萧氏之事对姜二娘心有芥,跪稽首:“屡次劳烦明公,小愧甚,姜家娘不由己,此事皆因小而起,还望明公成全。”

    钟熹只得:“阿晏无需见外,老朽即刻陪你走一趟便是了。”

    卫琇和大媒钟老太爷一回生二回熟,到了姜府明来意,连说辞都是现成的,倒是姜景仁差叫那从天而降的喜讯砸过去,随即想到萧家之事,又开始战战兢兢,生怕他们因萧家之事怪罪于自家,一连将茶碗打翻了两回。

    卫十一郎对这位将姜二娘另许他人的未来岳父提不起



ql请记住本站地址http://m.quanbl.com

添加书签

7.2日-文章不全,看不见下一页,看下说明-推荐谷歌浏览器

本站开启了加密功能,部分浏览器不显示第二页 请更换手机默认浏览器或者谷歌浏览器!

目前上了广告, 理解下, 只有这样才可以长期存在下去, 点到广告返回不了可以关闭页面重新打开本站,然后通过阅读记录继续上一次的阅读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