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之拖家带kou过日子 - 分卷阅读54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县城卖了两次,卖了两次,这又是一笔账。

    一晃就到了收获季节,家家都喜得合不拢嘴。那句话是咋说来着,有收无收在于,收多收少在于,这施足了粪的地就是不一样,玉米也好稻也好,都蹿得老,直比楼小拾去年的还要好。从此,家家敬楼小拾敬得跟什么似的,对他的话言听计从,有的人家地少,秋收收的快,就跑来楼小拾家地里跟着帮忙,可让他家轻松了不少。众人一合计,这以后要都稻,还不得赚多少?连村里最穷的霍家都说,明年他家估计就能置上地了,霍大娘蒸了几个玉米馍馍让霍大给送来,其他人家也跟着有样学样,有送鱼的有送饼的,也有送自己腌的咸菜的,楼小拾他们家这几天算是不用生火饭了。

    还有屋前的那些葫芦,有一多半早在未成熟之前就摘用了,剩的一小分,这会已经成熟,成熟的葫芦用来当使。

    那天,楼小拾还坐在屋前搓着玉米了,李横左手握着葫芦,右手捧着酒坛就坐在了楼小拾边。那葫芦也就掌大,李横见它形状好看,就一直摆在屋里,楼小拾也不知他何时将小葫芦切成了两半,成了类似瓢的。只见李横将坛里的酒分别倒在葫芦里,然后拿起其一个递给了楼小拾。

    楼小拾满脸狐疑:“吗?大白天就喝酒?”

    “这酒你喝么?”

    楼小拾见他满脸严肃,还真不敢说不喝,以为这是什么当地的习俗了,就接过了“酒杯”,李横双手着那半个葫芦,意思意思地跟他的碰了碰,得楼小拾也不由得郑重了起来,双手握着,两人一同喝光了酒。

    可能是因为今年供米的人家多了,米价稍微有些,便宜了几文钱,即便是这样,村民们今年卖粮的钱也是往年的好几倍。楼小拾盘往床上一坐,这又开始记起了帐,19亩地有17亩用来稻,另外2亩玉米,稻的亩产量快400斤了,玉米的亩产量则有600多,仍旧刨去自家吃的和留,今年粮卖了73贯多,加上之前剩的20贯,过些日在城里盘间铺应该不是问题了。

    第55章 新开茶肆!

    谁都没忘楼小拾说要开店的事,如今卖了粮有了钱,众人这就将这事提到了桌面上来谈,铺在哪里找先搁一边,最要的是先商量好开什么店吧。

    古代店类无外乎就那么几,刨去了楼赌坊驿馆当铺,古玩字画摆件的风雅堂也不用考虑,粮菜果他们没有,再有就是铁、木、瓦、陶的手艺店,棺木香烛的寿衣店,这些他们也都不会,想来想去也就只剩一,那就是去卖吃,酒楼是不敢想,也就开个卖心汤茶,供人歇脚的茶肆吧。

    已经将在县城盘间铺的事知会了专门的牙人,如今大家围在一起定着日后的菜单。

    “咱也那土豆饼、土豆球,哼!”显然李舟还记恨着赵二爷那事了,楼小拾闻言赶在纸上记,到时卖不卖先搁一边,也好让李舟舒气。

    “还有那便宜的玉米面馍馍,去茶馆歇脚的不少是沿街叫卖的小贩。”青莲提着建议,楼小拾,又记了。

    “还有茶,散茶就行。”原来这会将饼状压的“片茶”称为上等,而普通百姓则饮散状的茶叶。

    “在,那个能搪时候。”

    “可是这些别家也都有啊,咱们再卖也未必好卖,楼爷,您不能想想什么新鲜的吃吗?”还是江半想得细。~~“对对,我和江半在县城卖饼那前,不就是在茶肆边上么,咱们看那家生意就不太好,也就午的时候有些人,屋里的座都坐不满。”周我也了句嘴,这会全家又都看向了楼小拾。

    “嗯,咱今个先把基本的东西定来,特的吃我肯定会想。”

    转天,牙人就带来了消息,说现在县城有不少店铺急着手,据楼小拾他们说的价钱,又挑来三、四家,牙人带着楼小拾和李横又挨个看了看。

    这其竟有江半说的那间茶肆,虽说因“前店后宅”的格局而在这几家里最贵,但楼小拾念着这原本就是茶肆,被人相熟也省的现打招牌了,再加上后院可以住人,也省的他们在城里单独再觅住,于是就定了这家。双方签了契办了手续,店钱是40贯,又单独付了牙500文,还有在衙门上了些钱,但他们总算有间铺了,这次房契上的名字是李横。

    临盘铺之前,楼小拾也问过众人都有谁愿意来县城盯铺,本以为这几个公还不削尖脑袋想要回城里,但令他想不到的是除了李横竟无人愿意,转念一想也能理解,曾风光一时的他们不乐意灰土脸的回去。两个孩倒是想去,只是又舍不得村里的小伙伴,也知大人是买卖去的,没时间照顾他们,只能皱起了一张小脸,左右为难。青莲是一定得带上的,店里没有伙计,也叫上了江半,因为这些日还要耕地土豆,就将力气大的周我留在了村里。

    临走的时候,楼小拾还在嘱咐众人地里的事,千万别偷懒,周我拍拍脯说包在他上,相熟的一些村民来送他们也说会帮忙照看的。李夏和唐娃跑过来一把抱住楼小拾死活不撒手,挂着鼻涕泡泡让他们多回来,然后李夏又怯生生地搂了搂李横的大,小声的说了一句“爹爹也要常回来”,直到牙人在门不耐烦的,他俩才松了手。

    办完手续从衙门来,李横怀里揣着房契也揣着他的抱负,眉都舒展开了,显然心极好,楼小拾冲他调侃:“李大当家!”

    李横闻言笑了几声,反过来也:“楼二当家!”

    茶馆不大不小,屋里摆了六张桌椅,屋后是一小院,院里有两间卧房,一间柴房,一间厨房,厨房边上有井,院的一侧还用茅草架来的小间,里面单独摆了一恭桶,楼小拾是越看越满意。

    茶碗用也都是现成的,楼小拾不舍耽误工夫,当天就让青莲和江半在前面忙和,茶肆照常营业。楼小拾之前也跟村里人都打好了招呼,周我驾着借的车给他们来送生活用和米面杂粮,又跟着楼小拾和李横在后面收拾了半天。三间屋四个人,青莲一姑娘家单独一间,柴禾堆在院里,将柴房也改成了卧房让江半住,李横和楼小拾则住了主人房。

    来茶肆的客人对换了老板也并未在意,这些跟他们又有什么关系,仍旧喝茶聊天或是充饥歇脚。

    上个主家给剩的茶叶不多,收拾好了屋,楼小拾和李横又赶



ql请记住本站地址http://m.quanbl.com

添加书签

7.2日-文章不全,看不见下一页,看下说明-推荐谷歌浏览器

本站开启了加密功能,部分浏览器不显示第二页 请更换手机默认浏览器或者谷歌浏览器!

目前上了广告, 理解下, 只有这样才可以长期存在下去, 点到广告返回不了可以关闭页面重新打开本站,然后通过阅读记录继续上一次的阅读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