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见欢 - 分卷阅读267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暗地里找元军协助手。

    “嗯。”段岭说,“那我……大概明白了。”

    费宏德眉一扬,似乎还在等段岭的问话,段岭见两人都看着他,奇怪地问:“怎么?”

    郑彦笑了起来,费宏德也会心一笑。郑彦说:“殿不会这么问的。”

    “怎么问?”段岭一怔

    费宏德打趣:“原以为您想听结论。”

    “结论?不不。”段岭向来有自己的判断,答,“我只要过程,结论我自己会有。”

    “殿与如今东那位,最大的区别就在这儿。”郑彦说,“初时认得他,总觉得哪儿差了些,后仔细想来,应当就是这个原因。”

    费宏德说:“蔡家一门读书人,学问是不错的,谋略与决断,非其所,容易囿于教条。”

    “其实我也没将蔡闫看作对手过。”段岭随,并叹了气:“这件事,迟早会解决的,我担心的实在是另有其人。”

    段岭不说另有其人的“其人”是谁,但费宏德与郑彦俱了然于心,担心的,无非就是牧家。李衍秋与牧旷达之间正存在着危险的平衡,也许姚复正知这一,于是才将郑彦派到李衍秋边。

    蔡闫起不了决定的作用,只要段岭回朝,权力的天平定会朝着皇室倾斜,牧旷达将不得不收拢他的计划,并重新安排策略。

    段岭正在思考时,外王钲敲门。

    “怎么?”段岭问。

    “大人。”王钲不安,“您最好去城门看看。”

    段岭皱眉,难元军又来了?

    “我陪你。”郑彦起

    “一起去吧。”费宏德说,“正好活动活动。”

    郑彦就像以前的武独一样,非常小心,让段岭与他共乘一匹。段岭反复说没事的,你放心吧,武独都去了,不会有危险。郑彦才说:“我绝不会对你动手动脚。”

    “我知。”段岭哭笑不得,答,“不必担心,我也会武艺,这么一路上过来,也没见我什么事了。”

    郑彦只得作罢,三人在卫队护卫来到城门,这天着细细碎碎的小雪,城门外则是黑压压的人群。

    “校尉呢?”裨将正派人设法阻拦城门的难民靠近,大声,“快去请校尉!”

    段岭惊讶:“怎么回事?都是哪儿来的?”

    “都是北民!”裨将答,“太守,怎么办?”

    段岭眉锁,外成一团,还有尖叫声传来,想必是城防军动刀威胁了。

    “都退后!”有人吼,“否则杀无赦!”

    那一声喊,全人都静了,慌忙退开。

    “不可去。”郑彦说,“以防有不妥。”

    段岭知郑彦怕影队的人混在难民里刺杀他,便,吩咐:“派人去,施粥赈济,一地把人严加查,慢慢放来。王钲你亲自派人盯着,若有城卫受贿,一律不得包庇。”

    王钲领到命令去,段岭又吩咐两名裨将上来,告诉他们武独城办事去了,但不可声张。

    “大人决定都接手?”裨将问。

    “往年是怎么的?”段岭说。

    裨将答:“往年只收一两千,都挑壮丁,余的让他们南,有些去了淮,有些了江南,走后如何,便不得而知了。”

    “尽量都收了吧。”段岭答

    反正宗真给了两万石粮,又有足够的柴火,度过这个冬天不会有问题。段岭又朝费宏德说:“劳烦费先生帮我设法安置了。”

    “大人悲天悯人。”费宏德说,“老天自然是眷顾的。”

    第174章 国策

    “悲天悯人吗。”段岭叹了气,有时候他实在有怨天尤人,怎么到了自己手,南陈的大好基业就被折腾成这样呢?牧旷达虽然没有说过,但彼此想必心知肚明,都存在着这个念

    “大人?”费宏德在段岭边说。

    段岭看着城的小孩,要求裨将吩咐卫兵先行放过,又叮嘱过冬时须得派人巡逻,以免烧炭取事,回朝费宏德说:“先生请,有要事相商。”

    段岭与费宏德一路了城门,郑彦牵过来,段岭却摆手示意不用,想叫辆车给费宏德坐,费宏德却说:“正想走走,大人,不如一起看看雪景如何?”

    段岭忙,答:“正有此意。”

    邺城较之刚来时的破败,已好了许多,段岭有意外,问:“怎么房都补上了?”

    “校尉大人让补的。”王钲答,“冬前校尉亲自带领士兵,挨家挨检查过一次,又让严狄大人与属行,能帮补的全补上,以免冬天冻死人。”

    段岭,王钲说:“百姓们心里都激您与校尉大人。”

    “惭愧。”段岭说,“我都不知这件事呢,这太守当得浑浑噩噩的,光顾着自己的事了。”

    “大人从政数月,解决了钱粮之急,若非大人的炭与粮,房补得再好,也是无济于事的。”孙廷说,“这是十年来邺城过得最好的一个冬天了。”

    “可是还不够。”段岭想了想,说,“你看这些人,总要安顿的,到得开,又是一桩难事。”

    段岭与费宏德走在前,郑彦随侍,其余人等识趣地跟在后

    “我在想,天为什么变成这样了。”段岭朝费宏德说,“殿试那天,陛的题目是一问策,当时果真太傻,居然会将天的事,单纯地归结于军事与国土上,现在想来,陛一定将我看作小孩儿。”

    郑彦说:“能看到这,已是非常不易,其实那次殿试,并无几个人能有你这般谋远虑。”

    “但这绝不仅仅是国土的问题。”段岭朝费宏德,“或者说,北方胡虏南侵,只是让国问题全面爆发的一个关键。”

    “不错。”费宏德微笑着说,“大陈建国已有两百余年,已到了一个充满惊险的转捩上,哪怕并无上梓之战、元人南侵等一系列战争,也一定会有别的凶险发生。”

    “是的。”段岭,来邺城的这些日里,他总是会思考,为什么元人、辽人与汉人总是要打仗,若有一天不打仗,能不能变好。渐渐地,他终于明白了李衍秋的殿试题目。

    事实上他与李衍秋的职责,比历任帝君都要繁重。

    “大虞建国三百一十七年。”段岭说,“后毁于匈南侵,原战火四起,各州割据,开国太祖一统天分崩格局,建我大陈。历朝历代,有三五百年终者,也有二三十年的短命皇朝,大家嘴上虽说着‘千秋万世’,但各自心知肚明,这天底,从来就没有千秋万世的朝廷。”

    这话实在是大逆不,但从段岭,却是实,且并无人能责备他。

    “殿是个



ql请记住本站地址http://m.quanbl.com

添加书签

7.2日-文章不全,看不见下一页,看下说明-推荐谷歌浏览器

本站开启了加密功能,部分浏览器不显示第二页 请更换手机默认浏览器或者谷歌浏览器!

目前上了广告, 理解下, 只有这样才可以长期存在下去, 点到广告返回不了可以关闭页面重新打开本站,然后通过阅读记录继续上一次的阅读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