填房重生攻略 - 分卷阅读65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门说亲,我会考虑的。”田氏笑,一个劲儿的往女儿脸上贴金。

    方媛在门后不断腹诽,什么时候有人上门提亲?她怎么不知!再说了,村里那些背朝黄土面朝天的俗男人,怎么能跟赵家的大公相比,别说没人来提亲,就算有,她也会拿着扫帚将人打去!

    “二娘向来有主张,如此甚好。”方霏敷衍地笑笑,将田氏夸得飘飘然,说完便起了,“对了,我有事要去族家里一趟,晚些再过来,就先走了。”

    “哟,我刚吩咐了人去煮饭呢,吃了饭再去吧。”田氏起留客,顺便想多打听些赵家的境况。

    方霏边往外走,边婉言谢绝,又补充:“周妈就留在这里教大妮二妮绣吧,我去去就来。”

    田氏见留不住,也就不再白费力气,将人送到了门,转便去吩咐人少煮一个人的饭。

    方媛从后堂跑来,亲昵地挽住田氏的胳膊,满心喜地问:“娘,刚才你和大在说什么?”

    平时都是直呼方霏的名字,现在倒是喊上大了。

    田氏睃了她一,拿手戳了她靠在自己臂膀上的脑袋,笑:“你个鬼灵,刚才不是都听见了?还问!”

    “娘~~!方媛嗔地喊了一声,母女二人往厨房去了。

    了门,方霏带上两个丫鬟,提着事先准备好的礼品,往族家去。

    方家镇‘方’姓占了七成,每一任族、村都是由同一人担当,一般都是村望重的老叟担当。

    村里民风淳朴,多数人都是认识方霏的,一路上,不断有熟人上前打招呼。

    方霏随和,平时又乐于助人,谁家里有急事缺银找上她,从来不会推辞,大家虽然都知她在赵家的事,见了面却都是和和气气的打招呼,在背地里心疼这个懂事的姑娘。

    了方家右拐,走上一炷香的功夫,就到了族家。

    一间青瓦四合小院,院门敞开着,一名年过半百的老者躺在竹椅里,吧嗒吧嗒的着旱烟。院里,白的年妇人正端着装满谷的葫芦瓢,抓起瓢里的谷洒在地上,一群鸭咯咯呱呱的围着她转。

    “福叔,福婶,你们都在家呢。”方霏走到门,朝院里喊

    村里同姓的人太多,称呼辈,都是喊名字的最后一个字,再加上辈分,不然分不来喊的是谁。

    被喊‘福叔’的人正是村兼族,方福。

    听见有人喊自己,当即一个‘鲤鱼打’从椅上弹起来,见来人是方霏,便乐呵呵地上前招呼:“哟,是阿霏回来了啊,快来屋里来坐坐,老婆,快去沏茶。”

    福婶往门外一瞧,也放了手的瓢,满脸堆笑地迎来,笑:“吃过了,吃过了,快到屋里坐,吃饭了没?没吃饭福婶这就去给你煮。”

    “吃了的,福婶儿不用麻烦了。”方霏跟着老夫妻两往屋里走,将丫鬟捧着的礼接过来,亲手递过去,“福叔福婶儿,一小小心意,还请收。”

    “人来坐坐就行了,还带什么礼啊,这样可就见太外了!”福婶儿上说着见外,却笑着从方霏手里接过礼盒。

    村里人淳朴,客人送上门的礼,若是拒收可就是看不起人,只会象征地拒绝一

    “也不是什么贵重的东西,福叔福婶儿不要嫌弃才是。”方霏从善如地答,跟着两人了堂屋。

    “都是自家地里的,快尝尝。”

    招呼客人落座后,福婶泡了茶,又拿盘装了生等自家的土特产来招呼客人,猛然又响起什么来,便:“对了,我去给你摘几个梨尝尝。”

    说着就去屋角拿了竹篮,提着便要往屋外走。

    村里人实诚,方霏平时关照四邻,大家看在里,记在心里,见了她,恨不得把自己家所有能吃的能喝的都摆到她面前。

    “福婶儿,不用麻烦了!”方霏忙上前将人拉住,“我这次过来,一是看望两位,二是有事想和福叔商量,坐坐就走,真不用麻烦。”

    “那你跟老商量着,我去去就来。”福婶儿是个实在人,将方霏推回去坐到椅里,提着篮便了门。

    福叔敲敲烟袋,笑:“你婶儿就这脾气,不用她。”

    方霏无奈地笑笑,说了几句客话后,便将想在村里办学堂的想法说了来。

    “村里世世代代都是些睁瞎,你这想法倒是不错。”福叔叼着烟杆,吧嗒吧嗒地了两,愁:“可上学堂费用贵啊,咱们村里都是靠土地吃饭的,家家都得活,也没人给娃们煮饭送饭,怕是没几人肯送娃过来读书。”

    说完,小心地瞟了方霏一,不好意思地说:“而且,请先生每月也得不少银,这穷乡僻壤的,镇上的先生们还不一定肯来……”

    村里人都是靠地混日,一年来也攒不到几个钱,家里若是再有个三病两灾的,能不欠债就不错了,哪里还能有闲钱送娃上学,请先生教学?

    村里的况,方霏也清楚,当即保证:“银的事,不用大家担心。办学所需的桌椅板凳、笔墨纸砚、书本草纸,包括请先生一律由我承担,另外,午饭我也了,到时候会请人来煮,想去学堂念书的,只需人到就可以了。”

    学杂费全免,还包午饭,这条件简直好得不能再好了!L

    ☆、062 说漏嘴

    村里人实在,又认死理儿,一向无功不受禄,方霏条件开得越好,大家心里反而越是过意不去。早上挑礼品时,方霏便代周妈妈挑普通的就行,送的东西过于贵重,老两九成九是要送回来的。

    “这怎么成,怎么能让你一人包揽!”

    族福当即回绝,又解释:“阿霏啊,我知你是为了大家伙儿好,可是无功不受禄,你这样,让大家伙儿脸往哪里搁,怕是更没人愿意送娃来上学堂了。”

    “福叔,我们一家是外来的,父双亲走得早,这些年多亏了四邻照顾,才能安家落,就让我为大家力所能及的事吧,就当是报答乡亲们这些年来的照顾。”

    刚到村里时,正是方家最落魄的时候,父亲染病卧床,弟弟幼小,手里也没多少银,村里人确实给了不少帮助,这家送米,那家送菜,虽然都是自己家的,不值什么钱,村里人也不求回报,那份雪送炭的义才更加贵重。

    后来,方耿到镇上经商立足后,家的日才渐渐好转。

    当时方耿便提议搬



ql请记住本站地址http://m.quanbl.com

添加书签

7.2日-文章不全,看不见下一页,看下说明-推荐谷歌浏览器

本站开启了加密功能,部分浏览器不显示第二页 请更换手机默认浏览器或者谷歌浏览器!

目前上了广告, 理解下, 只有这样才可以长期存在下去, 点到广告返回不了可以关闭页面重新打开本站,然后通过阅读记录继续上一次的阅读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