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琳的古代幸福日常 - 分卷阅读16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才被玉帝罚到人间的灶神,日日与厨房灶台作伴。

    但周琳想到每年祭灶都要备上大量的果甜,虽然目的是为了让灶神吃足甜,多说好话,她还是觉得居然会吃这的灶神不但好,估计还好吃,更是个甜控。

    这样一想,居然觉得灶神有萌萌哒?罪过罪过。

    虽然周琳前世是个无神论者,但是现在自己都穿越了,也不敢断定这些神明都是杜撰来的。赶在心里告罪,又说了句童言无忌,大风去,毕竟没有成年,她也就厚颜当自己是“童”了。

    虽然祭灶是黄昏的事了,但是一个白天都消停不得。因为今天还要扫尘,祛除秽气,家家都要个彻底的大扫除。因为打扫地要彻底,周家大人孩都要齐上阵,帮着扫地、糊窗

    扫房是大扫除的第一项,周德全两兄弟先把自家爹娘请到东厢房,就开始打扫正房。

    周琳还以为扫房要踩着桌椅才行,毕竟都没有那么。正四寻摸最的桌椅,谁知一转就见自家爹拿了一个“神”,一个绑着竹竿的扫帚。

    周德全看闺女傻了,有些好笑,“你们几个小的先去吧,不然落得一的灰,等扫完房,你们再过来扫地。”

    周琳这才明白大伯和老爹脑袋上包的旧巾是啥的,敢是防尘的。

    大人发话了,他们几个就先去去了,周磊里向来有活儿,来就开始扫院,周琳和周鑫则溜了灶房。他们两个的娘正在祭灶用的糖果呢,周琳还是第一次亲看到手工制作的糖瓜,十分好奇。

    这时候的糖很贵,日常多见的就是麦芽糖,祭灶的糖当然也不例外。其实村里有些人家是自己熬麦芽糖,但是周琳家怕麻烦,就买了现成的麦芽糖。

    买来的麦芽糖有些稀,要糖瓜还要自己再熬一次。现在赵氏正在厨烧火,李氏正在不停地搅拌锅里的糖浆。

    周琳不好一直闲着看着,就要上前帮着烧火,结果被赵氏拒绝了,“这熬糖的火候可要呢,大不得小不得,你不来,在边上好好学着就是了,将来自己过日都用得着。”

    边上周鑫还嘲笑她,“你看我,明知帮不上忙,就不去添了,谁像你,不会不会都凑上去,被赶回来了吧?”周琳拉着讨人厌的堂弟推了两步,“别在门挡着光,伯娘都要看不清了,”悻悻退到一边,静静围观。

    “门这么大,我又没有站在正间,哪里能挡住光了?你这是自己没意思了吧,就来诬陷我,我真可怜。”周鑫在一边怪声怪气地嘲笑。

    “你们俩,糖熬好了,赶拿个瓷盆给我。”李氏冲着他们喊。锅里的糖浆已经微微发黄,可以盛来了。把糖浆盛到陶瓷盆里,晾到比手温的时候,就能开始糖瓜了。

    赵氏也洗了手拿一团糖,跟李氏一样反复地拉扯,一直拉到糖条微微发白。又拿早就备好的净棉线,在糖条上绕上一周,到双手换,快速一拉,就一个圆鼓鼓的糖团。两微缩,正是一个南瓜的样

    周琳看的跃跃试,觉得也不算难嘛。李氏有好笑,就对自家妯娌说,“你就让她试试呗,自己动手了才知咱们的不容易,不知还以为这是个多轻省的活儿呢。”

    周琳不信邪地自己上手,一手才发觉糖团着实有些手,又不愿意放弃来打自己的脸,只能咬牙持。

    等开始拉的时候,她才觉得这真是个力活,拉到双臂发酸,也没看到糖条变,还是赵氏看不去接手了。

    行家一手,就知有没有,妯娌两个番上阵,一个个糖瓜就噼里啪啦来,不一会儿就堆成了小山。

    已经围观了全程,没有用武之地的周琳只能去大扫除了,算着这时候房应该扫完了。

    果然,过去一看,大伯和爹已经扫完房开始收拾屋了,石哥也在,她赶过去帮忙。

    等李氏两个忙完也过来了,人多力量大,不到午就收拾完了,灶房就吃过午饭再收拾了。午就要准备祭品,黄昏时分好祭灶,省得倒是手忙脚的,对灶神不恭。

    太隐没在地平线,天渐渐暗了来,一家人来到灶房,摆上桌,供上酒菜和糖瓜。

    周爷爷还在灶神嘴角抿了一小团麦芽糖浆,念念叨叨,“灶王爷,上天之后,多说好话,坏话别说。”

    这是拿糖堵住灶神的嘴,让他说不了坏话。说起来凡人信奉神明,以为神明无所不知,却又总觉得能糊神明,也不知是怎么个逻辑。

    周琳偷空瞧了灶王爷,只看是个白面微须、相貌英俊的青年形象,看来还不是后世的老爷爷形象,不愧是玉帝三太。画像两侧有一副对联,上联“届报平安”,联“回降吉祥”,横批是“一家之主”。

    在时人心里,灶王爷就是自己的衣父母,掌着一家的吉凶祸福。因此必须要好酒好菜,车伺候,只为讨得他心。上天多说自家好事,来年降吉祥。

    抹完糖,周爷爷恭敬地揭去年的灶君画像燃,又把纸和草料一起烧了,这是给灶神准备的坐骑,为表贴心,还送上草料。

    火光映得屋分外通明,周家人围着燃烧的火堆一起磕。周爷爷嘴里还念念有词,“灶王爷,上西天,有壮,有草料,一路顺风平安到。供的糖瓜甜又甜,请对玉皇好言。”

    之后一家分吃供奉的糖果,分享神明的福气。到此,祭灶就算完成了。灶神送走后,就要等正月初四贴上新的神像迎神之后才回归了。

    祭灶后世又称为小年,就是因为今天之后,就算得上是新年了。从这天开始,家里小的都被告诫不能说话,多说好话,图个好兆

    ☆、第13章 辞旧

    祭灶之后,时间似乎过得飞快,转就到了除夕。

    一大早,周家村的人们都早早起床,聚集在祠堂前面的空地上,焦急地等待着。直到一阵击鼓声传来,众人纷纷兴采烈地呼,“来了,来了,驱傩的来了。”

    原来大家翘首以盼的是村里组织的驱傩仪式。在距离镇比较远的村庄,及时是过年,也少了很多娱乐。因此,驱傩算是一件寓意很好又有意思的消遣了。

    负责驱傩的村里年轻的壮小伙,其周琳的堂哥周磊也有幸被选了。一家人都到十分荣幸,早早来到祠堂边等候。

    这是一件光彩的事,要是品行不良,不被族老人认可的年轻人,是不能参与驱傩的。

    驱傩的人打扮都十分夸张,模仿的是年画上神明的样。但是因为扮演的都是年轻力壮的小伙,也很有几分虎虎生威的觉。

    



ql请记住本站地址http://m.quanbl.com

添加书签

7.2日-文章不全,看不见下一页,看下说明-推荐谷歌浏览器

本站开启了加密功能,部分浏览器不显示第二页 请更换手机默认浏览器或者谷歌浏览器!

目前上了广告, 理解下, 只有这样才可以长期存在下去, 点到广告返回不了可以关闭页面重新打开本站,然后通过阅读记录继续上一次的阅读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