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跃龙门记 - 分卷阅读260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要顾左右而言他。奈何还没来得及开,对方已经开了。

    “妙之,我……我真兴……真的,真兴。本来还担心……不过你现在是太了,等你了皇帝,再也不会有人欺负你……你了太,还是一没有变,太好了……”

    薛三此人有时犯二有时犯虎,三观也很有些问题。但在追求宋妙之这件事上,始终如一,真心实意。宋微瞧他这副样,什么话都咽去了。等他不那么激动,问:“嫂夫人这次来了没有?”

    薛三被问到新婚妻,总算清醒些:“这一趟不方便,天也冷了。待来年开,家里人送她来,正好和舍妹、外甥一起走。”

    宋微顿时想起,薛三的妹妹,可不正是已然成为翁十九妻的薛四小。翁十九被族兄抓到京城来给自己请罪,之后便没回去。这回妻儿也要来,看样是准备在京城常驻了。

    但听薛璄叹气:“四妹知妙之成了太,整天的异想天开,对妹夫愈发不满。等人来了,两还得闹翻天。”

    气没叹完,又笑了:“昨日知我回来,翁十九地赶来问安。左一句右一句绕着妙之你转,没两便叫我来。原来妙之叫他三个月,这厮间一度瘦去了,没几日就忍不住夜里偷吃,全给胖了回来。如今三月之期已过,他本打算设法赖账,谁成想妙之居然了太。翁胖托我给你带话,预备闭门读书,三年之后考科举呢!”

    宋微拍手大笑:“不就是三年么?你替我记着。考不上士,咱炼他那油!”

    第156章 重复履新且守旧,离改过好

    十月,皇帝健康状况急剧降,一日不如一日。捱到旬,已然很难持日常朝政,几乎完全给太代理了。

    宋微得非常小心,生怕什么不可收拾的岔

    要说同一工过多次,驾轻就熟,理当轻松胜任。但如果这是一个天间权力最大、自由度最的工,则得好坏与否,相当程度上取决于承担者如何发挥。那么,积攒许多次失败的经验,未必足以奠定一次成功。

    宋微发现自己所熟知的,均属皇帝这份工作最表面化的东西。比如永远都得没睡醒就上早朝,比如什么样的表语气能叫人磕磕得更卖力,比如当大臣们吵得不可开,怎么吆喝能令所有人上住嘴。

    而更层次的一些技能,他其实从来没有真正掌握过。

    比如他老觉得日日早朝十分多余。而且一些常规政务实在没必要频繁地拿来说。结果被成国公滔滔不绝论证一番何谓事职不懈,君主懈怠则上行效,直说到终致朝纲弛废,国家危殆的地步,得他从此再不敢多提半句。

    比如面对大臣,他很擅,但这状态往往持不了多久。江山易改,本难移。他本质上是个活泼随和的格,直率躁的脾气,潜意识里又总觉得搞好关系更容易打商量。时间一,难免让人觉轻佻。有时又表演太过,吓坏胆小不明真相的属。对此,明国公一针见血地指:这些问题,都应归咎于太殿以经营私人关系的方式对待君臣关系。如果太不能以是否忠于社稷大义作为衡量臣的基本标准,就始终脱离不了首鼠两端摇摆不定的窘境。而只要把握了这个基本标准,嘻笑怒骂尽可任挥洒。

    宋微听罢,忽生顿悟之前恍若新开了一扇门。他立刻就理解到了以前的错误所在。限于经验见识、格脾气,君臣在他这里,有时是主仆,有时是哥们,有时是因利而动的合作伙伴,有时是不死不休的竞争对手。他从来没有像明国公所说的这般,屋建瓴地看待过这个问题。

    宋微仔细想了想,客观地认为不完全是自己的原因,更有环境的原因。就是在这一刻,他模模糊糊地应到了当前所时代与其他时代更本质的差异之

    但况并没有因为认识到问题而上得到改善。因为宋微不确定要怎么。正如他可以有很多办法制止群臣争辩不休,但争辩停止后,他常常无法断定谁对谁错,孰优孰劣,哪一个才真正符合远利益,社稷大义。因为他已经知,不能凭冲动,凭觉,凭好恶……随意判断。有一些,能事后从皇帝老爹,从三位国公或其他相关重臣那里,甚至级秘书太妃那里,得到更多信息和建议,从而判断。而另外一些,则即便如此,也无法判断。或者虽然给了判断,却连自己也毫无信心。

    如此一来,因循守旧,萧规曹随,反而成了最好的办法。也幸亏政局稳定,除却常规事务,偶有意外急,均有例可循,能照老规矩办事。

    话说回来,各门大佬扯扯得太厉害,最终无非变成三位国公之间扯。每当此三人谁也不能说服谁,或者宋微觉得谁也不能说服自己,就把皇帝老爹抬来,满腹哀怨,哭闹发一通。后来他发现此法极为奏效,往往能促使国公们迅速达成一致意见,虽然未免有些丢脸。只是此乃必杀绝技,效果虽好,不可多用。

    如此磕磕绊绊,日一天天过去,宋微心惶恐日胜一日。如果说,最初的惶恐来自怕被束缚被折腾被算计练练到生不如死;那么现在的惶恐则变成了,怕被束缚被折腾被算计被练到生不如死之后,还什么也没好。

    这一日又是睡朦胧开始早朝,早朝之后单独接待了几个有事禀报的官员。当场拿不了主意的,如非急,命人过后递折,好腾空慢慢应付。若要得急,就只能打发人先退,午后等回复。宇文皋和孙如初通常尽量在场陪太殿理政,像这样午后等回复的,必是两位国公有了分歧,或者还需第三位国公参与。之前襄国公单独给太上的朝政分析课,于是演变成三个人扯

    等这三个人把扯完,也就该吃午饭了。因为不得不留时间看奏折,晚上还要守在病床前尽孝,宋微几经纠结,到底忍痛取消了午睡。岗前培训课程挪到午饭后,三位国公上。新太的知识储备少到令人发指,经史礼仪,各类常识,包括皇族本家的成员掌故,所知所闻均突破国公们容忍的限。三人只好尽量给太殿货,时时刻刻都是度密集型冲刺课,上得宋微连吐槽叫苦发脾气的力气也省不来。

    夜,宋微坐在皇帝边,汇报这一天大小事务。皇帝起还时不时给回应,到后来,双慢慢阖上,竟是就这样睡过去了。

    宋微收声住。好一会儿,才意识帮老爹掖了掖被。皇帝全无反应,气息似有似无,比烛台上燃烧殆尽的一焰芯还要微弱。

    每天不论多累,皇帝都会撑着听完儿



ql请记住本站地址http://m.quanbl.com

添加书签

7.2日-文章不全,看不见下一页,看下说明-推荐谷歌浏览器

本站开启了加密功能,部分浏览器不显示第二页 请更换手机默认浏览器或者谷歌浏览器!

目前上了广告, 理解下, 只有这样才可以长期存在下去, 点到广告返回不了可以关闭页面重新打开本站,然后通过阅读记录继续上一次的阅读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