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跃龙门记 - 分卷阅读103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不如去七爷那里,你得空时我过去串门,或者你来看我。你要嫌麻烦,等过些日我混熟了,另外找地方住也行……”

    独孤铣苦笑一。自己又自以为是了,忘了他多么喜自作主张。

    然而这一回,却无论如何也由不得他了。

    看他讲得眉飞舞,独孤铣藏在几案的手几次握又松开。

    现在还不能说。在没有得到皇帝确认之前,谁都不能说。

    事到如今,他宁肯所有的线索都是错误,所有的猜测都是误会,在不久的将来,收到天失望的答案,开始茫茫人海新一漫无目标的搜寻,而前这个人,依然是恣意奔跑的,展翅翱翔的鸟,心甘愿投自己划给他的天地。

    原本最有效也最可靠的办法,是把宋曼姬里,给皇帝审一审,真相自然大白。但独孤铣清楚得很,如果那样,有些事,就真的可能无法挽回,迟早后悔莫及。

    握住宋微的手,先前短暂的心虚动摇不复存在,语调沉稳又:“小隐,先试试看如何?往后……该换地方的时候再换地方。相识以来,我们何曾真正一起住过?你且在侯府住一段日,试试看,嗯?”

    宋微没说话。

    侯门一似海,去难,来更难。

    如今宋微心目的理想状态,反而是许久以前独孤铣首次提京方案:自己在京城开个铺甩手掌柜,或者去穆家商行讨个清闲的幕后差事,业余跟独孤侯爷谈谈,说说,约约会,打打炮,近在咫尺,互不约束,能久固然是福气,不能久也好聚好散。

    转念一想,自己都能妥协到这一步,对方当然早已不甘于停留在这一步。

    他被独孤铣看得有招架不住,莫名其妙就收回了目光,气般嘟囔一句:“那就先试试看吧……”

    两日后,一行人离开申城,向东发。青州境,天气愈发晴朗。青州东面靠海,虽说大分地区位于练江北岸,但总属于大夏偏南位置,气候温和,植被繁茂,夏无酷暑,冬无严寒。腊月里雪很快就化了,并不影响通。近枯萎的草木与某些常绿植杂,五颜六,绚丽多彩。而山丘上人迹罕至之则累积了厚厚的松雪褥,望去纯白一片。

    比起温的南疆,苍凉的西北,是另一生机蕴的冬意。

    宋微很喜这天气。冷得人神抖擞,却并不辛苦。

    还是一路游玩,但再没有像在申城逗留那么久。如此走到腊月,渐渐接近京城。这天清早,从京郊一个小村镇启程,独孤铣了两名侍卫,嘱咐几句,那两人立即快加鞭先走了。

    然后对宋微:“咱们也得加快脚程,天黑前才能赶到青霞观歇息。”

    宋微听见“青霞观”三个字,咧嘴问:“玄青上人的青霞观?”

    独孤铣知他必定兴去,笑:“正是玄青上人的青霞观。”

    宋微果然喜笑颜开:“呀,太好了!许久不见上人,不知近况怎样。”撇撇嘴,“我说你这人也太能憋了,居然才告诉我要去看她。”旋即想起另一个问题,“‘青霞观’都是女士吧?咱们这一大帮男人去住,合适么?”

    “无妨。‘青霞观’地方大得很,除了斋醮法事,也接待各方来客。这时节腊八已过,除夕未至,想必玄青上人不至于没空接见咱们。”独孤铣停了停,才,“治愈皇上的宝应真人先前榻青霞观,大概还没走。除了他,应该不会有其他外人在。”

    世外人神的,最有围观价值了。

    宋微立即:“那赶的,天黑前必须到。”

    独孤铣在后笑笑,领着众人追上去。

    午在途小歇片刻,吃了粮,继续疾行。将近黄昏时,抵达京城西郊狮虎山脚,而青霞观,就坐落于半山腰上。

    狮虎山名字起得威武,实则小巧秀丽。只因那最的山峰形状奇特,正看像虎首,侧看像狮,所位置又恰是京畿拱卫之地,这名字便叫开了。山上原本就有个小观,历史相当。太宗迁都之后,皇室笃信玄门,将之扩建翻新,了皇家观。等到明华公主家,居此观,圣眷优容,更是大兴土木。

    宋微等人来到山,便见山腰一片金碧辉煌,飞檐画栋,低错落。其时夕西光斜斜照在金的琉璃瓦上,映衬着背后山坡上的白雪,鎏金烂银,不啻仙瑶台。

    山石俊秀,草木繁密。虽说已是冬,旁松柏仍然苍翠。上山的青石台阶宽阔整洁,显见有人勤加打扫。观再往上就没人扫雪了,石径,无从辨识。也许因为松柏的肃穆与白雪的纯洁,衬得皇帝行一样气派的观别有一超凡脱俗姿态。

    宋微欣赏一番,心里觉得玄青那样的人也确实该住这样的地方。

    目测一距离,捧着饿瘪的肚,趴在背上哀嚎:“饿死了!为什么不把观建在山啊!”

    奔波整日,人人皆是饥乏加。

    牟平:“宋公,这段路很好走,最多两刻钟就到了。”

    秦显把粮袋来:“要不公先吃垫一垫。”

    独孤铣:“小隐,青霞观的素斋久负盛名,就是皇上都赞不绝。”

    宋微咽唾沫,没接秦显手里的粮:“成,我忍着。盛名之,其实难符,你可别骗我。”

    独孤铣笑笑不说话。

    儿踏着平整的石阶往上走,宋微晃晃悠悠骑在上面。有是饱饿唱,为了分散注意力,他索闭着睛唱起歌来。

    唱的是回纥人一首风小调,咏草原月和对心上人的思恋。这首歌并非西域风格,而是来自古老的草原落,即使最清新妩媚的月恋曲,也带着悠远辽阔之意,并无一般歌的缠绵味,拿来此刻空山观,雪径松柏,竟然奇的合适。

    反正不用看路,宋微闭着睛唱得投。歌声悠扬,平和冲淡,婉转回旋又总叫人觉得意犹未尽,不自禁。众人都不再说话,唯有蹄声一敲击着石板,权作伴奏。山间回音阵阵,正是天然和声。

    靠近山的位置忽然现了两个人,因为是自后方绕过来的,从正面看去,倒像是凭空冒来,跟浮雕似的贴在雪面上。那两人本来手持杖探路,正小心翼翼往走。听见宋微的歌声,停脚步,站着不动了,正儿八经欣赏起来。

    底目力好的顿时认那是两个士,袍,手拄杖,背负竹篓。这会儿一前一后侧静立,观,上悬雪峰,一望去,很有几分仙气。

    宋微无意睁开睛,立刻就瞅见了山上两位忠实听众。他很自然地就举起手臂,冲人家挥手打招呼,歌声也不自



ql请记住本站地址http://m.quanbl.com

添加书签

7.2日-文章不全,看不见下一页,看下说明-推荐谷歌浏览器

本站开启了加密功能,部分浏览器不显示第二页 请更换手机默认浏览器或者谷歌浏览器!

目前上了广告, 理解下, 只有这样才可以长期存在下去, 点到广告返回不了可以关闭页面重新打开本站,然后通过阅读记录继续上一次的阅读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